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念頭最容易爆炸的地方
最懂我們、也最容易讓我們生氣的,往往是家人。明明是一句話、一個動作,卻能瞬間點燃我們的情緒。我們常常被自己腦海裡的「念頭劇場」帶著跑,直到衝突發生才後悔莫及。如我們學會在那一刻先停一下、想一下、問一下:這個念頭是真的嗎?也許,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 傷人的不是話,是自己腦海裡的劇本
小儀是一位國中生媽媽。某天她回家發現孩子作業沒寫完、房間又亂得像打過仗。她剛下班,一整天的壓力已經快爆炸了。這一刻她腦中閃過念頭:「他根本不尊重我!我每天這麼累,他就是不體貼!」念頭一來,小儀馬上怒火衝天,衝進房間就開罵:「你這樣到底有沒有良心?媽媽是傭人嗎?」孩子當然也不甘示弱,吼回去:「你只會罵罵罵,你都沒有關心我的心情?」戰火瞬間升級,雙方都氣得要命,心也越離越遠。
🟣本圖由bing AI 生成🟣
💢先生的一句話,打破她的「念頭劇場」
當晚,小儀的先生坐下來對她說:「妳今天這麼生氣,是不是覺得自己被忽視了?」小儀眼眶一紅:「對啊!我真的好累,覺得沒有人體諒我……」先生靜靜地聽完說:「孩子還沒學會怎麼表達,妳生氣的那一刻,也許可以問問自己:這個念頭是真的嗎?還是只是妳很累時的情緒?」
小儀想起剛剛那個憤怒的自己,有意識到——她罵的並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個覺得「沒人懂我」的念頭。
🌊 當你能看見念頭,你就不再是它的俘虜
小儀開始學著,每當情緒來襲時,就先深呼吸、問自己三個問題:
- 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
- 是什麼念頭讓我這麼氣?
- 這個念頭,是百分之百真實的嗎?
時她發現,那個「孩子不體貼」的念頭,也許是自己太累了;那個「老公不幫忙」的念頭,也是她沒說出口的委屈。
🌈你有選擇的能力
家是最容易引爆情緒的地方,也是最適合練習觀照念頭的道場。每一個生起的念頭,都可能變成一場風暴,但也可以成為一次轉念的開始。
當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一下的時候,你的念頭就不是你的念頭,是站在對方的念頭,而不是用自己的立場去思考這件事情,這可以幫助自己覺察怒氣,進而降伏怒氣。
「不要相信念頭是真的」是一個生命練習的功課,每當念頭一起的時候,我們可以再去思考一下這個念頭是誰?或許有一天能體悟到,「我」是一個空性,並不存在。

🟣本圖皆由copilot AI 生成🟣
👉記憶小幫手👉
你不是情緒的奴隸,你是能覺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