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你~難道還需要這麼委屈
上禮拜的諮詢會談,是一場奇特的經驗。這位客戶(以下稱L)已經在兩年前做過一次職涯規劃。但這次他不是為了他的職涯、也不是為了再盤點賺錢技能,而是因為在職場「問茶水間情是何物」──他在公司愛上了他的女同事。截至目前為止,案情撲朔迷離,似乎有些曖昧、又似乎能接受;時而明朗,時而墜入霧裡,對方的一顰一笑對當事人來說,是一道又一道「讓自己陷入希望與痛苦」的精準打擊:L每天的生活情境,差不多就是每天拿著一朵花到公司的陽台,一片片邊撥著花瓣,邊說著「她愛我,她不愛我…」(某方面來說,能身歷這種情境也挺讓人羨慕的)。當處在「喜歡上一個人」這件事時,一般人都會像L,非常在意對方的各種眼神和肢體接觸,在生活或工作場景中尋找每個怦然心動的瞬間,以及去鑽細節解釋各種小線索,來證明這一切到底老天有沒有注定。
在這場歡樂的諮詢過程中,我不斷為對方擬定各種策略。這些策略的出發點,不外乎都是希望L可以誠實面對自己、成為自己,藉由這段因緣來提升自己,讓這段關係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正確」的(相關文章點這裡)。而不是上演紅藥丸橫刀奪愛霸王硬什麼的戲碼。諮詢結束後,我對於如何被人喜歡上,或者人到底要怎麼喜歡上一個人的這些運作機制,產生了好奇探究之心。
其實,被人喜歡上的背後是一場非常細緻又複雜的身體運作機制。真正決定我們會喜歡誰的(或是被誰喜歡),不是我們的頭腦、也不是耍了很多把妹小技巧和追求策略就能達成的。根據人類圖知識,真正決定喜歡上一個人的,是我們的身體意識——這副被稱作「載具」的生物機器,才是這齣愛情悲喜劇的真正導演。我們的頭腦最多只能在旁邊敲邊鼓,別人吃麵我話熱般地耍耍小聰明。
身體才是老大
「只有載具才知道」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你以為是你理智地選擇了喜歡的對象,但其實是你的身體意識在用各種內在的運作,決定了誰能讓它悸動;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的頭腦明明告訴自己「千萬不能喜歡這種人」,但身體卻依然誠實地難耐。
身體擁有一套獨立於頭腦心智外的本能DNA指令,負責指引我們接近某些頻率、遠離另一些場域。說白了,在感情裡,這套機制就是為了基因延續與生存考量。如果頭腦心智硬要插手,結果往往就是進退失據,甚至衍生出各種性功能或親密障礙──因為忽略了那份最原始、最誠實的身體設計。
基因密謀與情緒
我們為什麼會被某個人吸引?答案很簡單也殘酷:因為基因說了算。這種基因驅動的程序無法逃避,它寫在我們的細胞裡,目的是為了繁衍與生存。甚至,這個論點也能延伸解釋為什麼現在滿街都是醫美、到處都是健身房。
特別是那些情緒豐富的人,他們的太陽神經叢(情緒中心)會像海浪一樣起伏不定,從高峰跌入低谷,不斷在希望與痛苦之間擺盪。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戀愛中會像坐雲霄飛車,情緒動能滿滿,旁人看來簡直是那支愛神的箭仍然插在身上。情緒族群(Emotional Being)永遠在變,今天愛得如火如荼,明天又可能陷入低潮,覺得一切都了無生趣。
根部中心在感情中則扮演著「穩定器」的角色,試圖把情緒波動稍微固定住。像39號閘門,常常透過「挑釁」來挑動對方的心,想要測試「你是不是對的人」。這些看似任性的小舉動,其實都是身體在用自己獨特的頻率尋找共鳴者。
不同的吸引力之流(Streams of Attraction)
當我們再深入一點,就會發現,我們在關係中被吸引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愛的吸引力能量流」。等等~先不要急著拿出對方的圖,而是練習用自己的覺察力,去感受一下吸引對方的是什麼頻率。
1.部落性(Ego Sex):
第一種是「部落性」的愛(例如19-49、37-40通道),也就是所謂的「小我(我執)性」。這也是人間最強大的感情結構。這種愛偏向於觸覺和實際需求,比如「你能給我安全感(錢)嗎?」「我們能一起過好日子嗎?」這裡面有很多「交易」成分:我願意服從,因為你提供資源;你願意照顧我,所以我就嫁你了吧。在這條能量流上的愛情,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生活合作,愛與恨都建立在是否「被感謝」的基礎上。
2.個體性(Romantic Sex):
第二種是「個體性」的愛,這就是最具詩意、最浪漫的那一種。它是聽覺性的,強調溝通、情話、歌聲,或者一首只屬於你們倆靈魂伴侶的情歌。這種愛來得像閃電,帶著藝術感與神秘。它有如「脈衝」一樣,來了就猛烈,沒來時就是完全的靜謐,充滿未知和驚喜,沒有絕對的確定性。 有時候這種感情,只有在彼此「更大的我」需要的時候才會啟動。
3.集體性(Kundalini Sex / Experiential Way):
第三種則是「集體性」的愛,或可以叫它「人性經驗」的愛。這是一種純粹以體驗為中心的感情連結方式,總是渴望探索新的感覺和故事。這股能量流驅動著人類不斷去嘗試新的刺激,比如41號閘門的幻想與性慾,36號閘門的危機感,35號閘門的厭倦,全部都推動著人們踏入新的情慾大冒險。這種愛情像一部永不結束的小說,充滿曲折、高潮與低谷。這股吸引力之流,絕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性」的期待與興奮上面。
誰來做決定?
既然身體這麼有主導權,那心智到底在幹嘛?其實,頭腦心智最該做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身體、分享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試圖在感情中創造「愛的孫子兵法」。如果我們太執著於頭腦對慾望的想像,往往會陷入「非自己」狀態,最終迷失在各種不屬於自己的劇本裡。
在你以為戀愛只跟情緒共鳴和甜言蜜語有關時,別忘了你的脾臟中心。這個掌管生存本能的能量中心,會根據人類最原始的覺受,決定是否啟動雙方的連結。脾臟中心在這裡是幕後的「控制塔」,它以非常原始的感知(像是味道、聲音、觸感)來判斷我們與另一個人是否真正「有感」。在一段關係的初期,它會告訴我們是否要繼續投資這段連結;而它的考量,往往不是浪漫的玫瑰或燭光晚餐,而是「這個人能讓我好好活下去嗎?」這麼直面生存本能的問題。
就讓身體來帶路吧
喜歡上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單純的事。它是基因、身體本能、情緒波動、童年印記、化學物質、能量場,還有心理學各種細節的大合唱。從苯乙胺激發的狂熱,到脾臟中心的冷靜篩選,每一步都精密到如同量子電腦的演算。
當我們學會跟著身體的「內在權威」前進,尊重自己的Vibe,不再被外界的Pendulum與「非自己」綁架,才能真正遇見那個與你頻率契合、讓你放鬆又充滿熱情(或自然就有性慾)的人。
所以,下次再陷入愛情,不必急著分析對方有多有錢、身材多好;先問問你的身體,是否對這個人發出一道細微卻真實的「YES」。或許它早就悄悄替你選好了那條最適合的路。因為自古以來,愛情都是身體的專長。真正的喜歡,從來就不是腦袋裡的任何計畫。讓我們給身體多一點理解與信任,也許,那個「對的人」就在轉角處,等著撞上你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