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記錄會幕建造的正式開始。工匠們在神的靈感動下,按著神的指示開始製作帳幕及其構件。本章並強調百姓甘心奉獻過多,以至摩西下令停止收取。這段記述不僅展現事奉的實際行動,也彰顯出屬神百姓對神工作的熱忱與整體配合。以下分兩段探討本章屬靈意義。 一、神感動之人投入事奉(出36:1–7) 開頭再次強調比撒列與亞何利亞伯及一切被神賜智慧、有才能的工匠,都是因「耶和華使他們心裡有智慧」而參與製造會幕之工(v.1–2)。摩西招聚這些人開始動工,百姓則持續將禮物送來,直到供應過多:
「百姓天天早晨還把甘心獻的禮物拿來。」(v.3)「摩西傳命,他們便在全營中宣告說:‘無論男女,不必再為聖所拿甚麼禮物來。’」(v.6)
這段經文呈現出幾個重要的屬靈原則:事奉是神所感動與裝備的結果:人不是憑天然技能,而是憑神所賜的智慧與感動投入聖工。信徒對神家的需要有極高敏感度與奉獻熱忱,且主動、甘心、不需強迫。當奉獻超過實際需要時,領袖懂得適時節制與誠實處理,顯出事奉的純正與信實。這提醒我們今日在教會中:神的工需要神的方式與神所感動的人參與;信徒對事奉的支持,若出於甘心與敬畏,神必要成全且使之豐足;而事奉者亦當具備忠心與節制,信實管理主所託付的。 二、帳幕的建造與次序(出36:8–38) 本段詳細記錄帳幕本體的建造,包括: 十幅細麻與藍紫朱紅線繡基路伯的幔子;(v.8–13);山羊毛的幔子(v.14–18); 染紅公羊皮與海狗皮為頂蓋(v.19);造板與閂,為帳幕骨架(v.20–34);幔子與帘子,分隔至聖所與聖所,並為會幕入口設帘(v.35–38)。所有尺寸、材質與細節,皆按神在前文所啟示的指示進行,毫無偏差。 屬靈意義與反思如下:神的居所建造並非隨意,而是有秩序、有設計、有分別;幔子與帘子的設立強調神的聖潔與不可輕慢——人若未被遮蓋,不能進入至聖;帳幕材料與工藝彰顯神配受最尊貴的敬拜與事奉——不是將就,而是獻上最好的。
這教導我們:事奉神的準則不是憑感覺,而是照著祂的啟示與次序行事;在敬拜與事奉中,分別為聖與對神同在的敬畏,仍是不可妥協的核心原則;教會生活也應如此——不在於形式的華麗,而在於是否按神的心意建造屬靈的家。 《出埃及記》第三十六章是從神啟示到人行動的具體落實。當神的百姓領受啟示,甘心奉獻、同心建造,整體敬拜就不再停留於理論與理念,而成為有形、有次序的見證。 全章顯明:神親自感動與裝備事奉的人;百姓出於愛與敬畏的奉獻,超過所需; 所有工序皆遵神指示,有條不紊地完成;這是屬靈敬拜的寫照——出於啟示、根植敬畏、流露行動、導向榮耀。
願我們在今日教會的事奉中,也能看見這樣的景象:人人按恩賜配搭,領袖按真理指導,信徒甘心奉獻,一切照神旨意進行,成為榮耀主的屬靈會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