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回答25個問題 自我審視職涯現狀
本來想要寫離職判斷的專欄,
但最後不小心寫成一個應用。
我想這就是AI時代奇妙的地方。
講解一下主題,
我有時候覺得求職容易,離職難。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求職成功與否,
取決於其他人的判斷。
而離職成功與否,
取決於自己的判斷。
別人的判斷是別人的責任,
但自己的判斷就是自己的責任了。
(光想想就覺得心情沈重)
能用AI減輕些決策壓力就好了。
▋用ChatGPT設計量表
於是我向ChatGPT (o3)問:
「設計一個離職自我檢測量表,總共25題,每題4分,共100分」
幾秒鐘就做好了。
覺得內容設計的不錯,
應該要做成Google Form,
所以我繼續問:
「想一鍵自動生成為Google Form,請提供Google Apps Script的程式碼」
也是幾秒鐘就好了。
實際拿程式碼跑了一下,
結果失敗了。
(哈哈果然沒那麼順利)
但把錯誤訊息重複貼給ChatGPT。
幾分鐘後就成功了。
和o3的對話連結放留言處。
接著我想,
是不是可以加上這些功能呢?
(1) 低分的項目整理起來傳給ChatGPT分析
(2) 把分數的結果寄給回答者
評估了一下,
以我手刻程式碼的速度,
(文組人,雖然速度不快,
但有些功能已經模組化在我自己的程式庫裡)
加測試大概3~4小時吧。
好像有點麻煩。
▋初體驗Codex
印象中...
ChatGPT中的Codex好像可以讀取程式庫。
最近這功能好像Plus的帳號也可以用了。
雖然這功能已經出現在我的側邊欄許久。
但從沒用過。
結果一開,
天啊...要連接Github,
我這種非理工科的偽工程師,
根本沒在用。
「分支」是什麼意思?
胡亂摸索了一個小時,
大概連通。
接著就開始把我對功能的需求,
反覆打給Codex,
(這樣算vibe coding嗎?)
他就開始寫。
加上手動部署+測試,
不到一個小時就完成了。
真的飛快。
歡迎大家來玩玩看。
(已儲值10美金的API費用,用完為止)

▋成品介紹
《離職自我檢測量表》
用 5 分鐘拆解你的職場幸福指數,一張量表就能捕捉離職警訊!
25 道行為式問題,從薪資到身心健康,精準掃描你的工作現況。
填完立即獲得專屬分數與建議,讓下一步職涯決策有數據、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