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魯世德:什麼哲學家的矛盾,我呸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昨天介紹道,伊斯蘭曾有位超級亞里斯多德大師,安薩里,寫了本專門駁斥希臘哲學的名著《哲學家的矛盾》,對整個伊斯蘭神學和歐洲哲學影響深遠。(p.s.)

不過伊斯蘭離經叛道的哲學家們可不會坐以待斃。而這股回聲就誕生在伊斯蘭思想最叛逆的地方:安達盧斯,也就是今日的伊比利半島。

在安薩里過世以後,這裡誕生了另外一個伊斯蘭哲學大豪,叫伊本.魯世德。他同樣對歐洲哲學發展影響巨大,對經院哲學的湯瑪斯.阿奎那等人有相當強的知識刺激。

西歐人稱他為「阿維羅伊」(Averroes),然後又躲躲閃閃地把這個穆斯林暱稱作「評經者」(Commentator),免得教會疑神疑鬼地發現我們是在看伊斯蘭著作。

這個叛逆的後學決定專門寫本論著,來反駁安薩里,為了「致敬」安薩里,這本書就叫做:

《哲學家矛盾的矛盾》( Tahafut at-Tahafut,或作《不一致的不一致》)

遺憾的是伊本.魯世德生不逢時,他所處的安達盧斯正在伊斯蘭學者階層(烏里瑪)聲勢比較強大的時代,是穆瓦希德王朝的年代。伊本.魯世德最終在流放之中過世。

不過另一方面,這位「阿維羅伊」在西歐名震一時。西歐學者忙於反駁他的同時,卻也對他極為欽佩,甚至後來還有「阿維羅伊主義者」。

一直到文藝復興的拉斐爾繪製名作 「雅典學院」的時候,上面還有位代表阿維羅伊的穆斯林老者。算是對這位異教碩學的一點敬意。

p.s.先前有讀者大大提醒說,他的著作主要是在反駁普羅提諾為代表的新柏拉圖主義

圖片:雅典學院上的阿維羅伊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Averroes closeup.jp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10會員
1.0K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7/01
在中世紀的歐洲,有一本轟動整個基督教知識界的伊斯蘭古籍傳了過來,叫作《哲學家的目標》(Maqasid al falasif)。 當時的歐洲學人對之崇敬有加,認為從沒看過誰把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講得更透徹的。 有些學者甚至認為,這本書的作者根本就是「亞里斯多德」本人,只是翻譯成阿拉伯文的著作而已!
Thumbnail
2025/07/01
在中世紀的歐洲,有一本轟動整個基督教知識界的伊斯蘭古籍傳了過來,叫作《哲學家的目標》(Maqasid al falasif)。 當時的歐洲學人對之崇敬有加,認為從沒看過誰把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講得更透徹的。 有些學者甚至認為,這本書的作者根本就是「亞里斯多德」本人,只是翻譯成阿拉伯文的著作而已!
Thumbnail
2025/06/30
在第二次十字軍草草結束後,敘利亞的霸主,努爾丁聲勢大張。在1149年,他響應大馬士革的求援,帶著六千名馬上戰士,入侵十字軍國家,安條克親王國的邊界,圍攻 一個叫做依那卜的邊境堡壘(Inab)。 當時的安條克親王,普瓦圖的雷蒙,一聽之下,豈能作勢努爾丁犯境?他也匆忙召集兵馬,快速馳援。這支十字軍
Thumbnail
2025/06/30
在第二次十字軍草草結束後,敘利亞的霸主,努爾丁聲勢大張。在1149年,他響應大馬士革的求援,帶著六千名馬上戰士,入侵十字軍國家,安條克親王國的邊界,圍攻 一個叫做依那卜的邊境堡壘(Inab)。 當時的安條克親王,普瓦圖的雷蒙,一聽之下,豈能作勢努爾丁犯境?他也匆忙召集兵馬,快速馳援。這支十字軍
Thumbnail
2025/06/29
在第三次十字軍中,十字軍主要的伊斯蘭對手,是今日遠近馳名的穆斯林英雄,薩拉丁,當時他已是埃及和敘利亞的蘇丹,聲勢強大,可能是近東最為可怕的敵手。 然而,薩拉丁的崛起算是蠻突然的。在第三次十字軍不過二十餘年前,薩拉丁只是一個小夥子,跟隨叔父替敘利亞的統治者努爾丁打天下。 而薩拉丁能夠茁壯起來,其實
Thumbnail
2025/06/29
在第三次十字軍中,十字軍主要的伊斯蘭對手,是今日遠近馳名的穆斯林英雄,薩拉丁,當時他已是埃及和敘利亞的蘇丹,聲勢強大,可能是近東最為可怕的敵手。 然而,薩拉丁的崛起算是蠻突然的。在第三次十字軍不過二十餘年前,薩拉丁只是一個小夥子,跟隨叔父替敘利亞的統治者努爾丁打天下。 而薩拉丁能夠茁壯起來,其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可能在教科書上學到過,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鄂圖曼土耳其征服拜占庭帝國後,許多拜占庭帝國的學者,帶著古典典籍、知識(例如古希臘語)前往包含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各地。他們的到來促進了追求古典的文藝復興運動發展。不過,這群移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他們是怎麼安身立命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們
Thumbnail
大家可能在教科書上學到過,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鄂圖曼土耳其征服拜占庭帝國後,許多拜占庭帝國的學者,帶著古典典籍、知識(例如古希臘語)前往包含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各地。他們的到來促進了追求古典的文藝復興運動發展。不過,這群移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他們是怎麼安身立命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們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空白」的伊斯蘭史?真正空白的是我們貧乏的腦袋 本書講伊斯蘭發展史,是從創始者穆罕莫德的崛起談起,經歷了麥加、麥地那的戰鬥,與歷代哈里發(伊斯蘭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統治者)的擴張與轉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之後,取得了敘利亞、伊拉克、埃及、北非、伊比利半島,最後成為定都巴格達的伊斯蘭帝國…
Thumbnail
「空白」的伊斯蘭史?真正空白的是我們貧乏的腦袋 本書講伊斯蘭發展史,是從創始者穆罕莫德的崛起談起,經歷了麥加、麥地那的戰鬥,與歷代哈里發(伊斯蘭的宗教及世俗的最高統治者)的擴張與轉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之後,取得了敘利亞、伊拉克、埃及、北非、伊比利半島,最後成為定都巴格達的伊斯蘭帝國…
Thumbnail
目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所做所為有先例:古代斯巴達人把鄰邦淪為“黑勞士”;英國長期以來把愛爾蘭當作臥榻旁的敵體,猶如“加薩走廊”,值西歐宰制全世界,日益富裕時,愛爾蘭人卻淪為歐洲的癟三;在大英帝國極盛的維多利亞時代,甚至釀成大災荒,使愛爾蘭人口喪失四分之一。
Thumbnail
目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所做所為有先例:古代斯巴達人把鄰邦淪為“黑勞士”;英國長期以來把愛爾蘭當作臥榻旁的敵體,猶如“加薩走廊”,值西歐宰制全世界,日益富裕時,愛爾蘭人卻淪為歐洲的癟三;在大英帝國極盛的維多利亞時代,甚至釀成大災荒,使愛爾蘭人口喪失四分之一。
Thumbnail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羅傑.克勞力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實書名已經劇透了。沒錯,這本書講的就是東羅馬帝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的故事。之前介紹過首部曲《海洋帝國》,但與那時完全不知道哪方會獲勝不同,本書談的東羅馬滅亡實在太有名,我歷史再差都知道。1453 也是我少數沒還給學校的年份(笑)。
Thumbnail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羅傑.克勞力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實書名已經劇透了。沒錯,這本書講的就是東羅馬帝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的故事。之前介紹過首部曲《海洋帝國》,但與那時完全不知道哪方會獲勝不同,本書談的東羅馬滅亡實在太有名,我歷史再差都知道。1453 也是我少數沒還給學校的年份(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