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主管後最難的三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嘿,跟我一樣年輕就成為主管的你:這是一場從管理自我開始的變革之旅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刻?當晉升的通知發布,喜悅感短暫停留,隨之而來的是排山倒海的壓力與疑問。

「我真的有能力勝任嗎?」

這不是一句客套的自謙,而是來自內心深處最真實的叩問。歡迎來到年輕主管的修煉場,我們面對的第一個課題,往往不是複雜的專案或難以合作的團隊,而是鏡子裡連自己都還不夠了解的自己。這篇文章,寫給所有與我一樣,在尚待成熟的年紀便肩負起管理責任,內心充滿拉扯與思考的你。

第一關:你想帶人,但連自己都還搖搖晃晃

成為主管後,「要學著在風暴裡,自己先站穩。」

當我們還是執行者時,價值很容易衡量:完成一個專案、攻克一個難題,帶來直接而明確的成就感。但成為主管後,遊戲規則徹底改變了。外界不再只看你個人完成了什麼,而是看你為整個團隊帶來了什麼。

當外界期待你展現穩重,而內在自我仍在摸索前行,那種角色的拉扯感,會質疑自己是否名副其實。腦中預演著各種可能的失誤:萬一我誤解了老闆的指令?萬一這個決策是錯的,導致團隊徒勞無功,他們是否會因此失去對我的信任?老實說,這些恐懼怪得了誰呢?換作是我,我也會質疑一個總是讓我走冤枉路的主管。

以前,我習慣埋頭苦幹,追求一百二十分的完美。但正是這種「一個人錯,就是全部人錯」的巨大壓力,我才明白主管的價值,不是閉門造車做出完美的成品,而是及早校準團隊的方向盤。與其花一百二十分的力氣,帶整個團隊跑錯終點;不如先用六十分的力氣畫出草圖、對齊認知,確保我們從一開始就在正確的航道上。身為主管,學會如何「聰明地降低決策風險」,是比追求個人完美更重要的學問。

第二關:你想影響他人,卻發現「正確」的力量遠不及「連結」

身為一個講求效率的人,我初任主管時,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

我曾以為,只要計畫足夠周詳,團隊成員就理應跟上腳步。我會花費大量時間思考每個人該做的事與完成的時間,鉅細靡遺地拆解執行步驟。然而,得到的回應往往是禮貌的沉默或形式上的點頭。我意識到,我並沒有真正「說服」任何人,反而可能在無形中施加了壓力。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領悟:溝通的本質,從來不是為了證明誰「正確」,而是為了建立「連結」,讓成員從「我們該如何完成這件事」,轉為「主管想要我們做什麼」。真正的影響力,並非建立在無懈可擊的邏輯上,而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團隊願意追隨你,往往不是因為你的計畫最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相信你這個人,願意與你共同前行。

管理者的語言,不只是「對與錯」的是非題,更是能否傳遞「你是否願意與我同行」的邀請題。在開口談論「事」之前,先學會關心「人」,那才是影響力的起點。

第三關:你想做到完美,卻忘了主管的價值是「取捨」與「授權」

如果你也曾是個完美主義者,將交付一百二十分的成果視為自我價值的證明,那麼這段心路歷程你一定不陌生。這個習慣,讓我在個人工作時期表現優異,​但當我開始帶領團隊,現實的衝擊很快就來臨。起初,我為此深陷自責與焦慮,將每個不夠好的結果都歸咎於自己,而這份壓力,也悄悄地擴散到整個團隊。

直到我看到一句話:「不是根據理想來治理團隊,是根據現象來治理」,我才豁然開朗,每個人當然都有未來的藍圖與理想,但在這一系列目標中,什麼才是核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能讓效益最大化的取捨,為團隊爭取最高的價值?這才是主管的核心意義,也是贏得團隊信任的關鍵。我的重要一課,就是放下對完美的執念,學會對價值的取捨

而學會取捨之後,下一步更艱鉅的功課,便是「授權」。放手的過程充滿掙扎。內心總有個聲音在拉扯:「我自己來可能更快」、「交給他如果沒做好,最後還是得我來處理。」那固執的完美主義,總會在此刻浮現。

但你終究不可能一個人做完所有團隊的事,後來我才想通,授權的真正目的,從來就不是將事情分配出去讓自己輕鬆,而是將「成長的機會」傳遞下去。你願意容忍的些許瑕疵,可能是團隊成員得以茁壯的關鍵養分。然後在某個瞬間,我想到老闆願意信任將團隊交付於我,這本身不就是一種「授權」與「取捨」嗎?他或許「捨」棄了由資深者帶領所能達到的當下安穩,卻是「取」得我未來可能為組織創造的更大價值。他願意給予我犯錯和成長的空間,這本身就是一場著眼於未來的投資。當我意識到,自己也是這樣「被信任著成長」時,才終於有了真正放手的勇氣。

因此,管理的價值,從來不在於打造一台「零失誤」的精密儀器,而在於能面對現實的「不完美」,判斷什麼必須堅持?什麼可以妥協?這,才是身為主管必須修煉的智慧。

別忘了,你的「不一樣」正是你的超能力

走過這些掙扎,我們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太年輕、太天真、不夠沉穩。

但請別忘了,我們也有自己的超能力。身為Z世代的我們,比任何人都渴望透明、討厭官僚,所以我們能更自然地打造一個沒有資訊落差、更真誠的團隊。我們打從心底追求工作的意義。別再害怕自己「太年輕」了。有時候,那些被視為「Z 世代毛病」的特質,正是我們能為團隊帶來新氣象、注入活力的最大優勢。

寫在最後:管理,是一場向內探索的冒險

從憂慮自己不夠好,到理解溝通的溫度,再到學會與不完美共存。成為主管的這段路,與其說是職位的躍升,不如說是一場被迫加速的心理成長。它促使我們去面對最深層的焦慮,也引導我們重新定義自身的價值。

如果你也正走在這條路上,感到迷惘或孤單,請記得:真正的領導力,並非展現得無懈可擊,而是在充滿不確定的迷霧中,依然選擇堅定、清晰,並溫柔地帶領團隊,共同前行。

我們都還在學習的路上,而這趟旅程,才正要展開。


下一步,您可以選擇:

1. 探索我的核心方法論

如果你也認同——人生中很多困境,都是從一點一滴的思考與拆解開始慢慢釐清;
如果你相信——每天多拆解一個問題、多思考一個方向,未來就能一步步走出更寬的路;
那麼,歡迎你來看看我一路以來的思考軌跡與方法論。

這裏記錄了不少與生活、職涯相關的觀點與感悟,也分享了曾經面對問題時的分析過程。這些文字,可能不會給你標準答案,但希望能為你的人生思考,帶來一些波漣。

▶︎ 前往【大而美方法】
▶︎ 前往【小而全觀點】
▶︎ 前往【都是案例啊】

2.如果你想更了解我們是誰

每一次對話的開始,都從理解彼此開始。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我的背景、合作方式與能協助的領域,
歡迎前往【關於】,一同釐清卡點、設計路徑、找到下一步。

3.更多交流與陪伴式摸索

如果你正在面對某個難以開口、難以釐清的職涯或生活卡點,而你期待的不是簡單建議,而是一段深度的共同思考旅程,或是有個願意站在旁觀視角、陪你一起拆解問題的人,歡迎預約我們的一次對話。這不只是諮詢,更是一場共同思考的練習。

▶︎ [點此預約 30 分鐘初步診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辨.日常|陪你找出更寬的路
8會員
9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不急著給答案,而是一起釐清問題、梳理思路,陪你從複雜中找到可能的方向。無論是真實案例、思考方法,還是生活中的觀點碎片,每一集都是一次思辨的練習。你會發現,路其實不只一條,而我們,只是陪你把視野打開,讓選擇更從容,讓決定更貼近你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這是一篇引導文,談談一個契機,剛出社會前幾年面試了許多工作,相比起我的表姐,出社馬上得到體面的工作,我前後碰撞了好幾次的面試,各種奇耙的主管,體驗了各種不類型的主管,當時的家人開玩笑說:你可以出一本書叫做我與我的一百位主管,原本聽了還蠻不服氣的,但十年過後的現在,我已經是職場老鳥,想起當初這個點子,
Thumbnail
這是一篇引導文,談談一個契機,剛出社會前幾年面試了許多工作,相比起我的表姐,出社馬上得到體面的工作,我前後碰撞了好幾次的面試,各種奇耙的主管,體驗了各種不類型的主管,當時的家人開玩笑說:你可以出一本書叫做我與我的一百位主管,原本聽了還蠻不服氣的,但十年過後的現在,我已經是職場老鳥,想起當初這個點子,
Thumbnail
做好向下管理,讓更多人為你抬轎。帶著團隊步步高升,大家一起發財吧!
Thumbnail
做好向下管理,讓更多人為你抬轎。帶著團隊步步高升,大家一起發財吧!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中階主管,一直是我認為最吃力不討好的職階,對上,不僅需要揣度聖意、隨侍承歡;對下,還必須適應幾乎顛覆三觀的世代差異、做足情商管理。 穩紮穩打、按照時程提拔的中階主管,已經不易,若出於組織調度考量、從空突降的中階主管,更是步步驚險。我曾經被視為空降,即便我認為自己一步一腳印,能當上主管絕非僥倖。
Thumbnail
中階主管,一直是我認為最吃力不討好的職階,對上,不僅需要揣度聖意、隨侍承歡;對下,還必須適應幾乎顛覆三觀的世代差異、做足情商管理。 穩紮穩打、按照時程提拔的中階主管,已經不易,若出於組織調度考量、從空突降的中階主管,更是步步驚險。我曾經被視為空降,即便我認為自己一步一腳印,能當上主管絕非僥倖。
Thumbnail
今年是踏入職場第18年,歷經多少工作歷練、人情冷暖,自然只有自己最清楚。常常有人認為,在職場上就是要當主管,坐高位,領高薪最棒。但當主管真的這麼好嗎 ?
Thumbnail
今年是踏入職場第18年,歷經多少工作歷練、人情冷暖,自然只有自己最清楚。常常有人認為,在職場上就是要當主管,坐高位,領高薪最棒。但當主管真的這麼好嗎 ?
Thumbnail
初接管理職的感受與困惑,面對不同性格的團隊成員如何管理與引導,如何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一起來探討在管理職上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初接管理職的感受與困惑,面對不同性格的團隊成員如何管理與引導,如何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一起來探討在管理職上的經驗和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