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都聽過一句話:「身體是借住的房子,你怎麼對待它它就怎麼回應你。」

這些年來我深深明白這句話的重量。
從媽媽確診乳癌到康復,再到自己因體質反覆開刀,我們都曾和病痛擦身而過,甚至正面交手。然而,這一路走來,讓我越來越清楚一件事——我不怕病,也不怕開刀,我只是想要好好活著,健康、自在、平安地活著。 最近看到沈玉琳的新聞
沈玉琳確診血癌!送醫多器官衰竭 醫:白血球數量飆到10幾萬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3010463?from=ettoday_app他57歲,事業忙碌,曾經是節目裡最愛搞笑的那個人,卻在某天傳出身體嚴重警訊一度懷疑是猛爆性肝炎,甚至出現腦水腫、腹積水,現在插著引流管治療中。旁人震驚,老友潘若迪也忍不住難過說:「拚錢,賺不到命。」
這句話真的讓人醒悟。
我們總以為拚一拚沒關係,總以為還年輕、還有本錢,但身體從來不會因為你努力,就給你打折。它只是默默地記下每一場熬夜、每一次忽略的疼痛、每一口來不及喝的水。等到它開口抗議的那天,也許你連反應的力氣都沒有了。

我的媽媽大約七、八年前罹患乳癌,歷經手術、治療、休養,那段時間我全程陪伴,每一次回診我都請假,因為我知道:身體的痛苦,不該是一個人去承擔的
。她勇敢地撐過來了,去年終於把人工血管拆除
,代表她已經康復,穩定健康。
而在媽媽確診之前,其實我自己也斷斷續續開過三次刀,是胸部長了纖維瘤,相信現在女性不少人都有此一症狀,但我倒是不會太害怕,在很久以前不少格友都有聽我分享過,就不在從複描述,對這軀體的狀態我一向會先平靜的淡然面對,每次開刀都帶著面膜去醫院,「手術前也要敷個臉,美美的進開刀房」——我是真的這樣做的。🤣
有人笑我不怕死,我只是笑著說:「怕也沒用啊,該處理還是要處理,那就好好愛自己一點,面對就好。」
那時候媽媽聽到我也即將開刀,其實是她手術後我才告訴她的。她驚訝問我:「妳怎麼沒早說?」
我說:「因為我不怕,也不覺得有什麼啊,不想讓妳多擔心。」
這大概就是我們母女的日常——互相心疼、彼此撐著走過。現在,我的良性腫瘤也已經三年多平安無事,而媽媽也安穩自在地生活著,這一切,我心懷感謝。
---
也正因為這些經歷,我想說的話,跟潘若迪一樣:
養生不是老人的專利,而是聰明人的選擇。
身體不是等老了才要疼惜,不是等病了才要重視。那些熬夜加班、三餐亂吃(偶爾要嘴饞解饞吃些垃圾食物也別頻率太過)、不運動不休息的日子,雖然過得充實,但也在悄悄耗損我們生命的光。
我們不需要把自己逼到燃燒殆盡,才懂得該休息。人生不是一場拼死拚命的比賽,而是一場懂得疼惜自己的長跑。
---
我不是來說教的,只是想把這段親身經歷,以及沈玉琳的事件當作一面鏡子,提醒大家:
🔸健康,是我們真正的資本。
🔸愛自己,不是嘴上說說,而是身體裡的每一次溫柔回應。
🔸請記得,人生的意義,不只是賺多少錢、完成多少事,更是在於你是否還有力氣好好笑,好好愛人,好好活著。
---
💬最後,我想把這句話留給看到這裡的你:
「我們都只是暫住在這副身體裡,那就好好疼惜它,別讓它太早支離破碎。」
願你平安、健康,也願我們學會好好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