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我學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是不知道目的地在哪?」
放下完美,才是真正靠近自己的開始。
🕊️ 給來到書書的棉花園的你、 給正在找人生方向、卻越努力越迷惘的你
你是否也曾在深夜,靜靜問過自己:「我努力了這麼久,為什麼還是不知道怎麼走下去?」
你讀書、上課、工作、做筆記,渴望更靠近理想中的自己,
但越努力追求「變好」,卻越覺得迷惘,甚至懷疑: 「我真的有變得更好嗎?」
走著走著,你是否也曾發現: 資訊越多,內心卻越亂;
越想「變好」,卻越不知道,那個好到底在哪裡?
如果你也在這樣的迷霧中,歡迎你來到《書書的棉花園》🌿
這不是一條比快的路,而是一條陪你找回自己節奏與方向的旅程。
這篇文章,獻給開始進入書書的幸福練習的朋友。
延伸閱讀:
【書書的幸福回光之旅 變現挑戰 Day5】用30天找到你的天賦:從內耗到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路徑
🌱 當我們太想找到答案,反而錯過了答案
赫曼.赫塞在《悉達多》裡,有一段話讓我久久無法忘記:
「當某個人致力於尋求,他很容易只看見他所追尋的目標;
他無法接納,也無法看見其他任何事物,因為他的心裡只裝得下他想找的東西。
他追尋著,因為他有一個目標,因為他對這個目標執著;
而正是這種執著,讓他看不見其他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總以為,只要再更努力一點,就會有答案。
但有時候,越執著於「我應該變得更好」,反而讓我們看不見當下真實的自己。
📌 有時候,我們追求的,不是自我本身,而是「變成理想樣子」的幻影。
真正的答案,常常藏在日常的微光中——
☕️ 一杯咖啡的溫度、一壺紅茶的色澤
🍃 一場靜靜的散步、 一道雨後的彩虹
✍️ 又或是一句對自己說的:「我,其實已經很好了。」
我記得,有一位朋友問我,《幸福練習學習單》做完之後,
怎麼不像心理測驗一樣有答案?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可愛,認識自己怎麼會有絕對的答案呢?
但我提供他一個方向,讓他把完成的學習問卷貼到Chat GPT,它或許會給你一些答案
延伸閱讀:
回光養成系 Obsidian 使用教學|打開幸福練習室,開始與自己對話
想了解更多悉達多的故事:
流浪者之歌/悉達多:赫曼.赫塞傳世之作
小練習:重新找回「真實的你」
🧠 試試看,今天你可以寫下這三件事:
1. 三個讓你感到「真實存在」的瞬間
2. 一句想送給自己的溫柔承諾
3. 一件今天讓你感到一點點快樂的小事
你不需要完美,只需要誠實,因為自我不是追出來的,是活出來的。
🌟 我的故事:從不像業務的學生,到找回自己的氣場
十年前,我剛進入業務單位,總是滿腔熱情、提前到班、拚命學習。
但某天,一位資深前輩卻對我說了一句話:
「我覺得你不像業務,比較像個學生。」
那一刻,我真的很受傷。
我已經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不像」?
但後來我漸漸明白,那句話不是否定,而是一種提醒:
「光有知識不夠,你要活出那份能量與存在感。」
從那之後,我開始嘗試改變:
染髮、穿搭、化妝……(雖然我真的超愛黑髮!),
這些外在的小突破,讓我漸漸打開了內在的框架。
我後來離開了業務單位,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但我知道,是那段經歷讓我學會一件事:
真正的成長,不是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而是學會接納自己的每一個樣子。
✨ 十年後的我,依然在學著「接納」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十年。
即使已經成為自由創作者,我還是會提醒自己:「書書,工作要有工作的樣子。」
這不是裝模作樣,而是一種內在的承諾:
我可以溫柔,也可以穩定;
我可以不完美,但我依然有力量。
📌 真正的自我,不只是知識的累積,而是持續的接納自己。
💌 給還在路上的你
你不需要再用更努力、更懂得,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親愛的,你已經很好了。
當你願意慢下來,真正地回到自己,意義就會悄悄長出來,
像棉花園裡的小花,靜靜地綻放。
📬 加入《書書的棉花園》,陪你一起走這條回家的路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訂閱我的沙龍《書書的棉花園》和《書書的電子報》,
每週我會分享一封療癒信、一個小練習,還有我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的故事 🌿
👇如果你想幫助書書持續創作:
📮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 成為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的贊助者
👉 [$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贊助者]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