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在快完成時卡住?差一步就停下的秘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每次當你快可以完成一個目標時,你就會開始停下來,做做別的事情,而不是一鼓作氣完成。

我就常常會這樣,例如,
在寫一份報告時,好不容易想到結尾,卻突然決定先去倒杯水。
或是解了一道很難的數學題,在快得出答案時,卻突然停筆,默默刷起手機。
又或是,看一部精彩的電影,快到高潮時,就突然按個暫停上個廁所或伸伸懶腰。
甚至是,當我想做一個賺錢計劃時,花了一週準備,查資料、列清單、分析市場,等全部做完前置作業,下一步就是正式啟動時,突然就沒勁了,想法也淡了,最後放著放著,就不了了之。

我以前一直以為,這代表我不夠努力、不夠堅持,甚至懷疑是不是我「根本沒那麼想要完成」。
但後來我發現,事情好像不是那麼簡單。
raw-image

為什麼我們會在快完成的時候停下來?

我開始去觀察自己這些舉動的模式,也查了很多心理學的資料,慢慢理解到,
原來,這些「在終點前退縮」的行為,其實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大腦在保護我們。

心理學上有幾種常見的解釋,我發現每一種都在我身上意識發生過:

1. 潛意識的自我保護

當你快完成一件事時,內心會浮出一個害怕的聲音:「如果我完成了,結果卻不好怎麼辦?」

為了避免可能的失望、失敗、被否定,大腦會潛意識地讓你停下來。

你以為是你自己「分心」或「懶散」,但其實那是潛意識不想讓你面對結果帶來的情緒波動。

2. 完美主義式拖延

有一種人(像我)常常想做到最好,但這種完美主義,反而讓我們在最關鍵的時候卡住。

因為:「如果我一直沒完成,就可以保有一種——『我還有機會做得更好』的幻想。」

但一旦做完了,成果定型了,現實擺在眼前,就再也不能逃避了。

所以完美主義者,常常拖延的不是開始,而是結尾。

3. 目標完成焦慮

有時候,快要完成時會焦慮,不是因為害怕失敗,而是因為:完成了,那接下來呢?

我們好像會突然空掉,對「下一步」沒有答案,也不確定完成目標後,會不會真的快樂。

這種不確定感也會讓人下意識拖延,因為「未完成的狀態」,有時反而讓人覺得比較安全。


我們該怎麼做?陪自己跨越最後那一步

知道背後的心理原因後,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怎麼陪伴自己,走完最後一哩路。
我查到這些方式可能可以幫助自己,也分享給大家。

✔️ 拆解目標,設定「中繼站」

如果整個目標讓你感到壓力大,不妨把它拆成小步驟,

像設定一個個「中繼站」,讓你不會只盯著終點,而是每走到一個點都可以停下來休息、慶祝。

✔️ 練習允許「不完美的完成」

你不需要等到一切都完美無缺,才能說「我完成了」。

試著先讓成果成形,再慢慢優化,不要被完美主義的壓力拖垮。

✔️ 在停下來的當下,問自己

「我是在休息,還是在逃避?」
「我是真的沒動力,還是其實有點怕自己成功了?」

給自己一點空間,不用立刻給答案,但讓自己開始有意識地觀察這個情緒。

✔️ 接受不確定,並相信自己的能力

沒有人能保證結果一定完美,但你能保證的是:你願意嘗試,願意學習,願意繼續。

完成後的未知,不用恐懼,因為那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你不是不夠努力,只是太想保護自己

知道這些之後,我對自己多了很多理解。

原來我不是做不到,我只是太敏感,太害怕結果,太怕失望,也太習慣懷疑自己。

但我也知道,如果每次都在最後一刻踩煞車,我就永遠無法真正看見「完成」的樣子。

所以我現在正在練習兩件事:

  1. 允許結果不完美,也值得被完成
  2. 在想放棄時,提醒自己:這只是大腦在怕,不代表我真的做不到

如果你也跟我有相似的感受,那你其實並不孤單

很多人都在面對這種「快完成卻想逃避」的心理挑戰,

我自己也是,每次感覺自己快到終點,心裡就像被拉扯一般,想停下來喘息又怕放棄。

但慢慢地,我學會給自己更多寬容,學會理解那不是懶惰,而是成長路上的必經反應。

只要願意多一步,就比昨天更靠近完成。

我想,你也一定有很多已經做得很棒的地方,只是自己沒發現。

下次當你又在快完成前,突然想停下來,不妨問問自己:

「我是在休息,還是在逃避?」
「我是真的沒動力,還是其實有點怕自己成功了?」

不管答案是什麼,都沒關係。

只要你願意一次一次往前一點點,就已經比昨天更靠近完成了。

願你也能陪伴自己,慢慢走完那段最難跨越的路,

在最後一哩路,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和力量。

歡迎到我的 IG / Threads 留言、追蹤、按個 ❤️,也可以到我的小宇宙入口逛逛!

願我們都能成為,自己最溫柔的守護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宅小姐的生活筆記
12會員
49內容數
歡迎來到宅小姐的生活筆記。 這裡記錄著,一個普通女孩努力生活的小小軌跡。 從副業探索到理財筆記,從宅系日常到自我成長。 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冒險,只是想把每一個想變更好的心情,慢慢收進口袋。 如果你也在路上,我們一起慢慢走吧~
2025/08/01
今天看到一句話,它寫著:「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一下就戳中我。你有沒有過那種感覺?長大以後,常常莫名其妙很渴望某些東西—— 一份被肯定的感覺、一次被照顧的經驗、或只是一個能讓你放心依賴的肩膀。 然後才驚覺:啊,原來那些,都是小時候沒好好擁有過的東西。
Thumbnail
2025/08/01
今天看到一句話,它寫著:「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一下就戳中我。你有沒有過那種感覺?長大以後,常常莫名其妙很渴望某些東西—— 一份被肯定的感覺、一次被照顧的經驗、或只是一個能讓你放心依賴的肩膀。 然後才驚覺:啊,原來那些,都是小時候沒好好擁有過的東西。
Thumbnail
2025/07/25
這樣的關係你曾經感受過嗎? 「我喜歡你,不是因為我缺,而是因為我想。」 「在你身邊,我不用演,不用猜,不用怕。」 「我相信,就算我們吵架,也不會走散。」 不是轟轟烈烈,也不是患得患失,而是——一種穩穩的安心感。 如果你曾遇過這樣的人,也許你見過「安全型依戀」的樣子。
Thumbnail
2025/07/25
這樣的關係你曾經感受過嗎? 「我喜歡你,不是因為我缺,而是因為我想。」 「在你身邊,我不用演,不用猜,不用怕。」 「我相信,就算我們吵架,也不會走散。」 不是轟轟烈烈,也不是患得患失,而是——一種穩穩的安心感。 如果你曾遇過這樣的人,也許你見過「安全型依戀」的樣子。
Thumbnail
2025/07/18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我明明好想你,可是你一靠近,我又想逃。」 「是不是我太黏了?可是你冷淡時,我就開始懷疑自己。」 「我常常在想,你到底還愛不愛我……」 一邊想被理解、一邊又怕太多情; 一邊想依賴對方,一邊又討厭自己怎麼這麼依賴。 如果你總是在關係中反覆掙扎,也許你內心住著一個混合型人格的小孩
Thumbnail
2025/07/18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我明明好想你,可是你一靠近,我又想逃。」 「是不是我太黏了?可是你冷淡時,我就開始懷疑自己。」 「我常常在想,你到底還愛不愛我……」 一邊想被理解、一邊又怕太多情; 一邊想依賴對方,一邊又討厭自己怎麼這麼依賴。 如果你總是在關係中反覆掙扎,也許你內心住著一個混合型人格的小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在遇到需要執行的事情,例如規劃任務、決定行程的時候直接動手進行,直接動手不能說錯,但是會容易失去方向,只知道要做這件事,但是如果不知道為何而做,或如何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這就有賴於不停地提問,先把問題列出來,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完成任務,不論是問自己或問屬下,把所提的問題都能回答出來,才能在一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在遇到需要執行的事情,例如規劃任務、決定行程的時候直接動手進行,直接動手不能說錯,但是會容易失去方向,只知道要做這件事,但是如果不知道為何而做,或如何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這就有賴於不停地提問,先把問題列出來,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完成任務,不論是問自己或問屬下,把所提的問題都能回答出來,才能在一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剛剛跳脫的原因為何
Thumbnail
剛剛跳脫的原因為何
Thumbnail
面對「局部細節」過多遇上難題就膽怯了,但想要實踐心中構想與願景,還是提筆摸索前進。
Thumbnail
面對「局部細節」過多遇上難題就膽怯了,但想要實踐心中構想與願景,還是提筆摸索前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