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換線|如性法師課程《二諦、四諦、三皈依》(第9講)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筆記

「我執」分為兩種

  1. 執著我是獨立自主實有的,簡稱「執著我是實有的」
  2. 執著我有自性

應成派認為:前者是粗分的我執;後者是細分的我執,也是輪迴的根本。下部的宗義師將「境有自性」當成真相,所以他們不認為執著境有自性的認知是煩惱,更不認為這是輪迴的根本;然而應成派卻主張:光是了解「不觀待蘊體的我(能掌控身心的我)不存在」,並不足以斷除煩惱,因為即使能了解蘊體上有個「假有的我」,但只要認定在其施設處上有個「實有的我」——有個我能在不觀待唯由分別假立的情況下就存在於境上(我有自性),依舊會產生非理作意,進而引生煩惱。

總之,一旦認定「我是獨立自主的」,不論是執著我不觀待蘊體,或是執著我不觀待分別假立,都會引生煩惱。為什麼?當我們認定境是獨立自主的,就會認為境的形成不需要觀待他者,如此一來,在對境時我們就會認為「它原本就是那個樣子」。換言之,如果那個境是悅意境,它就是絕對的好;若是不悅意境,它就是絕對的壞。

只要執著境是獨立自主的,後續就會產生非理作意,進而生起煩惱;一旦生起煩惱,痛苦就會隨之而來,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由此可知,我們之所以會苦,不是境造成的,而是心中的貪瞋導致的;為何會有貪瞋?因為有非理作意;為何會非理作意?因為我們認為「境可以在不觀待他者的情況下獨立自主而成」,換句話說,我們認為境是絕對的,而不是相對的。綜上所述,為什麼應成派主張「我執(執著境有自性的認知)是輪迴的根本」?因為苦來自煩惱,而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我執,所以我執是輪迴的根本。


以《入行論》第八品介紹「自他相換教授」

我應除他苦,苦故如自苦;我當饒益他,有情故如身。

自宗提出兩個想法。

第一個想法:「他人的苦,我應該設法滅除,因為是苦,例如:自身的苦。」意思是:只要是苦,我都應該設法滅除;確實,若以「自身的苦」為例——只要是苦,我們都會想盡辦法滅除。這個想法聽起來很合理;但如果討論的是「他人的苦」,可能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第二個想法:「我應該設法成辦他人的快樂,因為對方是有情,例如:我們會成辦自己身體的快樂。」這是從偈頌字面的意思來解釋。但這段話真正想要表達的是:「其他有情,我應該成辦他的快樂,因為對方是有情,例如:我的身體。」自宗想要說明的是這個公式。

第91個偈頌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描述:「如同我的身體有頭、手、腳等各個部位,雖然看似別別無關,但因為我們認為那些部位都是『我的』,進而生起『這是我的身體』的想法,並且設法保護它。」相同的思惟理路,只要是有情,我們就應該成辦他的快樂,因為只要是有情就是「我的有情」——自宗想要闡釋的是這個觀念。


心得

這一講的前半段主要是複習上堂課的內容,後半段則以《入行論》第八品為主,介紹「自他相換」的教授。生起菩提心的教授分為「七因果教授」與「自他相換教授」兩種。對於非佛教徒而言,「自他相換」教授會更偏向理路建立,較容易產生共鳴。

有趣的是,「空正見」與「菩提心」可說是兩個不同角度:

  • 「空正見」的觀點是:「設若無有我,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不執我我所」。
  • 「菩提心」的觀點則反過來:當一者將另一者安立為「我的」之後,就會想要加以保護並處理對方的苦樂問題。

把「母親珍愛孩子」的例子放在心上,再對照自宗的想法:「相同的,雖然有情的數量無邊,他們想追求的快樂、想避免的痛苦也難以計數,但如果能將他們都視為『我的』,進而生起『這些是我的有情』的想法,就會想要加以保護,如此便會想要處理他人的苦樂問題。」

這似乎可以說是一種運用「我愛執」來削弱自身的善巧方便,並進一步延伸出「代眾生受苦」的理念。也因此,需要與「空正見」結合。理論上不難理解,但實踐起來卻極具挑戰。

此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如《悲劇哲學家尼采》中提到:「尼采指出基督教是弱者的避難所,由基督教的信仰所產生的一套道德律,則為弱者的護身符。」從社會層面反思,佛教是否也可能出現類似問題?「慈悲沒有敵人」的理念,是否有可能是一種「弱者哲學」?

2025.07.26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36會員
620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因為融入了Thay的佛法心理學,感覺我把神聖契約兩階課程(自我覺察原型課+靈魂藍圖解讀課)從2D變成了3D~4D一樣。發展出很多很多的排列可能以及解讀方式。 昨天一個學員以他目前的學習傳承做了關係排列。 學員自己是GUIDE,其他系統分別是Virgin和Angel。我,我,我,是Mediator
Thumbnail
因為融入了Thay的佛法心理學,感覺我把神聖契約兩階課程(自我覺察原型課+靈魂藍圖解讀課)從2D變成了3D~4D一樣。發展出很多很多的排列可能以及解讀方式。 昨天一個學員以他目前的學習傳承做了關係排列。 學員自己是GUIDE,其他系統分別是Virgin和Angel。我,我,我,是Mediator
Thumbnail
第一部 來自交換的「力」|第四章 交換模式D與力|9、佛陀
Thumbnail
第一部 來自交換的「力」|第四章 交換模式D與力|9、佛陀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Thumbnail
說「諸法無我」,沒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或具有主宰性的「我」在生死輪迴,然而在善惡業報的因果不昧當中,不免隱藏著有一個相續且同一性的我在受果報的問題,這是否與「無我」說相違?
Thumbnail
結論說在開頭: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體系,只要是打從內心深處贊同的,你是經由獨立思考、自主意識,並打從心裡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最適合自己的,那就足夠了。那麼你接受的修練體系就是適合你的,任何宗教都沒有高低貴賤以及上下階級之分。
Thumbnail
結論說在開頭: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體系,只要是打從內心深處贊同的,你是經由獨立思考、自主意識,並打從心裡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最適合自己的,那就足夠了。那麼你接受的修練體系就是適合你的,任何宗教都沒有高低貴賤以及上下階級之分。
Thumbnail
雙生的靈魂契約是什麼呢? 大多數的雙生還是容易將雙生靈魂看成"你"跟"我",但靈魂的本質其實是"你"跟"另一個你",因此這是與「自己」的約定,是與自己並肩作戰的隊友。
Thumbnail
雙生的靈魂契約是什麼呢? 大多數的雙生還是容易將雙生靈魂看成"你"跟"我",但靈魂的本質其實是"你"跟"另一個你",因此這是與「自己」的約定,是與自己並肩作戰的隊友。
Thumbnail
無神論與玄學論的人生觀點差異 是對自我心靈的解讀及行徑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歷程 仙神佛的玄學影響人生心態 除了心靈寄託的基本成因 更積極正向是有益於心靈的培養 效法仙神佛的無懼神聖精神 更有能量積極的面對實現人生價值 鬼魔的玄學效應 則是警惕心不生恐懼怨懟貪婪心 讓心靈能更
Thumbnail
無神論與玄學論的人生觀點差異 是對自我心靈的解讀及行徑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歷程 仙神佛的玄學影響人生心態 除了心靈寄託的基本成因 更積極正向是有益於心靈的培養 效法仙神佛的無懼神聖精神 更有能量積極的面對實現人生價值 鬼魔的玄學效應 則是警惕心不生恐懼怨懟貪婪心 讓心靈能更
Thumbnail
當宗教崩毀時,我們何去何從? 上帝是否真的已死?
Thumbnail
當宗教崩毀時,我們何去何從? 上帝是否真的已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