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三週的心得與反思:我開始相信自己是有經驗的 DA 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加入新公司擔任 DA,這三個禮拜下來,看到不少以前沒接觸過的東西,也產生一些新的想法。想趁現在記錄一下自己的心得,當作給未來的自己看的小備忘。

第一個感觸是,這次真的感覺自己是「有經驗的 DA」了。還記得之前剛進 Arc & Codementor 的時候,其實 DA 的經驗還不算多,所以花了不少時間在理解公司在幹嘛、資料長什麼樣子、該怎麼做出有價值的分析。

但這次加入新公司,感覺很不一樣。雖然還是得花時間去理解新的 business context,但我很快就能看出自己在哪些地方能貢獻,跟 stakeholder 討論完沒多久就動手開始做。才兩三週就已經完成一個小專案,對比起以前剛到職時的摸索期,這次的節奏真的快很多,也讓我更確定現在的我是能馬上進場幫忙解題的人。


📊 資料量級不同,工作方式也大不同

Arc & Codementor 的商業模式偏 2B,客戶量相對沒那麼多,所以我們那時候是用全量方式更新 table:每天重跑一次 SQL,把整張表重新整理一次。雖然這種方式會吃一點效能,但資料量小的情況下也還能接受。

但現在這間公司是做 2C 的,資料量直接放大十倍甚至到百倍。全量更新根本撐不住,所以現在都是用 incremental 的方式:每次只處理特定時間區間的資料,然後針對重複值判斷要怎麼去重寫、怎麼避免遺漏。這對我來說是新的挑戰,尤其是在建 pipeline 的時候要考慮的細節更多,最近也因為這樣卡了一些 bug,但也學到不少。


🤝 團隊規模變大,協作挑戰也不一樣

以前在 Arc & Codementor 時,DA 團隊人數最多三個,資訊流通基本上就是聊個天就搞定。但現在這邊 DA 整體人數可能超過十位,彼此的分工也更細,資訊交流的成本自然就高很多。

我比較幸運的是,目前負責的是一個比較小的產品線,團隊就兩個人,還是可以維持以前那種資訊比較透明、討論比較順的模式。但也讓我意識到,如果未來接手更大規模的產品,光是要讓大家對齊資訊、建立共同語言,可能就會是一件要花力氣優化的事情。


✍️ 為什麼我開始記錄這些事

會寫這篇,其實是前幾天看到同事分享一篇關於產品遊戲化的文章,讓我突然想到以前當 PM 的時候也常寫文章記錄學習歷程。翻回去看那些舊文章的時候,有種「啊,我真的長大了」的感覺。以前寫的那些「我覺得應該要做到的工作方式」,像是定期回報、依對象調整溝通方式等等,現在已經變成我工作中的自然習慣了。

所以這篇文章,其實也是寫給未來的自己看的。希望以後回來看的時候,會覺得現在的我還有很多地方很菜,但也正因為這樣,代表我又成長了一點點。


🧠 「傻瓜指數」與對自己的期許

最後想分享我回顧自己發文時看到的一個觀念,叫做「傻瓜指數」。它的意思是:你覺得多久以前的自己很傻?如果你覺得「上個月的我真傻」,那也許代表你最近進步很多。

希望未來的我回來看這篇文章時,也能這樣想吧。

參考文章:


如果對於我的其他文章有興趣,歡迎前往 Data Analyst 的學習筆記 觀看更多文章~也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分享你的心得!

文章推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ta Analyst 的學習筆記
21會員
24內容數
多年經驗的數據分析師,透過部落格記錄職場心得以及生活所學 主要會分享以下三類型的主題 1. 職場心得:包含數據分析師的工作經驗以及職場所學 2. 觀影心得:會分享我從電影、影集以及動畫中所學習到的內容 3. 生活雜談:其他不在上述兩類的內容
2025/05/05
透過切換技能樹,我成功維持學習曲線的高效成長。本篇分享如何透過專案導向學習與 AI 工具,提升新技能的學習效率。
Thumbnail
2025/05/05
透過切換技能樹,我成功維持學習曲線的高效成長。本篇分享如何透過專案導向學習與 AI 工具,提升新技能的學習效率。
Thumbnail
2025/04/28
因公司裁員而重返求職市場後,我發現好的 Data Analyst 工作不太好找。考量未來發展與職涯彈性,我開始思考轉職軟體工程師的可能性。雖然短期內薪資下降約四分之一,但評估後認為,這是對長期職涯規劃的重要投資。本文分享從裁員到轉職的思考過程,以及如何理性評估降薪與未來機會。
Thumbnail
2025/04/28
因公司裁員而重返求職市場後,我發現好的 Data Analyst 工作不太好找。考量未來發展與職涯彈性,我開始思考轉職軟體工程師的可能性。雖然短期內薪資下降約四分之一,但評估後認為,這是對長期職涯規劃的重要投資。本文分享從裁員到轉職的思考過程,以及如何理性評估降薪與未來機會。
Thumbnail
2025/04/13
在 AI 浪潮下,Data Analyst 的職場競爭更加激烈。身為擁有多元背景的我,卻發現這樣的優勢在求職市場中反而變成了劣勢。直到我從《納瓦爾寶典》中理解到「特定知識」的價值,才明白多元能力如何成為無法被取代的利器。這篇文章將分享我的職涯反思與轉念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在 AI 浪潮下,Data Analyst 的職場競爭更加激烈。身為擁有多元背景的我,卻發現這樣的優勢在求職市場中反而變成了劣勢。直到我從《納瓦爾寶典》中理解到「特定知識」的價值,才明白多元能力如何成為無法被取代的利器。這篇文章將分享我的職涯反思與轉念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一週! 第一週實習生活結束啦,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機會與挑戰,像是我這一週協助 HRBP 進行履歷撈選,下一週也要開始跟著企業面試求職者的流程,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像是教育訓練、實習生計畫的內容在運作,這次的暑期實習應該會是一個很豐富的體驗!之後再詳細跟大家介紹我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一週! 第一週實習生活結束啦,過程中獲得了很多機會與挑戰,像是我這一週協助 HRBP 進行履歷撈選,下一週也要開始跟著企業面試求職者的流程,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像是教育訓練、實習生計畫的內容在運作,這次的暑期實習應該會是一個很豐富的體驗!之後再詳細跟大家介紹我的工作內容。
Thumbnail
在電商行銷部三年,薪水漲幅無感、加班沒加班費,讓我心灰意冷。正當打算離職時,工程部主管邀我轉職工程部。憑藉GA追蹤和處理bug的經驗,我順利轉職。從模仿文件開始,學習資料架構和SQL,不用寫程式但薪水和成長性更高。這次轉職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工作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Thumbnail
在電商行銷部三年,薪水漲幅無感、加班沒加班費,讓我心灰意冷。正當打算離職時,工程部主管邀我轉職工程部。憑藉GA追蹤和處理bug的經驗,我順利轉職。從模仿文件開始,學習資料架構和SQL,不用寫程式但薪水和成長性更高。這次轉職讓我看到更多可能性,工作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Thumbnail
久違的寫作!   中間經歷換了新工作,然後放了自己幾天假,目前在新公司努力適應中。   還記得第一天到職時,緊張的不是自己而是前公司的同事們。 「Joan,一切順利嗎?」 「Joan,還可以嗎?」 「Joan,有沒有哪裡不習慣?」 很感謝我的前同事們,對我的關心。   適應,不是
Thumbnail
久違的寫作!   中間經歷換了新工作,然後放了自己幾天假,目前在新公司努力適應中。   還記得第一天到職時,緊張的不是自己而是前公司的同事們。 「Joan,一切順利嗎?」 「Joan,還可以嗎?」 「Joan,有沒有哪裡不習慣?」 很感謝我的前同事們,對我的關心。   適應,不是
Thumbnail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Thumbnail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這東西應該是帳號初期第一篇出現的東西才是 但有些東西不吐不快 所以獻給了職場抱怨 之後可能也想朝分享職場瑣碎事為主題吧 畢竟我從大學實習含當兵到現在換了至少有......八份工作吧? 在傳統觀念上我鐵定是個不忠的員工 但嚴格說起來 我是藉由換工作來加薪水 一間公司待一段時間後 感受一下那個職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開公司的心得和理由,其中包含了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和自己創業的過程,對於想成為老闆的人提供了一些參考和啟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開公司的心得和理由,其中包含了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和自己創業的過程,對於想成為老闆的人提供了一些參考和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