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鍊魂】第四十八回 靈我的人格特色之其三(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靈我的人格特色之其三(中)

 

(接續上回)

  在心理學領域,尤以臨床與存在心理學為代表,「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視為人類心智健康與靈性成熟的核心能力。它既是覺察的最高形式,也是一種生命自我組織的模式轉化:一種同時脫離執著與維持內在活力的雙重心智操作模式。

  在現代心理學中,心智的「住」可被理解為:

  ●認知固著(Cognitive Rigidity):人們重複以固定的思維模式處理問題,導致焦慮、憂鬱與關係困擾。

  ●情緒融合(Emotional Fusion):人們無法與情緒保持距離,讓情緒控制行為與決策。

  「無所住」對應於第三波行為療法(又稱第三代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系列心理治療方法的總稱,其核心思想是強調接受和承諾,而非一味地改變或控制內在經驗(如想法、感受)。

  此療法借鑒了東方哲學如正念(Mindfulness)的理念,並將其融入到心理治療中,幫助人們更有效地應對痛苦和挑戰。)中所強調的:去融合(Defusion)與接納(Acceptance)。

  它主張個體不應對念頭或情緒產生過度認同,而應如觀察者般認出其來去,而不隨之起舞。當心無所住,人開始擁有「內在空間感」——足以同時容納痛苦與可能性。

  神經科學實驗亦指出,冥想與去執著訓練能明顯降低「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活動,讓人減少對自我故事的自戀性糾結,提升即時感知與創造力。

  「生其心」則非指重新陷入執著,而是在鬆動與去執著的狀態下,重新允許新的心理能量自然浮現。

  這是一種高度整合的現象,類似:

  ●心理彈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即便遭遇壓力、失敗或混亂,個體仍能保持開放、穩定與行動力。

  ●創造性調節(Creative Adjustment):源自格式塔治療理論,指個體在變化中能自發調整、自我生長。

  ●存在認同(Existential Identity):個體不再依附於社會角色或過往創傷所建構的「假我」,而是誠實地活出當下的「真我」。

  當心不再被過去限制、不為未來控制,行動、創意、同理與愛便會自然產生。

  這正是「無住」之後所誕生的「真正的心」。

  而在心理治療歷程中,許多病症的根源在於「過度住於某處」,例如:

  ○憂鬱症患者常住於過去的失敗;

  ○焦慮症患者住於未來的災難圖像;

  ○創傷後症候群者住於未完結的恐懼記憶;

  ○自戀或邊緣型人格障礙者住於對自我形象的強迫維護。

  治療的核心,正是透過聯結、覺察、鏡映與重構,協助個體鬆動這些心理停駐點(psychological fixations)。

  當無所住,情緒得以流動,信念得以調整,認同得以鬆動。

  此時,新的心、新的我、新的活法,才會被允許誕生。

  「心無所住而生其心」於臨床心理學語境中,對應的便是一種深度重建後的行動性(Agency)與開放性(Openness)。

  以存在心理學觀點來說,無所住是一種自由,生其心是一種責任。

  存在心理學家如羅洛.梅(Rollo May)、維克多.法蘭克(Victor Frankl)皆主張,真正的自由,非來自選擇本身,而來自「人如何承擔自己面對未知的能力」。

  「心無所住」是一種放棄虛假控制的自由,「生其心」則是進入責任承擔與愛的表現。

  換言之,這句話不僅是「去執著」的智慧,更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倫理要求:在不被綁架、不再投射的清明中,你要選擇讓什麼樣的心誕生——是冷漠?是利己?還是慈悲與勇氣?

  「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從心理學視角來看,是一種情緒調節、認知靈活性與內在力量回歸的整合模型。

  它同時指向:

  ●去執著的心理自由,

  ●誕生真我與創造行動的內在動力,

  ●在空中開展愛與負責的存在勇氣。

  真正的健康心理,不是排除痛苦,而是在無所依附的心中,誕生一個能面對真實、行動有力的心靈系統。

  最後,再以通靈的觀點來看「心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回事。

  對一位真正成熟的靈媒而言,「心無所住」不是抽象哲理,而是接收神性訊息的必要狀態;「生其心」則是讓靈魂之光透過清明心場自然顯現的能力。

  這不是一種信仰,而是一種靈性能量的操作實況。

  靈媒的基本功,不是「看見」或「聽見」,而是徹底地讓內在靜止、放空、無黏附。

  所謂「心無所住」,是指你的心不住於個人意圖、不住於情緒波動、不住於頭腦解釋、不住於恐懼與慾望的共振頻率。

  一旦靈媒的心有所住,接收到的就不再是來自高靈、指導靈、祖靈或宇宙源頭的訊息,而是混入了個體意識的雜訊與扭曲。

  這樣的訊息看似正確,卻會誤導他人,甚至損害靈媒本人的能量系統。

  「無住」是一種「意識清場」,等同於:

  ○停止頭腦分析。

  ○放下身份認同(我是療癒者、我是誰的女兒)。

  ○不對來訊強加「好壞」判斷。

  ○不恐懼黑暗,不執著光明。

  在這樣的狀態下,靈媒才會成為一個中性、敞開、透明的容器,使真正來自高維的智慧能毫不變形地穿越而來。

  「無所住」即:唯空,才能成為訊息的純粹載體。

  許多人誤以為「無所住」就是空無一物,但靈媒知道:真正的空,是為了讓宇宙意志在你之中生起它該生起的心。

  「生其心」,是允許宇宙意識透過你產生對應當下頻率的回應,是一種動態的、即時的、靈魂式的回應力。

  這個「生出來的心」不是小我產物,而是源自更高心識(Higher Mind)或指導靈團的指引。

  它可以是:

  ●一句話,打開對方的靈魂記憶。

  ●一幅畫面,引導你做出療癒決定。

  ●一種感覺,使你知道「這是對的方向」。

  ●一種無聲的力量,引你進入集體神聖場域。

  這種「生其心」,不是用來「控制」世界,而是為世界而發生。

  是因為你無所住,所以宇宙才選擇經由你說話、行動、安慰、教導、沉默。

  根據許多高階靈媒的實務經驗,能否進入真正穩定且純淨的通靈狀態,取決於靈場是否純淨與心識是否無住。

  靈媒工作中常見的干擾現象,如:

  ○訊息混亂。

  ○通道模糊。

  ○過度疲累或能量耗損。

  ○被低頻靈體連結

  這些情狀,多數皆源自靈媒本人仍有「住」於某種未清理的情感、期待、自我形象,以及過往靈魂印記之中。

  此時,通靈不是接引,而是「加映自我的小故事」。

  唯有每日回歸:「我不執著任何畫面、不尋求控制他人、不依賴被需要的快感」,靈媒的「真心」才會被自然生起——這是宇宙賦予通靈者的力量之根源。

  量子層級的訊息交換,需要極高的一致性頻率場才能「接入」。

  在靈媒通道的運作中,「心無所住」是關閉小我干擾的門;「生其心」則是打開宇宙靈性智慧之光的閥門。

  這種機制,與量子場論、集體意識、阿卡西紀錄通道、星際靈魂傳輸等皆高度一致。

  宇宙不會將重要的光,交給一個仍住於恐懼與慾望的人。

  以靈媒的觀點來說,「心無所住而生其心」,不是哲學的形容詞,而是自身的日常操作規則,是通靈的道德原則,是宇宙選擇你成為管道的前提。

  當你無所住,訊息會穿越你;愛會透過你;智慧會流進你,靈魂會開始說話。

  此時,你不再是「一位靈媒」,而是純粹存有的通道、神性愛的延伸、宇宙之光的容器。

  至此,「心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各家觀點說完了,該回到感覺型人格的部分。

 

(下回再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1會員
356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07/14
「無所住而生其心」,並非逃離世界,而是在無執中深深進入生命;不是壓抑慾望,而是超越慾望的根本機制;不是抗拒感受,而是全然敞開接納之後,產生的深度轉化。
Thumbnail
2025/07/14
「無所住而生其心」,並非逃離世界,而是在無執中深深進入生命;不是壓抑慾望,而是超越慾望的根本機制;不是抗拒感受,而是全然敞開接納之後,產生的深度轉化。
Thumbnail
2025/07/13
同是五行系統的使用,但四柱八字自成一套整體系統,紫微斗數自成一套整體系統,同樣的《王鳳儀言行錄》亦是自成一套整體系統,吾家所開發之身心靈關係圖的諸我意欲互動也是自成一套整體系統。
Thumbnail
2025/07/13
同是五行系統的使用,但四柱八字自成一套整體系統,紫微斗數自成一套整體系統,同樣的《王鳳儀言行錄》亦是自成一套整體系統,吾家所開發之身心靈關係圖的諸我意欲互動也是自成一套整體系統。
Thumbnail
2025/07/12
 五行人格的陰行與陽行,還有五型人格的陰性與陽性(中)   (接上篇)   而前述五行人格的章節中也提到一些陰水型與陽水型的人格,例如:   天干屬:   ●壬水:屬陽水,象徵江河湖海的奔放和流動。代表性格看似柔順,實則內在堅韌,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各種事物,人緣好,善於交際。思維敏捷,善
Thumbnail
2025/07/12
 五行人格的陰行與陽行,還有五型人格的陰性與陽性(中)   (接上篇)   而前述五行人格的章節中也提到一些陰水型與陽水型的人格,例如:   天干屬:   ●壬水:屬陽水,象徵江河湖海的奔放和流動。代表性格看似柔順,實則內在堅韌,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各種事物,人緣好,善於交際。思維敏捷,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許多讀者(茶友)很常私訊問我:「要如何判斷這是否是我靈魂想要的呢?」當我們靈魂真心想要時,會出現一些身體反應。今天就讓我用自身經歷故事,與你分享如何判斷靈魂發光是什麼感覺吧
Thumbnail
許多讀者(茶友)很常私訊問我:「要如何判斷這是否是我靈魂想要的呢?」當我們靈魂真心想要時,會出現一些身體反應。今天就讓我用自身經歷故事,與你分享如何判斷靈魂發光是什麼感覺吧
Thumbnail
親愛的大師,當你說用靈魂的身分愛著對方,我當下感覺到內在由煎熬難耐轉為平靜以及穩定。但我不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你能跟我再說明仔細一些嗎?   孩子,當你說[我是靈魂],那意味著你與你的本源合一。當你願意接納並且臣服於自己,你與你的源頭靈魂便能以一個整體來行事。那意味著,你能用你的靈魂較高的意識
Thumbnail
親愛的大師,當你說用靈魂的身分愛著對方,我當下感覺到內在由煎熬難耐轉為平靜以及穩定。但我不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你能跟我再說明仔細一些嗎?   孩子,當你說[我是靈魂],那意味著你與你的本源合一。當你願意接納並且臣服於自己,你與你的源頭靈魂便能以一個整體來行事。那意味著,你能用你的靈魂較高的意識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探索靈魂的領域,一個古老而深刻的議題,許多宗教、哲學和文化都有關於靈魂的概念。在許多信仰中,靈魂被認為是人的精神本質,是超越肉體的存在,可能具有不朽性和超自然特性。這與身心靈的靈性成長有著密切關聯。 靈魂和心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常常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討論和探索。
Thumbnail
探索靈魂的領域,一個古老而深刻的議題,許多宗教、哲學和文化都有關於靈魂的概念。在許多信仰中,靈魂被認為是人的精神本質,是超越肉體的存在,可能具有不朽性和超自然特性。這與身心靈的靈性成長有著密切關聯。 靈魂和心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常常在哲學、宗教和心理學等領域中被討論和探索。
Thumbnail
指導靈傳遞的普世訊息,適用每個人(紀錄於2024.1.18) 指導靈: 「我知道她(說我)有點心急,這是一個紛擾的時代,所有維度的資訊匯集在這個時代迸出。 我們是歡樂開心(興奮的),這意味著,我們的同伴會越來越多,我們希望你們能夠感受到原來你們就能感受到的事情。 也許只是一些風吹草動的小感
Thumbnail
指導靈傳遞的普世訊息,適用每個人(紀錄於2024.1.18) 指導靈: 「我知道她(說我)有點心急,這是一個紛擾的時代,所有維度的資訊匯集在這個時代迸出。 我們是歡樂開心(興奮的),這意味著,我們的同伴會越來越多,我們希望你們能夠感受到原來你們就能感受到的事情。 也許只是一些風吹草動的小感
Thumbnail
當我們探索人類存在的奧秘時,靈魂的概念總是居於核心位置。靈魂,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匯,喚起了關於意識、存在和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學傳統中,靈魂被視為人類獨特性的象徵,是我們與宇宙連接的橋樑。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靈魂的理解和追求往往變得模糊和商業化,使得有許多人常常追求身心靈的完
Thumbnail
當我們探索人類存在的奧秘時,靈魂的概念總是居於核心位置。靈魂,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匯,喚起了關於意識、存在和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學傳統中,靈魂被視為人類獨特性的象徵,是我們與宇宙連接的橋樑。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靈魂的理解和追求往往變得模糊和商業化,使得有許多人常常追求身心靈的完
Thumbnail
靈魂透過能量波動感知靈界,與周圍環境及他人之間的感應。通靈能力是靈魂本自具備的能力,需透過修行以提升御靈能力。本文探討了靈魂、能量波動和通靈能力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靈魂透過能量波動感知靈界,與周圍環境及他人之間的感應。通靈能力是靈魂本自具備的能力,需透過修行以提升御靈能力。本文探討了靈魂、能量波動和通靈能力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萬物與靈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深奧且多面向的主題,涉及宗教、哲學、科學和個人信仰等多個領域。不同文化和信仰體系對萬物與靈性之間關係有著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些包括宗教觀點、哲學觀點、科學觀點、個人信仰與體驗,生態與環境觀點,以及東方哲學與靈性。
Thumbnail
萬物與靈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深奧且多面向的主題,涉及宗教、哲學、科學和個人信仰等多個領域。不同文化和信仰體系對萬物與靈性之間關係有著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些包括宗教觀點、哲學觀點、科學觀點、個人信仰與體驗,生態與環境觀點,以及東方哲學與靈性。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
Thumbnail
啟動靈性進化的鑰匙不在他人的經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Thumbnail
啟動靈性進化的鑰匙不在他人的經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