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不再執著於感官的追求,也不將來自他人的話語放進心裡——無論是讚美還是羞辱,才能真正開始放下那份對外在肯定的渴望。
《瑜珈經》2.39中提到:
當一個人不再「囤積」,便能獲前世因果的完全了悟。
Parigraha 是「抓取」。你所擁有的一切,其實都是由你的業力所帶來的。但如果你主動去「索取」,那麼你就是在渴求來自他人的給予。無論是物質還是非物質(讚美、侮辱等),只要你接受,就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業力。
一個總是想要更多的人,只會一直關注自己,陷入恐懼之中。
Aparigraha 不囤積,意味著對自己的存在有信心、對自己的能力有信任。
真正的自由,是當我們明白自己什麼都不缺。
一個缺乏安全感、不了解自己內在力量的人,總怕失去,所以越堆越多。
親愛的,生命短暫,再活幾十年也不過彈指之間。
我們終會離開,也會再次歸來。
那麼,
你的心是否保持潔淨?
你的心是否自由?
你的行動是否誠懇?
能夠記得前世,對於當下的人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能讓你不再重蹈覆轍。
那這樣的覺知要如何獲得?
答案就是:不要再讓自己吸收更多的「垃圾」。
你們當中有些人已經能感覺到堅定與專注的力量,但真正的「專注」,只有在內心清明時才會出現。
咪 00132
ami 法文意指朋友💛
mudita,梵文意為「為他人幸福真心感到快樂」✨
阿咪在這裡,與你分享我的感觸與體悟,用溫暖與創意連結彼此💫
本文同步更新於Threads@ami_mud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