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火孩子,水孩子》這本書(四)小結
前面在介紹狂野心時,可以看見科溫醫師將五種狂野心與前面提到的五種吸引注意的力量配對整合,描述了當孩子的狂野心主宰他的注意力時,各會發生的分心(本來該專注上課,卻被某物吸引而分心)徵狀。同樣的,寬容心也有這五種力量所激發的五種專注狀態。
科溫醫師說:「我們為了追求一致性,創造出越來越固定的制度(例如學校),這些制度卻未必能因應孩子不同的學習方式。傳統評量過動症的方式似乎也是遵循這個趨勢,專注在症狀上,將孩子的個別特質拋到一邊。」
當孩子的本性被忽略,必然會引發誇張的狂野心反應,妨礙平靜的注意力。
十五年前(此書出版於二O一二年),科溫醫師便對這種生產線式的心態感到挫折,決定找出另一種能尊重個別特質的方式為孩子進行評量。
最後,科溫醫師在中醫裡找到了答案,這種古老的醫學系統抱持生態學的觀點,認為健康方面的問題反映的是人的氣質與自然的力量互動的結果。
氣質(Temperament,亦譯性情)描述了生物的行為和反應方式,即其行為方式。這是深植於個體之中的,包括情緒、肢體運動、注意力相關的反應和自我調節。 該術語描述了行為的相對恆定(因此是典型的)特徵,例如耐力、刺激閾值、情緒等。
每個孩子分心的情形不盡相同,每個孩子的注意力與個人特有的調適方式(或氣質)有關。
科溫醫師說:「多年前,我的兩位良師益友寫了《天地之間》(1992)這本書,讓我眼界大開,使我學會以一種深刻的方式探索氣質。」
《天地之間》中介紹了「五行對應論」,指出一個人的情緒傾向與體型是有關聯的。綜合起來,這些決定了我們各自以何種獨特的方式面對所處的世界。
科溫醫師表示:這種整體論的觀點與西方心理學的氣質模型形成明顯的對比,而後者鮮少嘗試將身與心連結起來。
甚至是與自然連結在一起。
中醫使用的語言深植於季節的隱喻:春、夏、長夏、秋、冬。
五種季節各有其特質與表現,反映出自然的五種力量:木、火、土、金、水。
木外推,火照亮,土整合,金切開,水深入。
這些特質代表我們的身心傾向,也是吾人基本理智的基礎——亦即我們如何與自然的週期與生命的節奏連結。
我們每個人都有五種季節的某種特質,端視我們正處於何種情況與發展階段。
像張明欽所著的《打造不生病的好個性—你最想知道的五行人格算病書》便有先天個性與後天個性,而後天個性又分主個性與副個性。根據書中所附的五行人格測驗可測出這些個性目前的偏重。
測過一些人,雖然變化不大,但每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依據當前心境測驗,檢測出來的個性偏重確實會有所不同。原本屬性相生的主副個性也可一段時間後變成相剋的個性狀態。
但科溫醫師說:「我發現,每個孩子通常都有一種最真實、最主要的特質。想要量身打造一套方法來幫助你的孩子,千萬要記得這一點。」
那麼,我們的「靈我」又是怎樣的孩子呢?
在接下來的第四章中,科溫醫師補足了在第三章描述寬容心時沒說的五種專注力量平靜發展發揮的狀態,還對狂野心與原始心進行更多的描述。
即各型小孩的自然特質有什麼特點,會對什麼充滿興趣(寬容心的專注力量),什麼情況下會失去控制(狂野心的分心力量),以及壓力加重後身體表徵的症狀呈現(原始心的生命失衡)。
經由前面所述,我們可類推知「靈我」屬水,是水型的孩子。
我們的「靈我」需要成長與發展,而不只是控制與避免失衡。
多數五行人格都是討論如何調適與善用自己本有的特質能力,卻少有想過自己的人格可能尚未成熟;即使外表像個成年人了,但五行人格卻是我們的內心未長成的小孩,使我們不自覺表現出某些小孩情狀的言行。
尤其,是內心受傷的小孩時,其破壞性與毀滅性,更容易看見長期以來被壓抑的創傷,還有尚未成熟有待成長及發展的現實。
所以,科溫醫師這套針對五型小孩療育的理論深得吾心。
小孩還需要成長,此理論指出了五型小孩的每種成長方向及方法,還有可發展的特質與能力,以及會影響成長發展的個別關鍵因素,並且列出身體受到影響時會呈現表徵訊號,使自己更容易解由肉體狀態分辨當前自己的生命問題所在。
這些,與「肉體鍊魂」的主旨極為相合。
這也代表,這本書的內容在之後的探討將會被更多的提出與彙整,與諸我的成長發展結合成一套自我修練的方式。
當然,不止這本書,還有其他不少東西,敬請期待。
接下來,將針對柯溫醫師這本書關於水型小孩的種種資料與「靈我」之間做個整合。該書剩下的其他五行小孩資訊,則會在探討其他諸我時一一彙整。
對了,當我提到五行小孩,是將五行視為一個整體運作的狀態,是一種處於動態平衡系統中正在發展成長的小孩論之。
當提到五型小孩,則會是一種不同類型特質區分開,各具不同屬性行為特點的類型小孩論之。
每個小孩還是有先天個性,這會呈現他有明顯成為某種類型小孩的傾向。
但小孩逐漸成長後,五行運作兼備,會開始出現其他類型小孩的特性,這時就要以五行小孩視之。
「靈我」算類型小孩,因為屬性與特質方向明確,意欲所求則根據其本質發展而出,會與其他類型諸我有明確差異。
但五行之外屬性為「空」的「自我」則會統合這些諸我特質,讓各類型的諸我在其中流轉互動,所以會以五行小孩視之。
先在此做個區別。(所以那不是弄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