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解讀冷戰後架構與分歧(14)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俄國之所以經濟沒有崩潰,已經是以戰養戰,透過中國的背後輸血,維持帳面上的平衡。若立刻停戰,中國又不持續支援,經濟就會崩盤。但中國為何要繼續支援?這是提供敵中派的柴薪,也就是在美國敵俄跟敵中兩派,正在取得共識。結論就是,俄國為第一假想敵,在單極體制的擁護者中,是曾有一段風光,但隨著俄國與中國的表現,狀況已然逆轉。那美國為何沒有立刻轉向?因為從歐巴馬到拜登,都屬於廣義的多極體系擁護者,與西歐的價值共通,利益共享。

天安門事件之後,將中國視作假想敵的數量與日俱增,意識形態的對立,反中的美國政治人物穩定成長。但這並不是必然的,中國有很多機會,可以把自己摘出去,只是最後沒有做到,理由也非常簡單:民族主義。

90年代的中國,非常清楚西方對中國的疑慮瞬間超過解體的蘇聯,為了不讓歐美日連成一條新戰線,首先下功夫的地方就是歐洲,我們不要以為孔子學院是後來中國有錢後才發展的,仔細想想人脈怎麼牽,光是有錢而沒門路,是不足以讓學院雨後春筍般的林立。

西方左派對蘇聯失望轉而冀望中國

中國砸錢在西歐印象改變上,90年代就開始了,而且著重在媒體與大學學界,方法與統戰台灣沒有兩樣。所謂的統戰就是統一戰線,簡稱「拉自己人」,西歐左派被中國統戰的時間點,還比新黨早得多。

為何?意識型態的分類,在馬克斯主義上,是蘇聯實施的失敗,讓寄望共產的西歐學者垂頭喪氣,可在理論上為了修正,每年都有人提出改革,堅決認為共產主義沒有失敗,只是方法錯了。

但是列寧體制並不是鐵板一塊,被稱為布爾什維克與孟什維克(多數與少數)(編:俄文原意即多數黨、少數黨)的兩派人,在蘇共的鬥爭中,列寧贏了馬爾托夫,布爾什維克被殺或逃離蘇俄,後面的,史達林贏了托洛斯基,輸家照慣例在死亡與逃亡中選擇逃。政治路線繼承者被史達林清算暗殺,承載蘇共鬥爭失敗的學術理念者,一部分留在西歐,另一部分飄洋過海到了美國,並在學術體系中紮根。這同樣的,在歐美社會中也埋下不同的對立。

以結論來說,中共的馬克斯論點非常的民族主義,根本上就是傳統帝制的變形,還結合部分儒家的忠君愛國觀。故在理論上,中共跟這兩派蘇共論點,純粹是利益相合。你或許會問,這跟美國拿中國當假想敵有何關係?有,很深。可以簡稱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

歐洲反美親中,美國敵俄聯中

中共在共產主義上的詮釋,具有靈活多變的特性,史達林的暴政,赫魯雪夫跟布里茲涅夫在奧地利與捷克的武裝介入,讓西歐左派感到沮喪與破滅,直到蘇聯解體,更是致命一擊,歐陸左翼的心氣幾乎喪失殆盡,中國的天安門事件更是燎原之火,無法收拾。

而中共轉的也很快,改革開放後迅速讓歐陸左翼的精神提振起來,感覺找到另一條路。這就是中共在歐陸取得學術界認同,並在冷戰後刺激學生的民族主義,產生新的反美情緒辦法。以法德來說,主張多極體制,必然會聯合非霸權國家抗衡帝國,所以聯中制美是不能公開說的秘密。

在美國,68學運的學生正好在90年代進入官僚體系,眼見共產主義的破滅與中國天安門屠殺,心情與歐陸左翼完全一致。是故,韜光養晦的策略降低了意識形態對立,反對資本主義的主張與中共一拍即合,在政府內還沒形成力量,卻產製了大量親中派,即便官僚本身並不認為自己親中,但在立場上與支持俄國仍然是假想敵的,站在同一陣線。

歐巴馬之所以大獲全勝,經濟因素與對反恐戰爭的疲乏固然是主因,而在學界與官僚當中,相當一部分的原因是,支持柯林頓以降的多極體系派,與親中、反對伊斯蘭為敵人的各派系大團結,俄國維持住敵人的最優先地位,成為跨黨派共識。

從韜光養晦到「大國」崛起

這就是今天你看到美國,居然會有一群大學生,在人權標準上,遇到中國與伊斯蘭就可以轉彎的真正理由,你只要看他是不是敵視俄國,就可以確認是否受到影響。因為一個真正站在自由主義角度的人,不會忘記批判中國與伊斯蘭在人權紀錄上的糟糕。只有「站在派系立場上」才會刻意忽視,並要求以俄國為最優先對象。

那麼為何在歐巴馬第二任,轉向到印太戰略?

這要從軍事面看起,最先將矛頭指向中國的是美國海軍,因為海軍在南海、台海遇到的中國挑釁,從2001海南島撞機事件就開始了,只是當時反恐戰爭優先而作罷。但中國在南海的造島,以及對美國海空軍的大膽行動,無一不在測試美國政府的底線,尤其在歐巴馬政府任內最兇悍。

歐巴馬政府對中國的息事寧人太誇張了,才會迫使美國軍方採取自主行動,並調整整體戰略。而中國確實大力發展遠洋海軍,作戰計畫都直接針對美軍,連「解放台灣前要擋住外國勢力介入」的遮羞布都不掛了。即便歐巴馬與幕僚的意識形態已經算親共,面對官僚整體的轉變也無能為力。

軍事經濟展露狼性,全球反中是中國自找

結論就是,如果中國持續鄧小平策略,那美國以中國為假想敵的派系就不會崛起,更不會在政治人物間逐漸形成共識。

除了軍事挑釁,更加不能明說的是,歐巴馬、拜登、川普政府的主導者、幕僚、顧問,只要有參與中國生意的,幾乎都吃過共產黨虧。這些吃虧者非常清楚中共的說一套做一套,並在政策上調整,如果我們把這三任政府的外圍都挑出來看,就會發現真正決定其反中立場與否的,是有沒有被中國共產黨坑殺過。

沒有被坑過的學者,就會繼續保持反資本主義的態度,站在聯中制俄,維持俄國為最大敵人的立場。只要被坑過的,就算是左派學者,反中共的力道一個比一個強。為何學者這樣?因為在意識形態上,美國的左派學者,支持共產主義也是反對蘇共那一套,屬於內鬥,想要美國主動去殲滅俄國。

無論如何,中國之所以走到今天,漸漸被確認為美國的最優先敵人,還是自己造成的。在軍事上的擴張,經濟上的特有坑殺系統,每一個步驟都在提醒美國人,中國是一個意識形態完全不同,跟美國徹底對立的國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6.8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10/14
真正的原因在於戰略思維的斷層,可以概括為「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字面意思,指國家很大很強,但喜好對外征戰遲早會亡;雖然現在國泰民安,忘記戰爭必然導致危險。 但從哲學思維起頭,用管理經驗切入,我們會有更多體會。
Thumbnail
2025/10/14
真正的原因在於戰略思維的斷層,可以概括為「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字面意思,指國家很大很強,但喜好對外征戰遲早會亡;雖然現在國泰民安,忘記戰爭必然導致危險。 但從哲學思維起頭,用管理經驗切入,我們會有更多體會。
Thumbnail
2025/10/12
先從俄羅斯來解釋,俄羅斯威脅論從90年代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只是聲勢沒很強,普京並沒有在上任時堅持要走自己的路。這狀況持續到小布希後期,美軍在中東陷入泥沼後才開始,歐巴馬任內加速,然後停不下來。我們可以解釋為,當美軍的整體實力被削弱,俄國就會想要測試可行動範圍。
Thumbnail
2025/10/12
先從俄羅斯來解釋,俄羅斯威脅論從90年代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只是聲勢沒很強,普京並沒有在上任時堅持要走自己的路。這狀況持續到小布希後期,美軍在中東陷入泥沼後才開始,歐巴馬任內加速,然後停不下來。我們可以解釋為,當美軍的整體實力被削弱,俄國就會想要測試可行動範圍。
Thumbnail
2025/10/07
用利益去理解國際關係非常方便,也成為多數人研究此路的開頭,但隨著各種因素的複雜度出現,研究者將會走到一條叉路。是要堅持利益為一切的根源,還是探討其他非利益的價值?
Thumbnail
2025/10/07
用利益去理解國際關係非常方便,也成為多數人研究此路的開頭,但隨著各種因素的複雜度出現,研究者將會走到一條叉路。是要堅持利益為一切的根源,還是探討其他非利益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活在世界戰爭和區域衝突熱點,民主世界的你我,也需要了解一下共產極權在幹嘛
Thumbnail
活在世界戰爭和區域衝突熱點,民主世界的你我,也需要了解一下共產極權在幹嘛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