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壓迫來自女性之手:那些不被承認的傷與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時候,最讓人痛苦的不是敵意,而是「理所當然」。

婚前,婆婆和我單獨長談。她問我是否會拿錢回家,我如實回答:從學生時代打工開始,父親就規定不論收入都要將一半收入繳回家,工作後也一樣,這是家規,也是互相支持的家庭默契。

她聽完,語氣平靜卻堅定地說:「以後妳嫁進來,就不能再拿錢回妳家。妳住在這裏,要給,也是給我。」

那一刻我愣住了,不是因為錢的走向,而是她說得如此理所當然

而這,只是開始。



婆媳之間,不只是價值衝突,更是角色規訓的繼承

懷第一胎時,我挺著大肚子跪在地板上擦地,因為婆婆說「那樣才乾淨」;她拿走了唯一的曬衣竿,要我爬上半個人高的女兒牆晾衣服;晚上七點下班趕回家煮飯給公公吃,一路忙到八點多,還被質疑:「是想餓死誰?」

吃完飯我要收拾、洗碗,她說:「洗碗是女人的事,男人只需要張口吃飯。」
在自己的房間裡,我不能鎖門,因為她說:「房子是我們的,我們家沒有鎖門的習慣。」

這些話,是一位曾深陷體制、現在手握權力的女性對另一個女性說的。
她說:「我以前就是這樣過來的,甚至,比妳更慘!」



當女性複製父權的腳本

曾經天真的以為,女權主義就是對抗男性壓迫,但深究後我才明白:

最細膩、最具滲透力的壓迫,往往是透過女性之手完成的。

這些壓迫不一定出於惡意,而是對「理想女性樣貌」的深層內化與複製。Chimamanda Adichie 在《我們都該是女權主義者》中說得非常清楚:

“We teach girls to shrink themselves, to make themselves smaller.”
我們教女孩縮小自己,把自己變得渺小。

而在《單一故事的危險》中,她進一步揭露:

問題不在於單一故事的不真實,更重要的是它的不完整。當我們只講一種女性故事(忍耐、奉獻、體貼),就會把其它可能的樣貌 —— 比如堅持、自主、發聲 —— 視為錯誤或離經叛道。

婆婆的行為,正是這些「單一故事」的延續,她並非獨裁者,反而是被單一文化腳本規訓過後的傳遞者。



當傷從母親來,沉默從女兒複製

在心理諮商的課堂上,我聽到一位同學分享她與母親的長年糾葛。
她是長女,從小照顧弟妹,把最小的弟弟幾乎當成自己的孩子般拉拔長大,然而,她卻從未得到一句認可。四十多年來,母親的話始終圍繞著「妳哪裡做得不夠好」打轉。

成年後的弟弟,仍享受著母親的偏愛,連出門都有送上門的車可以開 — 車子是媽媽硬要求姐姐讓出的。

但最讓她心碎的,是她自己的女兒。在一次與母親爭執後,女兒說:「妳就讓外婆一點吧,她那麼老了,而且她是妳媽耶。」

那一刻,她覺得自己是家族裡的邊緣人 — 她的傷,不被看見;她的怒,被視為不體貼;她的立場,被視為不孝。



我們如何學會壓抑自己?

這些故事,正對應多位女性主義思想家的觀察:

  • Judith Butler:女性並不是天生溫柔與順從,而是被反覆訓練去「表演」那些行為。當我們拒絕這個表演,就會被說「不像個女人」。
  • Carol Gilligan:女性在成長中常學會壓抑自己真實的聲音,為了不破壞關係而選擇沉默。你不憤怒,不代表你沒受傷,而是你太早學會了「不能生氣」。
  • bell hooks:當女性之間缺乏真正的愛與互相理解,壓迫就會以「責怪」和「規訓」的方式出現。女人之間的敵意,不是個性問題,而是情感缺席的代價。

這些學者的話,讓我開始正視一個問題:「究竟我是真的沒有那麼憤怒,還是我早就忘了該如何憤怒?」



女權主義,不是對抗誰,而是允許彼此發聲

成熟版的女權主義,絕非與男性切割、責怪上一代或替他人貼標籤,它更專注的於重新分辨何者是忠於自我,何者是自我犧牲

  • 我是不是也曾對別的女人說:「幹嘛那麼計較」?
  • 我是不是也默默希望自己的女兒「乖一點」、「體貼一點」?
  • 我是不是也不自覺地複製了我被教會的評斷標準和語氣?

如果能誠實面對這些問題,我們的關係就能重新建構。



【反思練習:從故事串回自己】

這些故事也許你並不陌生,也許妳就是故事裡的人。讓我們一起從書寫與提問中,重新聽見內在的聲音:

❶ 妳是否也曾壓抑自己的怒氣?那是為了什麼?

  • 害怕關係破裂?
  • 擔心被認為不夠溫柔?
  • 因為從小就被教導「要懂事」?

❷ 妳是否也曾在無意間,要求另一個女人「忍耐」?

  • 那時侯的你,是想保護她? 還是想保護自己不受衝突牽連?

❸ 如果能對「沉默的自己」說一句話,妳想說什麼?

 

每天 15 分鐘,寫下妳壓抑的情緒、沒說出口的話。
寫給母親、寫給女兒、寫給自己都可以,不需要文詞優美,只需要真實。



我們都值得一個可以生氣的空間

女權主義對我來說,並不是口號,而是一種真誠對待自己的方式。

它允許我說「這樣不對」,即使說出口並不能被理解;
它允許我說「我很傷心」,即使別人覺得我太敏感;
它也允許我說「我累了,不想再演一個好女人」。

我不再假裝沒有憤怒,也不會因為沉默太久,便永遠沉默下去;這是我決定說出來的故事,為了回到真正的我,而不是為了討好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筠晴的花路沙龍
34會員
72內容數
活成一朵花,人生處處是花路。 歡迎如花般精采的你,進來坐坐,一起分享花香吧~
筠晴的花路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6
── 從 Kumi Yamashita 的光影作品,寫給那些正在靜靜累積自己的人 你其實很好。 只是還沒被那道對的光照見,還沒遇見能從對的角度,看見你全貌的人。 有時候,我們太容易懷疑自己是否還不夠努力、不夠出色,但其實,你不並需要變成別人眼中所謂更「好」的樣子,因為那個「好」是由別人定義的
Thumbnail
2025/07/06
── 從 Kumi Yamashita 的光影作品,寫給那些正在靜靜累積自己的人 你其實很好。 只是還沒被那道對的光照見,還沒遇見能從對的角度,看見你全貌的人。 有時候,我們太容易懷疑自己是否還不夠努力、不夠出色,但其實,你不並需要變成別人眼中所謂更「好」的樣子,因為那個「好」是由別人定義的
Thumbnail
2025/07/03
某次搭捷運,一位年長的婦人迎面走來。目光掃過我,用台語碎唸了一句:「這女的怎麼整臉奧嘟嘟,是有人欠她錢喔?」 我一愣,嚇然發現自己習慣用繃緊的臉,穿越日復一日的高壓生活,就連路人都看得出我的疲憊與怒氣,卻只有我自己還沒勇氣承認:「我真的很累。」 在職場上,我曾是那個讓空氣凝結的人。 只要我一
Thumbnail
2025/07/03
某次搭捷運,一位年長的婦人迎面走來。目光掃過我,用台語碎唸了一句:「這女的怎麼整臉奧嘟嘟,是有人欠她錢喔?」 我一愣,嚇然發現自己習慣用繃緊的臉,穿越日復一日的高壓生活,就連路人都看得出我的疲憊與怒氣,卻只有我自己還沒勇氣承認:「我真的很累。」 在職場上,我曾是那個讓空氣凝結的人。 只要我一
Thumbnail
2025/06/17
我曾以為,愛自己是一件簡單的事 讀書會中的學員,常用「我每天參加活動」、「送自己一份禮物」、「享受spa時光」、「吃好一點」、「做最美的自己」等等的話語來表達如何愛自己,就連我自己也曾有段時間,習慣以「我要對自己好一點」做為衝動消費的潛台詞。
Thumbnail
2025/06/17
我曾以為,愛自己是一件簡單的事 讀書會中的學員,常用「我每天參加活動」、「送自己一份禮物」、「享受spa時光」、「吃好一點」、「做最美的自己」等等的話語來表達如何愛自己,就連我自己也曾有段時間,習慣以「我要對自己好一點」做為衝動消費的潛台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總是要走過最痛苦最無助的低潮,才會知道自己有幸福、多受上天眷顧,也才會明白惜福的重要。夫妻是冤,無冤不來,所以又說冤家,也說床頭打床尾合,如果我們的另一半無修,我們就會比較辛苦,若是堅持不到位,很有可能在拉拔的過程自己就落陷了,既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另一半。 女人心思細膩,所以精神上比較受苦,
Thumbnail
總是要走過最痛苦最無助的低潮,才會知道自己有幸福、多受上天眷顧,也才會明白惜福的重要。夫妻是冤,無冤不來,所以又說冤家,也說床頭打床尾合,如果我們的另一半無修,我們就會比較辛苦,若是堅持不到位,很有可能在拉拔的過程自己就落陷了,既度不了自己,也度不了另一半。 女人心思細膩,所以精神上比較受苦,
Thumbnail
異性戀婚姻講求兩性平權已經是時代趨勢,但有一點很難克服:如果太太的社經地位與收入高於先生,就常會出現有形無形的心理壓力。
Thumbnail
異性戀婚姻講求兩性平權已經是時代趨勢,但有一點很難克服:如果太太的社經地位與收入高於先生,就常會出現有形無形的心理壓力。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令人沮喪的情況時,有時候「算了」不僅僅是對自己說的話,更是在學會放下和釋懷,接受失望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力量和平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