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看見自己,也接住孩子〉~《和解練習》研習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50402參加《和解練習》研習,是一趟深刻而溫柔的旅程。羅志仲老師以個人生命經驗出發,用真誠的語言陪我們重新認識「低潮」、「失落」、「關係」與「活在當下」的意義。對我而言,這堂課不只是教師職涯的反思,更是一場關於自我療癒與成長的探索。

    老師說:「低潮不必急著走出來,也許它正是生命的提醒。」這句話深深觸動我。在教學與生活中,我們常被期待堅強理性,久而久之忽略了情緒的存在。而事實上,低潮不見得需要被命名或解決,它可能是內在的聲音,提醒我們該停下來照顧自己,也讓我更能理解學生行為背後未說出口的情緒。

    在談到親人離世的經驗時,老師說出那種「漂浮無根」的感覺。父母之於我們,是一種根的存在,當他們離開後,我們或許需要重新創造自己的根,而這個根,就是「當下」。他提到,大人與孩子的衝突,往往是因為我們活在不同的時區——孩子活在現在,大人則焦慮未來。這句話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太快把孩子拉進結果與升學的焦慮,而忽略了他們正在努力活在當下。

    「當下就是我的根。」這句話不只是哲理,更像一個提醒。當我能靜下心感受呼吸、看見孩子的眼神,我才真正「在場」。那一刻,我不再只是教師角色,而是一個與孩子共同經歷生命當下的人。

    老師也提到,大腦有兩項能力:記憶與想像。但這兩項若使用不當,常讓我們困在過去或焦慮未來。他提醒我們,不要用想像力放大恐懼,而是用來思考怎麼幫助孩子。這樣的轉念,是教育現場中最實用也最溫柔的智慧。

    羅老師分享自己與父親和解的過程。他從「角色」的枷鎖中鬆綁,開始用「人」的角度去理解父親,而非僅僅是「爸爸」。這讓我深思,我是否也經常戴著「老師」的帽子與學生互動,而忘了他們只是還在學習成長的人?當我們願意放下角色的期待,才有可能真正靠近對方。

    研習中也分享了一位與過動兒相處的老師案例。即便孩子行為仍有挑戰,但老師開始看見自己的努力與價值,而孩子也在無形中願意多停留兩秒。這微小的變化,或許正是關係中的突破,也是教師價值最真實的回應。

    最後,老師提醒我們,陪伴不等於給答案。有時候,學生只是需要有人「在」,不是說話、不是建議,只是安靜的陪在身邊。他鼓勵我們可以練習核對:「你希望我只是聽,還是希望我給一些回應?」這樣的問句,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深層的理解。

    這場研習讓我重新理解「活在當下」的力量,也提醒我成為一位願意看見自己、也能接住孩子的大人。我想把這份覺察帶回教室,帶進每一次和學生的相遇裡。

附錄:和解練習研習筆記

低潮

* 低潮不用急著走出來,可以和低潮好好的相處,感受思考低潮帶來的禮物

* 低潮也許不必命名


親人過世

* 親人過世會有的情緒:自由、失落(一段時間之後才會出現,尤其是在告別式後)

* 父母過世,感覺漂浮無根,“根”即父母,思考:可以自己創造一個根


靜心

* 靜心的核心即是“活在當下”

* 大腦擁有兩項能力

1.記憶力(與過去有關)

例如:老師說:“你是豬”,第一次與老師有關,但是日後想起重複在腦袋瓜播放一百萬次這是與老師無關

2.想像力(與未來有關)

例如:孩子考試卷考了40分,父母開始焦慮未來

可以善用想像力,放在如何幫助孩子上)

以前過得辛苦,因為亂用記憶力想像力

結論:每個人一出生即有個“根”,像小孩子沒有“時間感”,常常活在當下,越小越能夠活在當下

大人小孩的衝突很多,因為“時區”不同,小孩常常活在當下,大人常常活在未來

“當下就是我的根”

* 感覺自己在呼吸、感覺到自己、即可回到當下,走出低潮

* 大人常常無法看清孩子的內在狀態,以至於無法幫助孩子

* 努力沒被看見孩子就放棄,大人常只看“結果”沒有看“過程”

老師舉例:提問老師與過動兒的案例,過動兒常常無預警的衝出教室外,當事人的老師感覺很無力,志仲老師協助該老師看到自己的價值,雖然過動兒仍舊是在情緒發作時無預警的衝出教室,但已經能夠多停留兩秒

* 能夠與父親和解來自兩個原因

1.了解爸爸的過去、把他當成一個“人”來看待,不要侷限在“角色”內,因為對“角色”會有很多的期待,在爸爸的角色之外還有其他的角色(例如丈夫、兄長、弟弟、兒童、青少年..等)用豐富的眼光來看淡待“人”

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非角色與角色時間的互動

角色就像是一頂帽子,以“人跟人”之間在互動而非角色

Think:為什麼能夠接納?因為對人有深刻的了解

2.連結渴望,成為和好的資源

一致性,發自內在的表達

透過肌膚的接觸回到當下

當爸爸的譫妄症發作時,眼睛很平靜的看著爸爸,摸摸他的身體

和父親一起看雲,回到當下

* 事件發生有情緒,想找個人--合適的人來聆聽,但就只是聽,而不要安慰

* 思考若身邊有學生來,可以“核對”,請問只是“聆聽”還是需要、“回應”

* “臣服”面對告別式許多不喜歡(不舒服)的環節,去體驗看看告別式滿懷真誠去完成儀式,人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去面對自己不喜歡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maya!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今天在將軍村上課對我以及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這幾週在實人我不斷對教育有突破性的認識,這種感受是很興奮、很舒暢的,把自己打碎再重建,期許自己能保持這樣的循環,建立起一個全新且更理想的自己。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Thumbnail
寫這一篇文章,是想記錄輔導過程中的學習,好好梳理自己。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見自己的兩個有毒信念,知道如何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面對這些有毒信念。每次與輔導老師約談時,我就會變成一朵「經歷風雨、滿面水珠」的花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療癒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個關於共鳴讀書活動的回顧,並分享了參與者們對於幸福教學的共鳴與行動計劃。透過深度的交流和分享,大家一同尋找到了幸福教學的路徑,希望能經歷更多的共鳴時刻。活動詳情和感想均在文章中詳細描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個關於共鳴讀書活動的回顧,並分享了參與者們對於幸福教學的共鳴與行動計劃。透過深度的交流和分享,大家一同尋找到了幸福教學的路徑,希望能經歷更多的共鳴時刻。活動詳情和感想均在文章中詳細描述。
Thumbnail
新學季的第二天實習,帶著新的思考與星期二的學習來到了今天,今天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觀察不同形式的互動與引導形式,然而從品師的課程,與綠光種子教室的課後輔導過程中,我看見並學習到了珍貴的事物。
Thumbnail
新學季的第二天實習,帶著新的思考與星期二的學習來到了今天,今天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觀察不同形式的互動與引導形式,然而從品師的課程,與綠光種子教室的課後輔導過程中,我看見並學習到了珍貴的事物。
Thumbnail
引導,是教學現場中最基本也細節繁雜一個步驟,今天突如其來的試煉,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有夥伴支援的力量,這是一次相當珍貴的經驗!
Thumbnail
引導,是教學現場中最基本也細節繁雜一個步驟,今天突如其來的試煉,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有夥伴支援的力量,這是一次相當珍貴的經驗!
Thumbnail
, 新學季即將開始,在這兩學季間,片刻的休息,適時的自我檢視及加油再出發。 加入實人後的改變
Thumbnail
, 新學季即將開始,在這兩學季間,片刻的休息,適時的自我檢視及加油再出發。 加入實人後的改變
Thumbnail
「重新聚焦,再強化」,一直實人老師們一直默默在做的事,讓孩子進入當下的狀態,從前一次的經驗學習,再更進步,但今天,我孩子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重新聚焦,以及不一樣的再強化。
Thumbnail
「重新聚焦,再強化」,一直實人老師們一直默默在做的事,讓孩子進入當下的狀態,從前一次的經驗學習,再更進步,但今天,我孩子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重新聚焦,以及不一樣的再強化。
Thumbnail
前些日子受邀在一個國中裡做了一場講座分享,分享了一些在人生中幾次面對選擇時的迷惘,以及學會的事情。 能夠在人生中每一次需要被幫助的時候,有人用明確而簡單的語言解釋了這些存在。 當意識到所有的迷惘,所有的困擾,相當於快樂,還有美好,都會成為創作或是自己的養分時,每一天就真的會如同創作一般地無比踏實呢。
Thumbnail
前些日子受邀在一個國中裡做了一場講座分享,分享了一些在人生中幾次面對選擇時的迷惘,以及學會的事情。 能夠在人生中每一次需要被幫助的時候,有人用明確而簡單的語言解釋了這些存在。 當意識到所有的迷惘,所有的困擾,相當於快樂,還有美好,都會成為創作或是自己的養分時,每一天就真的會如同創作一般地無比踏實呢。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過去也曾對於一段段無疾而終的感情失落不已,直到現在才知道那些都是我學習課題的必要經歷,而那些曾有短暫緣份的人們,都是來教導我課題的老師,若不是,就反而是我有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我才是來教導他們課題的老師,而我能教的大概就是無條件的愛。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Thumbnail
像風像海水的我,上課前,知道心裡在湧動。做著晨間運動、洗澡,讓自己回穩,但深知對於上課,面對學生,我仍然是浮躁不確定的,仍然會突然發出:我真的有東西可以帶給學生嗎?常常這樣懷疑自己,但也真的沒有太多技術性的方法,像螺絲起子那樣拴緊我那咨意的擾動和想到什麼就丟什麼的言語。 我給自己這學期一個操練,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