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每天責備自己的人,最需要的不是鼓勵,而是慈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總是對自己太嚴格的小安

小安在一家外商公司工作多年,是主管眼中的模範員工。她每天早出晚歸、對自己要求極高,就連週末都常因為「沒效率」而自責。
「怎麼又失誤了?你怎麼那麼笨?」這些話,在她心裡早已內建成一種聲音。雖然外表光鮮亮麗,內心卻常常暗自難過,像在心裡不斷掌摑自己。

🟣本圖由bing AI 生成🟣


😔 心裡的巴掌,更痛!

在一次讀書會分享會中,帶領者問大家:「你會沒事打自己的臉嗎?」
大家說:當然不會。但老師接著問:「那你每天在心裡罵自己,算不算一種打?」
這一問,讓小安沈默了。原來,她一直把自責當作進步的方式,卻沒發現這正是讓她痛苦的源頭。


🌿慈悲的第一步,是放過自己

在後續的讀書會中,小安聽到一句話:「真正的慈悲,從不再傷害自己開始。」
她開始學習照顧自己的情緒,不再用「不夠好」來否定自己。慢慢地,她不再急著在每一次錯誤中找罪人,而是試著看見:「我已經盡力了。」
這並不是放縱,而是一種願意與自己和平相處的智慧。

raw-image

🟣本圖由copilot生成🟣


🧭從佛法中學會看見「苦」的真相

佛法說:苦集滅道是了解生命痛苦的四個階段。小安過去遇到問題就急著找解決方案,從沒想過要停下來,好好去覺察那個「苦」的根源。
她學到佛法輔導的四個步驟:

  1. 慈悲共鳴:與自己的情緒和痛苦同在,不否定它。
  2. 評估理解:找出情緒背後的需求與執著。
  3. 共構思考:看清楚哪些可以改變,哪些去接納?
  4. 實際行動:用小小的步驟,慢慢讓生活產生轉變。

🟣本圖由bing AI 生成🟣


🌤️不是一下變好,而是一天比一天自在

小安還是會焦慮,還是會懊惱,但她不再為此責罵自己。她學會了感受:當自己願意停下來深呼吸,甚至只是靜靜看著窗外一片雲,內心就會浮現一點點的輕鬆。這些小小的轉變,不是特效藥,而是讓她相信——原來我可以不再困在痛苦裡。


🌈療癒!不是急,是懂得走對方向

從職場高壓到安定,小安的故事給我們一個提醒:與其一味批判自己,不如學會陪伴自己。
真正的療癒,不是找到答案,而是願意走在覺察與慈悲的路上。

raw-image



🪞記憶小幫手🪞

  • 看見苦,才有改變的路。
  • 慈悲,從不責備自己開始。


🟣本圖由bing AI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光下的許願池
15會員
251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月光下的許願池的其他內容
2025/07/11
秦老闆的西藏摩托車之旅,從極速狂飆到意外摔車,再到珍貴冬蟲夏草美酒毀於一旦,這些「樂極生悲」的經歷,引發我們對人生無常與意義的深刻省思。
Thumbnail
2025/07/11
秦老闆的西藏摩托車之旅,從極速狂飆到意外摔車,再到珍貴冬蟲夏草美酒毀於一旦,這些「樂極生悲」的經歷,引發我們對人生無常與意義的深刻省思。
Thumbnail
2025/07/10
在團隊合作中,我們常因別人的行為感到困擾,卻忽略了其背後未被看見的故事。本文以小故事及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學習用「心」去看人,而非只看表現,並強調同理心和覺察的重要性,提醒我們應先覺察自身情緒,再嘗試理解他人,最終才能在團隊合作中達成共識。
Thumbnail
2025/07/10
在團隊合作中,我們常因別人的行為感到困擾,卻忽略了其背後未被看見的故事。本文以小故事及自身經驗,分享如何學習用「心」去看人,而非只看表現,並強調同理心和覺察的重要性,提醒我們應先覺察自身情緒,再嘗試理解他人,最終才能在團隊合作中達成共識。
Thumbnail
2025/07/09
家庭衝突的根源在於被負面念頭所掌控,文章以國中生媽媽小儀的例子,說明如何透過覺察和質疑自己的念頭,來化解家庭紛爭,並提升家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2025/07/09
家庭衝突的根源在於被負面念頭所掌控,文章以國中生媽媽小儀的例子,說明如何透過覺察和質疑自己的念頭,來化解家庭紛爭,並提升家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和競爭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常常被告知要善良、要樂於助人。但是,過度的善良可能會讓我們陷入一個意想不到的陷阱。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在職場中保持善良,同時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話說有個叫小美的上班族,她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行政助理。小美為人親切,總是笑臉迎人,樂於幫助同事。漸漸地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和競爭的職場環境中,我們常常被告知要善良、要樂於助人。但是,過度的善良可能會讓我們陷入一個意想不到的陷阱。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在職場中保持善良,同時也要懂得保護自己。 話說有個叫小美的上班族,她在一家科技公司擔任行政助理。小美為人親切,總是笑臉迎人,樂於幫助同事。漸漸地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強調績效的時代,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己越努力工作,內心反而越痛苦?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並不孤單。許多職場菁英都曾經歷過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但關鍵是,我們該如何在追求卓越和維持心理健康之間取得平衡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婷的故事。小婷是一名在知名廣告公司工作的創意總監。
Thumbnail
在這個講求效率、強調績效的時代,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己越努力工作,內心反而越痛苦?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並不孤單。許多職場菁英都曾經歷過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但關鍵是,我們該如何在追求卓越和維持心理健康之間取得平衡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婷的故事。小婷是一名在知名廣告公司工作的創意總監。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助人為快樂之本」的觀念。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過度幫助他人可能會成為自己職涯發展的絆腳石?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幫助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句話在職場中如此重要。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被灌輸「助人為快樂之本」的觀念。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過度幫助他人可能會成為自己職涯發展的絆腳石?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幫助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句話在職場中如此重要。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有一種特別常見的現象:明明心裡有一堆不滿,卻總是笑臉迎人,把情緒往肚子裡吞。但你知道嗎?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情緒,積累久了可能會引發一場情緒大爆發!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小芳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從一個溫和的小職員,變成了一個情緒失控的「職場炸彈」的。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中,有一種特別常見的現象:明明心裡有一堆不滿,卻總是笑臉迎人,把情緒往肚子裡吞。但你知道嗎?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情緒,積累久了可能會引發一場情緒大爆發!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小芳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從一個溫和的小職員,變成了一個情緒失控的「職場炸彈」的。
Thumbnail
最近,台北的一位朋友小美和我聊起她的工作困擾。小美是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工作四年來,她一直以她的創意和敬業精神深受上司和同事們的喜愛。然而,近來她卻經常感到心力交瘁,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要去上班是一件苦差事,甚至開始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Thumbnail
最近,台北的一位朋友小美和我聊起她的工作困擾。小美是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工作四年來,她一直以她的創意和敬業精神深受上司和同事們的喜愛。然而,近來她卻經常感到心力交瘁,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要去上班是一件苦差事,甚至開始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某家金融公司裡,小美是一名業務主管,她工作勤奮,業績常常名列前茅。然而,最近她遇到了一個令她頭痛不已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是來自她的工作內容,而是來自於她的一位同事——阿強。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某家金融公司裡,小美是一名業務主管,她工作勤奮,業績常常名列前茅。然而,最近她遇到了一個令她頭痛不已的問題。這個問題並不是來自她的工作內容,而是來自於她的一位同事——阿強。
Thumbnail
在職場上,善良究竟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今天,我要分享一個關於善良的故事,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Thumbnail
在職場上,善良究竟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人。今天,我要分享一個關於善良的故事,或許能給大家一些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