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尾出席了表哥的送殯,同輩的去世固然令人傷感,但因此見到了很多久未聯絡的親戚。家父已經六十有多,他是他們家族最小的弟弟,竟然見到叔伯們都叫他「阿B」。有感而發寫一寫。

李政宰在《魷魚遊戲》飾演456號玩家
上月尾出席了表哥的送殯令我反思良多。送殯現場見到了很多長輩。父親那邊的家屬早年因為一些事故,而沒有經常聯絡。對上一次見面,已經是我能夠自由行動的時候。
其實人長大,逐漸成家立室,自然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在長大後能夠與小時候的家族成員聚會變得難上加難。而且人各有志,每個人亦有自己的價值觀,即使是同一個家庭長大,兄弟姊妹的關係也不一定融洽。對比起母親那邊的親屬,我更加少見父親這邊的,相見也要雙方都有動機雙向奔赴,或者父親那邊的親屬已經沒有想相見的心,只要沒有心相聚,自然就不會相見。可能這個情況已經是較為樂觀,有些人會因為錢財糾紛,或者曾經發生衝突,變成老死不相往來。
現時自己過的生活已經令我非常滿意。作為後輩,如果不是應父母要求,也不一定要和長輩、親戚相聚。對我來說最令我感到痛苦、最難應付的就是人際關係,我已經把自己的社交圈子縮小到只會令我感到舒適的人,習慣摒棄一些我無法理解的人和事。
血緣關係是我不能選擇的,自從我出生就跟隨帶來。這些關係是永久性,即使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也會因為血緣而捆綁在一起,我認為最大的好處就是關係好時,逢年過節都會相聚。相聚可以減少一時半刻的孤寂感。假如遇到一些問題,即使沒有社交生活,有血緣關係的原因,只要想聊天也有傾訴對象。又例如心理上不夠成熟,不習慣獨處,獨自在社會上打拼感到疲憊的話,血緣關係的親人就是一個最容易得到的傾訴對象。就好像這次表哥突然去世,也因為有血緣關係,我們這些親戚才會相聚,為他送殯。或者對他來說,他並不在乎,因為已經去世了,也不能感受到。可能我們所做的這些儀式,只是為求給在世的人一個安心,覺得人生應該有始有終。為認識表哥的人,在他們心目中畫上句號。
說起來也覺得血緣關係很奇妙,因為每個人都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而剛好血緣關係就是這樣隨機而且有意義的關係。就算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但當發生生老病死的人生關卡,血緣關係也能夠促使人們上前關心。對於處理人性的複雜和無論發生任何事,都有人上前關心,這個缺點和好處,在我的情況看來應該是利大於弊。
阿B
會想到上述的血緣關係,原因是因為我出席表哥送殯時,聽到其他長輩都稱父親為「阿B」。
六十有多的父親,一向都難以相處,他無法理解我和弟弟的所作所為,我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或者跳過傘之類的危險活動。但他總是無法理解我的想法。他給我的感覺好像是我做什麼永遠都達不到他的要求,但他沒有說明什麼才是他的要求,好像他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當時我並不喜歡在家,因為這樣可以減少與他接觸。我不能選擇血緣關係,父親不明白我也好,他也是我的父親。這令我知道沒有人可以倚靠,我最能夠倚靠的就是我自己。
可能因為我固執,而且知道無法倚靠他人,一直都很獨立,所以很早以前他已經說我「有毛有翼識飛」,在中學還未畢業就已經因為我沒有聽他的說話,叫我搬出去住。當時我並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如此說話,還有如此大動肝火,根本就沒有必要。他的態度就是:只有他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現在在我看來,這種否定我的心態是源於妒忌,害怕我會成功。因為他自卑感而覺得我也不配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這樣的一個人應該是一直以來沉溺在父權社會中,知道作為父親要建立強勢的父親形象,就不管對錯就先要否定。如果不能理解的話,就一味反對子女,就能在子女眼中建立自己的威信,突顯自己是有態度的人。
但如此自負的人,竟然在其他長輩的眼中,就是「阿B」。一個稱呼孩子才會使用的名字。他已經六十有多,白髮蒼蒼,面上帶有一點鬆弛,因為長年的不滿而帶有深刻的虎紋。年齡漸長,骨膠原流失,即使他沒有不滿,虎紋也已經自然形成(假如你好奇我父親長什麼樣子,他有點像魷魚遊戲主角李政宰混合櫻桃小丸子的父親,再加上深刻的虎紋,能夠想像嗎?)但在其他長輩眼中,只是一個孩子。我父親是他們家族最小的孩子,當我姑媽8歲時,父親才2歲,中間還有兩個6歲和4歲的哥哥。所以姑丈認識姑媽時,就跟隨姑媽叫我父親作「阿B」,一直叫,叫到現在六十有多還是「阿B」。
在我這個後輩眼中,我覺得這樣的叫法很可愛,這就是親情的可貴。無論過了多久,稱呼方法都沒有改變。
這只是趣聞一則,無聊抒發一下。感謝大家閱讀!
今篇完!歡迎請我喝杯咖啡、訂閱、心、likecoin!
https://www.buymeacoffee.com/fionkwankwan
https://medium.com/@fionkwankwa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