《內向又怎樣,不刷存在感也能成交》內向者也能成為銷售高手,不需要好口才,發揮天賦自然成交的銷售技巧。

大衛DavieLiu-avatar-img
發佈於大衛說故事Podcast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內向又怎樣,不刷存在感也能成交》,作者:渡瀨謙。

💟前言

本書作者從小個性就非常怕生,小學到高中都是班上最安靜的學生。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一家精密機械製造商工作,憑藉獨特的「沉默銷售法」,在短短十個月內就成為全國業績達成率第一名。

後來,他轉型成為銷售訓練講師,專注於業務員的培訓,指導超過一萬名的業務員,針對個性內向的業務人員,開發出一套「步驟式業務推廣法」,經過他的訓練,不需要好口才的內向者,同樣可以締造出亮麗的業績喔,總共有六個步驟:

👉步驟1:開發新客戶

原則是以「調查」的心態代替推銷,尋找對自家商品有興趣的客戶。

第一個重點、以好奇心接觸客戶

內向型的人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容易因為害怕被拒絕而感到焦慮,請記住一句神奇的咒語:「請教一下」或是「請問一個小問題」。

想像只是和朋友聊天一樣,不需要拜託對方,而是用對等的心態來交談。 

第二個重點、保持自然的態度

避免模仿外向型銷售人員那種過分熱情或親暱裝熟的口吻,可以抱著「好奇心」先瀏覽客戶的公開資料,然後和客戶做簡單的交流,不要急於推銷或照著開發的話術唸完。

👉步驟2:破冰

目的是卸下客戶的心房,漸漸帶入自己的工作內容。

第一個重點、引發客戶感興趣的話題

一般業務人員會有一個思考誤區,認為必須要有好口才,很擅長和客戶聊天,才會有好業績。其實,業務人員的任務不是聊天,而是讓客戶卸下防衛心,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勵對方「多說話」

第二個重點、建立信任感

如何讓對方願意多說話呢,答案就是「問問題」。提問不是隨便亂問,而是掌握三個來源:公司官網、客戶名片、公司擺設或周邊景點

舉例,你可以說:我看了一下貴公司的網站,發現員工的平均年齡竟然只有28歲,好年輕啊;或是陳總經理您好,貴公司的英文很特別,是不是有什麼含意呢?如果前面兩項都沒有什麼話題,你可以指著某個認證或獎座、照片提出問題,同樣可以引發客戶的友善回應。

記得破冰的目的是「卸下客戶的心房」,而不是急著想著介紹商品或成交。

👉步驟3:探詢

探詢的心態,是告訴客戶「我不是來推銷的,只是做個確認」,瞭解我們家的商品,對貴公司有沒有幫助而已。

探詢的內容共分為三個時間點,依序是過去、現在、未來。舉例,小明是一位數位簽核系統的銷售人員,他和潛在客戶陳經理的對話如下:

第一個階段、串連過去和現在的問題

小明問:請問陳經理,之前有用過數位表單系統嗎?

陳經理:有啊,大概三年多前,那時候用的是XX公司的系統,搞得全公司人仰馬翻,最後老闆決定放棄了。

小明:這樣啊,可以請教一下,員工反對的原因主要是什麼呢?現在還有使用這套系統嗎?然後將話題延續下去,逐漸掌握客戶真正的核心問題。

 

第二個階段、串連現在和未來的問題

小明問:那麼現在是怎麼處理的呢?問題有解決嗎?

陳經理:系統有些功能還OK,但是不能串接到ERP系統。我們只好用紙本傳遞,搭配Excel來輔助。

小明問:原來是這樣啊。如果您說的這些功能都有,又能解決串連ERP的困擾,完全不需要紙本,您會有興趣瞭解嗎?

陳經理:那當然有興趣啊。

因此,探詢階段的目的,是抱持著一切都是「為了客戶著想」的心態,可以從客戶的回應中,找出客戶真正的困擾和痛點,然後量身訂作提出符合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步驟4:簡報

有了步驟2破冰和步驟3探詢的詳細資訊之後,我們就可以提供最合適客戶的方案了。簡報時跳過一些制式的內容,直接回應客戶提出的「具體需求和痛點」

內向型的人不擅長誇張的口氣表達,或者怕自己口才不好,講話結巴。這時候可以運用適當的圖表、短片來做輔助,轉移客戶的焦點,降低自己緊張的情緒。

👉步驟5:收尾

如果客戶正在猶豫不決要不要買單,你盡力排除客戶不買單的理由。如果客戶最終還是不願意買單,我們要抱持著「總有一天等到你」的心態,將客戶轉入跟催的名單,定期追蹤。

強迫推銷的行為,只會破壞之前建立的信任感。當你不急於推銷時,反而能得到客戶的尊重,甚至願意幫你轉介紹。

👉步驟6:跟催

王牌業務人員的成功心法之一,就是將沒有成交的客戶,想成是「增加跟催客戶的人數」。 

第一個重點、分級管理客戶名單

將客戶群分成四個等級:

A級:當月成交率達80%以上。

B級:當月成交率一半一半。

C級:當月成交率僅20%。

D級:完全沒有機會。

將客戶「量化」之後,就可以依照輕重緩急,制訂日常的拜訪計畫,努力將D級客戶提升到C級;將C級提升到B級;B級提升到A級,逐步推進,最終達成成交的目標。

第二個重點、為未來成交鋪路

定期通過問候、分享行業資訊或解決客戶小問題等等,保持與客戶的聯繫。即使客戶現在真的不需要,也要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創造「轉介紹」的機會。

客戶轉介紹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你不會強迫推銷,讓他在引薦給其他人時,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第二個是「不好意思」的心態,當你用「買賣不成仁義在」的心態交朋友時,客戶也會以誠相待,一旦發現朋友有可能需要你的商品時,自然會很樂意幫你轉介紹。

💟結語

內向是一種特質,沒有什麼好或不好。內向者比較注重細節、做事謹慎、不想犯錯、容易緊張,相對的,也代表著情感細膩、願意傾聽、態度真誠,只要將這些特質透過以上步驟,轉化為銷售的優勢,不需要強迫自己改變性格,一樣可以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逐步達成理想的業績目標。

卡內基曾說:要影響他人的好方法,就是給出對方想要的東西。

業務人員的工作不是「賣商品」,而是要讓客戶說出「我要買」。選擇死纏爛打,才是拿不到訂單的主要原因,懂得被拒絕之後積極主動地跟催,是最終成功達標的關鍵要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說故事Podcast
29會員
84內容數
嗨,我是大衛,一位從事行銷企劃20多年的資深工作者。個性內向、喜歡閱讀,特別喜歡行銷、心理與自我成長等主題。為了培養固定的閱讀習慣,我成立了《大衛說故事Podcast》,透過每週的說書分享,把閱讀轉化為創作的過程當成一種樂趣。
大衛說故事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6/18
👉心態決定了你的選擇,而選擇會引導你的行動;行動日積月累,變成習慣;而這些習慣,最終會形塑出你人生的樣子。你我的一生,都由無數的選擇拼接而成。「內在原力」是一種影響力,幫助我們由內而外,重新校準心態,活出更真實、更清晰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6/18
👉心態決定了你的選擇,而選擇會引導你的行動;行動日積月累,變成習慣;而這些習慣,最終會形塑出你人生的樣子。你我的一生,都由無數的選擇拼接而成。「內在原力」是一種影響力,幫助我們由內而外,重新校準心態,活出更真實、更清晰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6/11
👉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無法改變,後悔也無濟於事;而現在這一刻,其實也在你意識到它的當下,就已經變成了過去。斯多葛主義強調的心態是:接受現況,活在當下。知道自己是誰、在做什麼,不為取悅他人而活。
Thumbnail
2025/06/11
👉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無法改變,後悔也無濟於事;而現在這一刻,其實也在你意識到它的當下,就已經變成了過去。斯多葛主義強調的心態是:接受現況,活在當下。知道自己是誰、在做什麼,不為取悅他人而活。
Thumbnail
2025/06/04
👉當我們在「盡人事」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有彈性的思維,和謙虛的心態,認清自己的能力範圍,然後專注、努力地做好該做的事。「聽天命」則是放下控制結果的執念,把結局交給上天,接受無常的變化,這種淡泊、釋懷的智慧,作者稱為「放下力」。
Thumbnail
2025/06/04
👉當我們在「盡人事」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有彈性的思維,和謙虛的心態,認清自己的能力範圍,然後專注、努力地做好該做的事。「聽天命」則是放下控制結果的執念,把結局交給上天,接受無常的變化,這種淡泊、釋懷的智慧,作者稱為「放下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一件事: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在舞台上閃耀。有些人,像我,適合在靜默中打磨作品、在安靜裡長出力量。 一開始,我也以為只要唸了相關科系、拿了學位、做了作品,就能順理成章走上所謂「專業的職涯路」。 但現實是,市場不在乎你是不是本科出身,只在乎你「能不能立刻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花了很多年,才明白一件事: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在舞台上閃耀。有些人,像我,適合在靜默中打磨作品、在安靜裡長出力量。 一開始,我也以為只要唸了相關科系、拿了學位、做了作品,就能順理成章走上所謂「專業的職涯路」。 但現實是,市場不在乎你是不是本科出身,只在乎你「能不能立刻解決問題」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很內向嗎?是否會羨慕那些外向、能輕鬆侃侃而談,並且能迅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的「社交達人」呢?如果你有這些想法,那就一定要看看這本《安靜,就是力量》。你會發現,「內向」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很內向嗎?是否會羨慕那些外向、能輕鬆侃侃而談,並且能迅速與陌生人打成一片的「社交達人」呢?如果你有這些想法,那就一定要看看這本《安靜,就是力量》。你會發現,「內向」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樣。
Thumbnail
👉內向者通常樂於與人相處,但更需要有獨處時間;溫和內斂,卻觀察入微;話不多,卻注重內心世界,擅長反思與傾聽。想知道如何與內向者相處,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如何?你應該來瞭解看看。
Thumbnail
👉內向者通常樂於與人相處,但更需要有獨處時間;溫和內斂,卻觀察入微;話不多,卻注重內心世界,擅長反思與傾聽。想知道如何與內向者相處,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如何?你應該來瞭解看看。
Thumbnail
「銷售就是要活潑、積極、主動,內向的人適合做內勤,別想做業務。」 你是不是也這麼認為? 如果是,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有一次,我到某家企業進行內訓,對象是一群資深的銷售員。當我走進教室,卻發現這場培訓出奇地安靜。​ 一般來說,銷售課程中總會有幾位外向的學員,會搶著回答問題、分享經驗、甚至對講師
Thumbnail
「銷售就是要活潑、積極、主動,內向的人適合做內勤,別想做業務。」 你是不是也這麼認為? 如果是,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有一次,我到某家企業進行內訓,對象是一群資深的銷售員。當我走進教室,卻發現這場培訓出奇地安靜。​ 一般來說,銷售課程中總會有幾位外向的學員,會搶著回答問題、分享經驗、甚至對講師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內向的人不適合當演講者, 但其實,內向者有著成為演講高手的巨大潛力呢!
Thumbnail
很多人以為內向的人不適合當演講者, 但其實,內向者有著成為演講高手的巨大潛力呢!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外向是顯學的社會。常對內向者帶有偏見。
Thumbnail
我們活在一個外向是顯學的社會。常對內向者帶有偏見。
Thumbnail
「你怎麼這麼安靜啊?」相信是內向的人都不陌生的一句話,在步調緊湊的現代社會,外向特質仿佛跟「成功」畫上等號,「不被注意」的恐懼讓每個人必須聲嘶力竭地大吼以彰顯自身存在
Thumbnail
「你怎麼這麼安靜啊?」相信是內向的人都不陌生的一句話,在步調緊湊的現代社會,外向特質仿佛跟「成功」畫上等號,「不被注意」的恐懼讓每個人必須聲嘶力竭地大吼以彰顯自身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