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鍊魂】【附章-愛的論文】第三十六回 7.4.4關於愛的故事之內隱機制、啟示及收穫-(二)愛的故事內隱機制之推論(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e.讓人與人之間產生共鳴的鏡像神經元

  第一個能證明觀察與模仿動作間也許真的有神經連結的具體證據,就是鏡像神經元的發現。[200]

  這種神經元已在靈長類、鳥類等動物身上發現。對於人腦來說,在前運動皮質、運動輔助區、第一軀體感覺皮質、頂葉下皮質等中都有找到了這類神經元。

  鏡像神經元的功能:顧名思義,就是反應我們觀察到的他人動作,讓我們實際模仿這個動作或產生模仿的衝動。

  這種「照著他做」神經元形成一種「當你微笑,整個世界都與你同樂。」的腦部運作機制。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運用極細微的電極,監控一位清醒受試者特定的神經元,當受試者預期自己會被針刺痛,以及看到他人被針刺痛時,自身也能模擬出同樣的行為與經驗。

  這項實驗具體呈現原始同理心(primal empathy)的運作。

  當我們看到他人做出抓頭髮的動作時,鏡像神經元也會被啟動,讓我們大腦一部分的神經運作方式類比對方的大腦,讓我們得以參與對方的行動,猶如自己也正在做相同的動作。

  人類大腦內建多種鏡像神經元系統,不僅能夠模仿他人的行為,還可解讀他人的意圖,分析他人行為的社會意涵,理解他人情緒。

  在鏡像神經元的運作下,情緒得以相互感染,我們體察到的他人情緒會貫注自身,讓我們與他人形成同步,因應雙方關係的持續發展。

  以最廣義的用法而言,我們能「感受」別人:察覺他們的心情、動作、感覺、情緒,猶如他們就活在我們的內心世界。

  鏡像神經元也是兒童學習不可或缺的要素。

  模仿式學習(imitative learning)一直被視為兒童心智發展的主要途徑。

  然而鏡像神經元的相關發現告訴我們,兒童只須藉由觀看就可以學習有成。

  當他們觀看時,大腦會記錄下關于情緒、行為與世界運作之道的知識。

  這正應證中國自古以來傳下的明訓:「言教不如身教」。

  人類的鏡像神經元遠比猴子更具彈性、更為多樣,反映了我們複雜先進的社會能力。

  藉由模仿別人的行為或感受,鏡像神經元營造出一種分享感受的能力,將外在世界送入我們的內心:為了瞭解對方,我們要模仿對方至少要有幾分神似。

  這種對於他人經驗的虛擬感受,與心靈哲學的新興觀念不謀而合:我們若要瞭解他人,就必須將他們的行為轉譯為一種神經語言,讓我們自身也能模擬同樣的行為與經驗。

  我能夠瞭解你的行為,因為我在大腦針對你的行為打造了一個模板。

  發現鏡像神經元的義大利神經科學家賈柯摩.理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解釋,這些系統「讓我們藉由直接模擬而非觀念推理,來掌握別人的心靈:藉由感受,而非思維。」[201]

   啟動大腦之間平行對應的神經迴路之後,我們立刻會對此時此刻的當務之急產生共識,從而獲致直接切身、共同經歷的感受。

  神經科學家稱這種相互振動的狀態為「同理心的共鳴」(empathic resonance),它是大腦與大腦的連結,透過低階路徑(與杏仁核相關,負責傳遞原始感受的神經迴路)建立雙人互動運作的神經迴路。

  這種內在的連結也會表現為外在的徵象。

  認知發展心理學家丹尼爾.史登(Daniel Stern)除了針對母親與嬰兒的互動進行全面的觀察,也探討心理治療師與其病人、戀人與戀人之類的成年人互動。

  他得到一個結論:我們的神經系統「就建構方式而論,就是要被他人的神經系統察覺掌握,這樣我們才能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體會對方的體驗。」

  我們能與他人的經驗產生共鳴,他人也能夠與我們產生共鳴。

  我們不斷與他人的心靈互動,彷彿兩者之間有一到看不見的連結。

  在無意識的層面,我們不斷與周圍和我們互動的人對話,每一種感受與行動都會與他人協調配合。

  每當我們察覺他人的心境,與他們的感受共鳴,負責模仿的神經元就會啟動運作。

  這種大腦之間的連結會讓兩個人的身體動作和諧,思緒走上同樣的道路,情緒也出現同樣的變化。[202]

 

f.社會工作者的工作之意義

  以鏡像神經元的觀點來看,榮格與羅傑斯的觀點——他們認為分析師、醫生、諮商員的人格素質,是事關成敗的重要存在——這份洞察便有了根植於人類生物學的證據。

  這也表示,心理治療的療癒機制中,移情與反移情的相互作用將會是決定性關鍵的因素。

  不是分析師被影響而與被分析者同步致使治療失敗,就是被分析者因與分析者同步而使治療成功,或是被分析者與分析者兩者之間平均同調,而使治療停滯延長,難收成效,直到分析者逐漸回到原有水準,才使被分析者可以得到療癒。

  然而以完形觀點來看,某份缺陷會導致動力產生,令移情作用發生;而前述的討論已知,感受會在不知不覺中於兩人之間交流。

  以此來看,會否被分析的個案便是受到分析師內在那份未有自覺人格缺陷的投射,故而喚起移情作用。

  這即是說,個案其實像是6.3.2討論的人之情緒一樣,如探測分析師內在資訊的雷達;每個個案都是來提醒分析師本身未能覺察的缺陷。所以才會在分析師本身的缺陷補足完整後,個案也得到了補足那份缺陷的完整,其症狀自然就消失了。

  可是,這麼說來,作為精神分析師、精神科醫生、諮商員等協助別人心靈成長的社會工作人員,如果接洽越多患者,豈不是越多缺陷?

  我們覺得,這僅是從表面看來,若更深的去瞭解潛意識層面與集體潛意識層面,會發現這些社會工作者的性質頗有宗教修行者的意境。如地藏王菩薩那兩首真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集體潛意識有自古以來累積的眾多原型、情結與負面訊息,而且這些訊息還是所有人類共有共用,此外還有某些造成種族情結、處女情結、長女情結[203]等的社會潛意識的存在。

  那麼,選擇投入這些協助他人心靈重建的工作,社會工作者所要戰鬥的物件,就不僅是個案本身的內在「陰魂」,還有社會潛意識蘊藏的「妖魂」,以及潛藏在集體潛意識中的「魔魂」。

  若以此觀點論之,便知這群社會工作者們為何會被要求此等人格素質,也能知道他們的工作面對的是什麼。

  所以,這可不是一件常人做得來的容易工作。

  不過,若以這個標準來看佛洛姆的愛,他說:「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則我愛所有的人,我愛全世界,我愛生命。如果我能夠對一個人說『我愛你』,則我必能夠說『在你之中我愛一切人,通過你,我愛全世界,在你生命中我也愛自己』。」[204]

  若以此來對照社會工作者們的工作內容,我們認為,佛洛姆的愛,是期許借著一個人的愛淨化整個世界,連帶淨化世界的同時,自己也被淨化了。

  就如社會工作著們的「愛」。

  而弗洛姆本身就是社會工作者的一員,也不難理解為何弗洛姆強調:「除非他以極大的努力去發展他整個的人格,並因此獲得建設性的人格發展方向,則他在愛情的上所做的一切努力,註定要失敗。」[205]

 

g.故事原型的交流模式

  然則,倘若以上述社會工作者觀點再回頭思考移情或情結,會發現這兩者其實也沒有表面所見那麼簡單。

  移情,表面上是當事人將原來對某個人物的情感投射於跟某個人物有類似特質的物件上,但實際上,可能是被投射的物件本身便有吸引投射的缺陷存在。

  情結,是一個雙向運作的模組,但每次的運作,一個人一次只能擔任一個角色。

  以戀母情結來說,當A是母親時,自己只能是兒子,當B是兒子時,自己只能是母親。

  而情結的模組,是存在於集體潛意識當中,每個人都有,但有些特別情境會將它喚醒,成為自己人生中專屬的體驗。

  這表示,當情結在某種情境下啟動時,成為個案移情對象的分析者,若扮演的角色是「母親」,那分析者內在同時也會存在一個某人的「兒子」,並且,也就是分析者內在的那個「兒子」的缺陷,在分析者未能知覺的狀態中,向個案投射了「條件發生」的意念,啟動了兩人之間的情結互動。

  這也表示,情結的運作是缺陷吸引缺陷,病人吸引病人,一個人心中過去身為兒子角色,其針對母親發生的缺陷感受,吸引了另一個也是過去也是身為兒子角色,並有針對母親發生的缺陷感受之個案的移情——即感受吸引感受,感受模組吸引感受模組。

  一個人如果過去屬於受者,那他將會在未來某個時候成為給者,然後持續給與受之間的輪替,直到給與受之間的平衡得到圓滿,或持續失衡直至毀滅。

  更白話些的說法,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乃是「角色輪替、感受互換」;自己帶給別人的感受,下次將會由某人帶給自己,而且,還不用是當事人,只要自己與某人之間有某個故事模組的呼應與共鳴,而當下情境又符合啟動條件,就會令這故事情結開始啟動,直到這次的模組互動結束。

  如果,其結局依然未有變化,下回就會再繼續與下一個人持續相同模組的故事,只是這次故事中的角色互換了。

 

[注釋]=================

[200]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其妙的人類(M).臺北市:貓頭鷹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11.04.p202

[201]維琪百科“鏡像神經元” (D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9C%E5%83%8F%E7%A5%9E%E7%BB%8F%E5%85%83.2014.09.18

[202]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SQ:I-You共融的社會智慧(M)臺北市:時報文化.2007.09.p65-p68

[203]黃偉康博士.長女情結:華人婦女與心理創傷論(OL)http://christianmentalhealth.com/doc/fbd.htm

[204]埃裡西.佛洛姆(Erich Fromm).孟祥森譯.愛的藝術(M).臺北市:志文出版社.2003.08.p70

[205]同上註,p0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3會員
410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愛是靈魂的滋養,自由是本質,單獨是天性
Thumbnail
愛是靈魂的滋養,自由是本質,單獨是天性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結合自身與旁人經歷的半自傳小說《我能從感情中得到什麼?》上線囉!每周更新章節連結,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Thumbnail
​愛可以長長久久,愛已可以讓你超越輪迴,而可以找到這個愛的人,就是跟你一起建立關係的人。
Thumbnail
​愛可以長長久久,愛已可以讓你超越輪迴,而可以找到這個愛的人,就是跟你一起建立關係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真情、真愛和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與人生經驗相連接。文章中包含了對於人生的體悟和感悟,對於友誼、愛情和世俗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真情、真愛和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將這些觀念與人生經驗相連接。文章中包含了對於人生的體悟和感悟,對於友誼、愛情和世俗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 如果很愛很愛一個人,就不要害怕結局,在能愛的時候,就竭盡全力去愛,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那個,讓你魂牽夢繞的人。"                         ---楊絳  
Thumbnail
" 如果很愛很愛一個人,就不要害怕結局,在能愛的時候,就竭盡全力去愛,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那個,讓你魂牽夢繞的人。"                         ---楊絳  
Thumbnail
世間至甜乃為愛, 世間至苦亦為愛。 甜苦交織何從哉? 豈因懼苦棄甜來? 寧可百苦求一甜, 莫讓心憾空徘徊。 體驗無門緣未到,或因自封心門埋。 猶豫蹉跎時光逝,傻傻等待機會埋。 愛情非婚非誓約,只覓身心交融懷。 人生甯悔曾體驗, 莫留遺憾空悲哀。 願所有格友愛情甜如蜜,幸福常伴笑
Thumbnail
世間至甜乃為愛, 世間至苦亦為愛。 甜苦交織何從哉? 豈因懼苦棄甜來? 寧可百苦求一甜, 莫讓心憾空徘徊。 體驗無門緣未到,或因自封心門埋。 猶豫蹉跎時光逝,傻傻等待機會埋。 愛情非婚非誓約,只覓身心交融懷。 人生甯悔曾體驗, 莫留遺憾空悲哀。 願所有格友愛情甜如蜜,幸福常伴笑
Thumbnail
還相信著愛情的你們 請幫我持續下去吧
Thumbnail
還相信著愛情的你們 請幫我持續下去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