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我們都渴望成為那個解決問題的高手、推動專案的領導者,也就是所謂的「高效職能者」。但你是否曾發現,即使努力工作,卻總是事倍功半?問題可能不在於你努力不夠,而在於你是否懂得問「好問題」。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找答案,而不是問問題。但成為一個高效職能者,恰恰相反,提出正確且深刻的問題,往往比急於給出答案更重要。一個「好問題」能像探照燈一樣,穿透表象,直達問題核心,幫助你釐清思緒、洞察機會,甚至引導團隊走向正確的方向。
為什麼「問問題」是高效職能者的核心能力?
1. 釐清需求與目標:避免做白工
許多專案的失敗,往往不是因為執行不力,而是因為一開始就搞錯了方向。當你收到任務時,如果只是埋頭苦幹,卻沒有問清楚背後的「為什麼」和「最終目標」,很可能你的努力會白費。好問題範例:
- 「這個任務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我們希望達成什麼樣的成果?」
- 「這個目標對誰最重要?他們的真正需求是什麼?」
- 「我們為什麼選擇這個方案?還有其他可能性嗎?」
透過這些問題,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任務的本質,避免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無效的努力中。
2. 洞察本質與癥結:找到關鍵解方
當問題浮現時,我們的直覺反應往往是尋找最明顯的解決方案。然而,表象問題的背後,常常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癥結。一個好的問題能幫助你像偵探一樣,層層剝開,找出真正的「病灶」。
好問題範例:
- 「這個問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它只是表面現象嗎?」
-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會導致什麼更嚴重的後果?」
- 「我們過去是如何處理類似問題的?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 「誰是這個問題的關鍵利害關係人?他們的觀點是什麼?」
這些問題能促使你跳脫單一視角,從更廣泛的層面思考,從而找出更根本、更持久的解決方案。
3. 激發創新與突破:跳脫框架思維
高效職能者不僅是解決問題的人,更是創造價值的人。當你面對既有挑戰時,透過提問可以刺激自己和團隊跳脫傳統思維,探索更多創新的可能性。
好問題範例:
- 「如果沒有任何限制,我們會怎麼做?」
- 「如果我們顛倒過來思考,會有什麼不同?」
- 「這個問題可以從哪些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
- 「我們能從其他行業或領域學習到什麼?」
這些「跳脫框架」的問題,能夠幫助你打破既有模式,發現新的機會和解決方案,甚至帶來革命性的創新。
4. 促進溝通與協作:建立共識橋樑
在團隊協作中,誤解和資訊不對稱是常態。高效職能者懂得運用問題來促進溝通,建立共識,確保團隊成員在同一條線上。
好問題範例:
- 「您對這件事的理解是什麼?我擔心我們有不同的預期。」
- 「您認為這個方案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 「我們需要哪些資源或資訊來推進?」
- 「我的想法是否清晰?有沒有我忽略的部分?」
透過提問,你可以確認對方是否理解,也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疑慮,從而減少誤解,提升團隊合作效率。
如何練習成為「好問題」高手?
練習問「好問題」並非一蹴可幾,但只要有意識地練習,你也能成為提問大師:
- 慢下來: 當你準備回答或執行時,先停下來,給自己幾秒鐘思考:「我真的了解了嗎?還有什麼是我沒考慮到的?」
- 帶著目的去問: 每次提問前,想清楚你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釐清、驗證、探索還是激發?
- 多用「為什麼」、「如何」、「什麼是」: 這些詞語能幫助你深入挖掘問題的本質。
- 練習「追問」: 對方回答後,不要馬上結束對話,試著再問「為什麼會這樣?」或「能舉個例子嗎?」,直到你真正理解。
- 觀察學習: 留意你身邊那些高效的領導者或同事,他們是如何提問的?學習他們的模式。
- 從失敗中學習: 當你發現某個問題沒有被問清楚導致了後果,反思下次該如何提問。
「高效職能者」的標籤,並非單純指執行力強,更包含了獨立思考、洞察問題和引導解決方案的能力。而這一切,都始於一個看似簡單卻蘊含深遠力量的行為:問「好問題」。
現在,就開始練習成為一個「問問題」的高手吧!你會發現,你的工作效率和職場影響力將因此產生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