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親王,你到底為什麼要在平原上紮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第二次十字軍草草結束後,敘利亞的霸主,努爾丁聲勢大張。在1149年,他響應大馬士革的求援,帶著六千名馬上戰士,入侵十字軍國家,安條克親王國的邊界,圍攻 一個叫做依那卜的邊境堡壘(Inab)。

當時的安條克親王,普瓦圖的雷蒙,一聽之下,豈能作勢努爾丁犯境?他也匆忙召集兵馬,快速馳援。這支十字軍軍隊也很可觀,有四千名騎士,一千多名步兵,另外還邀請了阿薩辛教團一同助陣,算是跟努爾丁旗鼓相當。

努爾丁小心翼翼,不願意正面對抗鋒芒,於是暫時撤除包圍,先偵查下情況,再定行止。不料這卻讓雷蒙會錯了意——他還以為努爾丁已經嚇得逃之夭夭了。放下心來的雷蒙就直接下令,全軍在無險可守的平原中央紮營過夜。

隔日一早,一覺醒來,安條克軍忽地驚覺,自己已陷入重重包圍,四處都是努爾丁的人馬,而安條克軍連戰鬥準備都沒做好,屠殺就開始了。

這場「依那卜之戰」最後,安條克全軍覆沒。戰鬥結束後,努爾丁軍搜查躺在地上的屍首,找到了奮力戰到最後,不支倒下的雷蒙屍體,興高采烈地擱下首級,送到巴格達,作為獻給哈里發的戰利品。

戰後短時間內,努爾丁奪下了安條克重要的防衛據點,哈里木(Harim)等地,安條克親王國的防線門戶洞開。努爾丁本人在地中海洗浴,象徵性地宣稱:伊斯蘭的力量再次回到了地中海海岸。

圖片:後代描繪的依那卜之戰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BattleOfInab.jpg"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Crusade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y of the War for the Holy La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98會員
907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6/29
在第三次十字軍中,十字軍主要的伊斯蘭對手,是今日遠近馳名的穆斯林英雄,薩拉丁,當時他已是埃及和敘利亞的蘇丹,聲勢強大,可能是近東最為可怕的敵手。 然而,薩拉丁的崛起算是蠻突然的。在第三次十字軍不過二十餘年前,薩拉丁只是一個小夥子,跟隨叔父替敘利亞的統治者努爾丁打天下。 而薩拉丁能夠茁壯起來,其實
Thumbnail
2025/06/29
在第三次十字軍中,十字軍主要的伊斯蘭對手,是今日遠近馳名的穆斯林英雄,薩拉丁,當時他已是埃及和敘利亞的蘇丹,聲勢強大,可能是近東最為可怕的敵手。 然而,薩拉丁的崛起算是蠻突然的。在第三次十字軍不過二十餘年前,薩拉丁只是一個小夥子,跟隨叔父替敘利亞的統治者努爾丁打天下。 而薩拉丁能夠茁壯起來,其實
Thumbnail
2025/06/26
自伊朗事變以來,網路上有人傳道,什葉派是亞塞拜然的薩法維壓在伊朗上的產物,是外來貨色,不能算是伊朗文化。 雖然如前文所說,伊朗變成「什葉派為主」的世界,確實是薩法維帶來的變化,但是否能說,已經在伊朗長達五百年以上的什葉派世界,不算是「伊朗文化」?那可能有商酌餘地。 說到底,文化基本上都是不斷
Thumbnail
2025/06/26
自伊朗事變以來,網路上有人傳道,什葉派是亞塞拜然的薩法維壓在伊朗上的產物,是外來貨色,不能算是伊朗文化。 雖然如前文所說,伊朗變成「什葉派為主」的世界,確實是薩法維帶來的變化,但是否能說,已經在伊朗長達五百年以上的什葉派世界,不算是「伊朗文化」?那可能有商酌餘地。 說到底,文化基本上都是不斷
Thumbnail
2025/06/14
今日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在中世紀,曾經是伊斯蘭世界最繁華的城市,貴為奧瑪雅王朝的首都。直到十二世紀,該城依然餘威猶存,是當時黎凡特城邦中最強大的城市之一。因而,當第二次十字軍放棄攻擊艾德薩、要選擇新目標時,很自然地就把眼光投到這座歷史名城之上。 這一次遠征浩浩蕩蕩,有法王路易七世的法蘭西軍隊,
Thumbnail
2025/06/14
今日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在中世紀,曾經是伊斯蘭世界最繁華的城市,貴為奧瑪雅王朝的首都。直到十二世紀,該城依然餘威猶存,是當時黎凡特城邦中最強大的城市之一。因而,當第二次十字軍放棄攻擊艾德薩、要選擇新目標時,很自然地就把眼光投到這座歷史名城之上。 這一次遠征浩浩蕩蕩,有法王路易七世的法蘭西軍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說到拜占庭的名王,大家可能會想到「恢復古羅馬光榮」的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擊敗薩珊王朝卻慘敗給伊斯蘭的希拉克略(Φλάβιος Ἡράκλειος)、痛擊保加利亞人的「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Βασίλειος Β΄),以及在拜占庭幾乎滅亡的時刻,讓拜占庭鳳凰涅槃的阿列克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