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處,四海皆無,黑潮,洶湧而至。時間,停下來時,行動,重道覆轍。
何其有幸?
再次回到受過教育的地方,感受到自己是幸運的。
我很幸運,一直一來都在不須擔憂的環境下成長。但也感受過,理論上不需要的壓力。當時的我,仍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心想,若是孤身一人,向前進,又有何意義。
努力說穿了是一種爬升社會地位的手段。
為何我總是可以在多次篩選中中活下來呢?我絕對不算是聰明的那一邊。我從來沒有拿過校排前50吧。
前面的人都去哪了呢?為什麼沒有活下來?既然我可以取代他們,為什麼我沒有被後面的人取代呢?
篩選器裡的關鍵因子是什麼呢?同儕?好奇心?毅力?勇氣?還是單純的幸運呢?
那我未來總有一天會落下的吧?
心理韌性(Resilience)
GPT的回答是『心理韌性(Resilience)失敗後還是會爬起來的姓,很多人不是被單一失敗打敗的,而是累積性「自我否定」拖垮的。 你可能很多次覺得痛苦、想放棄,但每次都還是有一點「算了,再撐一下」的本事。』。我這個人失敗的經驗可能3天3夜也說不完吧。從來都不是最好的選擇,也不是次佳的選項,多數時候是勉強及格的選項。
讀書的儀式感。回到高雄的家中,為什麼最近毫無學習慾望呢?或許是幾個面試邀請,讓我有點上天了吧!現在這個邀請都是地獄來的offer
『未來不會是清晰的,因為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實際上是在追隨別人的生命藍圖。』取自《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終結自我破壞,實現自我控制》
Tiny Thought
『千萬不能低估寫論文和發表的時間』取自 博士班加速畢業!如果能再讀一次博士班,我會這麼做......
『想事情,是博士生活的全部』取自我可能錯了,那些博士班的痛苦
Leslie Lamport:走出世界才能看到問題。就像一名畫家在外面畫畫可以畫出上千種葉子,但在工作室裡只能畫出數種。
我的職涯終點。某家企業的研究室。解決事務問題的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