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這八年,學到最多的不是哪一篇paper怎麼寫,
也不是哪個方法怎麼跑得更快,
而是自己整個人,從底層邏輯到行為模式的蛻變。▋1. 從「好學生」到「研究員」
好學生擅長聽話、交作業、考高分;研究員則要自己定義問題、設計路徑、提出貢獻。
真正的轉變,是從「完成任務」的思維,切換到「創造問題」與「主動思考」的系統。
▋2. 從「想清楚才做」到「做中想清楚」
剛來的時候什麼都想規劃好才開始,結果一事無成。
後來才懂,真正的進展,是靠動手開始、邊做邊改、錯了再修。
很多 insight,是在 commit 第一次以後才長出來的。
▋3. 從「自我懷疑」到「系統信任」
一開始面對陌生領域,常陷入懷疑自己夠不夠格、值不值得被看見。
但八年過後,我學會的是:不是靠信心活下來,而是靠日課與系統。
當你累積起屬於自己的知識系統、產出流程與工作節奏,
你會發現,不自信的自己,也能穩穩地做出好成果。
—
博士不是一張學位,而是一場人的升級過程。
如果你也在這條路上,記得:蛻變不是一次,而是每天悄悄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