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習慣性地將所有關鍵任務,都交給最能幹的那個員工時,你不是在「賦能」,你是在系統性地製造「平庸」。
身為領導者,當一個緊急又重要的專案出現時,你的第一直覺會是什麼?
我想,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把它交給我最強、最信賴的王牌員工。」
這聽起來是個無懈可擊的決策。它最高效、風險最低,也最能確保成果。然而,我必須提出一個警示:這個看似「最優解」的行為,如果不斷重複,將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從內部摧毀你整個團隊的戰鬥力與未來性。
這篇文章,就是要拆解「能者多勞」這個管理陷阱,以及它如何系統性地,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最終結局。第一層:「英雄陷阱」——一種領導者的「思維惰性」
當我們過度依賴某位「英雄」員工時,我們其實是陷入了一種「思維惰性」。我們放棄了更困難、但更重要的思考:「如何讓整個團隊的平均水平提升?」,而選擇了「讓英雄搞定一切」這條最輕鬆的捷徑。
這個陷阱,會同時對「英雄」和「凡人」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 對於「英雄」員工:
- 精力被榨乾: 他承擔了與薪水不匹配的壓力與工作量,最終陷入職業倦怠。
- 成長被鎖死: 他永遠在用自己「最擅長」的技能,去解決「最緊急」的問題,沒有時間與空間,去學習新的、面向未來的能力。
- 成為組織的瓶頸: 整個團隊的進度,都卡在他一個人身上,他成為了那個「單點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
- 對於其他團隊成員:
- 動機被剝奪: 他們會覺得:「反正重要的事也輪不到我,我只要做好附屬工作就好。」逐漸喪失主動性與責任感。
- 能力被廢黜: 他們永遠沒有機會接觸、練習、甚至搞砸那些高難度的核心任務,因此能力無法成長,最終變得平庸。
- 劣幣驅逐良幣: 最終,有潛力、有企圖心的「良幣」會因為看不到成長空間而離職,留下來的,是安於現狀的「劣幣」,整個團隊的戰力就此瓦解。
第二層:顧問的解方——從「分派任務」到「分配機會」
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領導者必須強迫自己,將思維從「如何最快完成這個任務」,轉換為「如何藉由這個任務,讓最多人獲得成長」。
你需要做的,不是「分派任務」,而是「分配機會」。
- 任務拆解與分級: 將一個複雜的專案,拆解成「高風險、高學習價值的核心模組」與「低風險、標準化的執行模組」。
- 配對指導,而非完全授權: 任命一位「潛力股」員工(而非王牌)作為專案的主要負責人,但同時,指派你的「王牌員工」擔任這個專案的「內部顧問」或「導師」。王牌的任務,從「親自動手」,轉變為「指導、傳承、與品質把關」。
- 建立「安全試錯」的空間: 領導者必須公開向團隊宣告:「這個專案的目標,不僅是完成它,更是要讓[某位成員]的能力,提升到下一個等級。我允許過程中犯錯,我們一起從中學習。」這是在給予新人挑戰的同時,也給予他最重要的「心理安全感」。
結論:領導者的職責,是成為一名「園丁」
一個只會重用王牌的領導者,像是一個只會使用「皇后」的平庸棋手。而一個卓越的領導者,更像一名「園丁」。
園丁的工作,不是只澆灌那棵長得最高、最茂盛的大樹,而是要確保花園裡的每一株植物,都能獲得陽光、水分與土壤,讓整個生態系統,生機勃勃。
現在,請回想一下,你上一次,是把一個困難的任務,交給了你最信任的王常,還是交給了那個,你最想讓他成長的潛力股?
這個選擇,決定了你的團隊,最終會成為一片繁盛的花園,還是一棵孤獨的巨木。
下一步,您可以選擇:
1. 探索我的核心方法論
如果你對我解決所有複雜問題的思考框架感興趣,想了解這背後的「深度洞察、破窗思考、系統設計」的完整邏輯,建議你從我的定錨之作開始。
▶︎ 前往【思維框架、工作方法】
▶︎ 前往【商業模式、實戰經驗】
▶︎ 前往【書籍洞見、案例分析】
2. 了解服務與合作方式
如果你想了解我的專業背景,以及我能為你的企業提供哪些具體的服務方案(如一對一診斷、工作坊、長期顧問等),歡迎前往我的「關於我」與「服務」頁面。 ▶︎ [點此了解我的背景與服務項目]
3. 直接預約初步診斷
如果你正帶著明確的商業挑戰而來,並希望直接與我對話,找出問題的破局點,歡迎預約一次 30 分鐘的免費線上對談。 ▶︎ [點此預約 30 分鐘初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