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曾被正在求職的朋友問到,要如何在選擇工作時,判斷自己與公司是否契合?
因為對方待過不那麼合拍的單位。雖然薪資待遇符合期望、產業發展也算有前景,但就是有各種原因讓人待不下去,希望之後不會再誤入歧途,但又不確定在面試階段可以做什麼樣的準備。
因此,以下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初步彙整自己的經驗,也與大家分享。
客觀資訊與主觀判斷
以自己的經驗來說,有兩個方向能進行資訊收集與判斷:先是客觀資訊,如:產業生態、公司是否為上市上櫃、財報、薪資結構與福利、組織架構、工作職掌等。
但即使前述條件都令人滿意的情況下,還是有極高的機率遇到不契合的組織,因為我們在選擇一間公司時,其實還會牽涉到個人內在驅力。
像是:公司/部門/團隊文化、團隊/跨團隊的協作與溝通模式、協作對象的複雜度與難度、主管的領導與溝通風格、職位晉升的頻率與速度、職位的目標設定、個人成長與發展空間等等。
然而,為什麼這些是重要的?甚至重要到能夠用來當作判斷自己跟這間公司是否契合呢?
因為這些項目很直接地牽涉到了「我們未來工作的日常會長成什麼模樣?」以及「跟我們所追求、期待的短中期未來是否吻合?」
其實,這一切多半與人有關
以下是各項目的簡要說明:
我最在意的是什麼?
上述這些看起來相當龐雜,但回到自己身上,要問的其實一直都是:「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
要能面面俱到,每項都完全符合期望,這樣的工作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的。在判斷與公司的契合度時,肯定會有符合與不完全符合的面向,這時需要找出自己最在意的 2-3 個項目來聚焦。
而當我們專注在特定項目的資訊收集與判斷時,也別忘了沒被放入關注的項目,有沒有發現致命傷或是關鍵影響,使得我們最後因為某個對於公司的小小發現,而毅然決然放棄加入。
在這裡沒有絕對的公式,也沒有如何做決定一定就比較好,因為每個人在意的事情是不同的,所以這會是個非常個人的選擇與體驗。
此外,也會隨著我們工作經歷的累積,進而產生變化(好比過往曾經追逐的偶像,現在可能不是心頭好)。
以上簡要與大家分享,
如果你有使用過不同的判斷依據,或是建議、好奇或疑問,也歡迎留言。
祝福每個在選擇工作機會的人們,都能找到與自己最契合的團隊。
在此,與你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