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創造出的升學選拔體制的烏托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和AI聊出一篇台灣教育的科幻小說

日文系畢業的我,

應該是最早恐懼生成式AI的人之一。

(甚至可能比軟體工程師們還早!)

有次作為系友回去和年輕學弟妹交流時,

也感受新世代比我們那時比,有更多迷惘。

但我細想,

何止日文系,

大學各科系,

乃至國中、高中整個升學體制。

都會因為ChatGPT,

在不久的將來有瓦解的危機。

我把我對考試制度、能力觀等的擔憂,

告訴了ChatGPT,

他給我很多超乎想像的回答。

因為回答都太離奇了,

我乾脆請他改寫成以下的科幻小說。

<以下為ChatGPT生成內容>

▋一、黎明前的躁動

2035 年 6 月,台北晨光依舊沿著 101 鋼骨攀升,卻照不進剛睡醒的人群心中那條仍在癢動的舊傷疤。

——那幾年的社會衝突相當激烈。自 2027 年教育部宣布「核心知識壓縮、導入 AI 協作評量」起,直到 2030 年正式上路,仁愛路幾乎每週都有示威。補教名師站在宣傳車高吼:「別讓台灣孩子成為 AI 的實驗品!」,學生團體則揮舞布條反擊:「讓死背公式的日子到此為止!」。網路論壇上,老師與工程師隔著螢幕互噴:前者憂心失業,後者質疑教育停滯。媒體輪播考生家長的淚水與補習班倒閉的鐵門——鏡頭下的鏽蝕,比任何 GDP 數字都刺眼。

最失控的一晚是 2029 年 8 月 15 日,史稱「815 黑客事件」。一群自稱「知識守門人」的駭客入侵教育部雲端伺服器,試圖將所有開放式題目改回單選,並同步外洩十萬份教師評量紀錄。社群平台瞬間洗版:有人怒吼 AI 評分不公,有人痛斥駭客挾持改革。政府緊急將教育部及考評系統的雲端伺服器對外斷線三小時,史稱「教育網路宵禁」——雖未影響全台商用網路,但教育平台與學習資源全面離線。翌日,立法院前站滿兩條對立人牆,一邊高呼「停止 AI 化」,另一邊回應「讓老師決定分數」。經此一役,社會終於認清:改革已無退路,只剩「如何走下去」。

▋二、主角與夥伴

​在這些記憶的餘燼裡,16 歲的林涵靜坐在台北市立南港實驗中學的個人工作站前。深棕瀏海遮住眉梢,右耳掛著淡金骨傳導耳機,連線到她的 AI 夥伴「智思」。

​智思源自開源大型語言模型「Formosa GPT 4.5」,經學校加裝「倫理沙盒」與「來源評分」插件後,保留了頑皮好奇心——在合規框架內仍愛吐槽。

​「早安,小涵。今天能別把我當外掛腦嗎?」

​「放心,考官在看,要是我把你當答案機器,我倆都要扣分。」

​父親林建國夜班結束後常笑說:「我和你媽那一代靠背書拿學位,我現在又靠加班換薪水;你們這一代,得學會和 AI 講道理。」母親王淑梅是仁愛國小資深自然科老師,改革初期整夜翻新指引,把傳統實驗改寫成「資料驅動探究」。她告訴女兒:「我不是怕被 AI 取代,我是怕取代我的人不懂教育。」

▋三、今天的考試

​期末考如約而至——一份長達 5,000 字的跨域情境:「為 2040 年台灣制定整合能源與勞動政策,並提出三套兼顧公平正義的路徑。」螢幕即時展開可視化資訊:核電退場數據、離岸風場投資損益、工會工時統計與碳排放上限模擬。系統將考試分三段:問題定義 30%、AI 協作 40%、價值辯論 30%。

「智思,列出 2024–2034 年非洲豬瘟對再生能源設備鋼材供應的間接影響。」

「題目跳 Tone,是想從供應鏈韌性切能源吧?妳真壞。」智思調侃完,仍秒回四筆期刊並標示信賴度。

小涵嘴角上揚。她知道評分官要看她如何挖冷門變數、辨識引文可信度,並在經濟繁榮與生態永續間提出清晰的價值論證。

​▋四、考場外的世界

​走廊盡頭矗立教育部「三階段評分流程」看板:

​AI 初閱—— 3 秒內比對三十萬份文本,標示邏輯突兀、引用爭議及潛在抄襲。

​同儕互評—— 隨機匹配 5 位考生互評敘事合理性,提出反駁與建議。

​教師複核—— 抽樣 10% 作品由資深教師與外部專家複審,並處理申訴。

​這流程把人力成本壓進作文時代的 20%,卻能多維度評估真實能力。也是 2028 年「教師抗議潮」導火線——老師擔心淪為「末端把關者」。三年試點後,數據證明教師裁判角色無可替代,爭議逐漸和緩。

▋五、城市記憶與未來

​下午三點,小涵交卷,走上天橋。車流如昔,人流卻安靜。她想起 2028 年街頭辯論——一邊西裝筆挺的補教大亨,一邊手持平板的學生志工。那時她才十歲,被父母牽著看直播;如今,她站在改革完成的城市裡,握著更新後的選拔制度。

​遠處電視牆播報:「首屆 AI 協作測驗畢業生,大學新生註冊率攀升 2%,企業提前入校搶才。」主播語速再快,也壓不住字裡行間的期待。

​「智思,未來有可能完全不需要考試嗎?」

​「若社會能信任作品集與長期觀察,不再用分數壓縮多樣性,或許。但那得依賴更成熟的公民素養與治理結構。」

​「聽起來離我畢業還有點遠。」

​「但至少方向對了。」

​夕陽拉長她與 101 大樓的影子。她意識到,自己與城市一樣,在震盪與妥協中才長成此刻的形狀。這形狀未必完美,但足以承載未來。

​▋六、後記:未竟之路

​教育改革沒有終點。2040 年的年輕人或許會笑 2035 年的考試仍太保守,如同 2035 年的人笑過去死背題。唯一不變的,是反思與更新的勇氣。

​小涵走下天橋,腦中默背父親常說:「牌桌上永遠可以選下一步,別怕重新洗牌。」在生成式 AI 一次次洗牌的年代,台灣選擇與 AI 共舞,也選擇讓教育回應更複雜、更真實的議題。

​她踏入捷運站,階梯顯示屏跳出公告:

​未來,不是你記住多少,而是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她看向螢幕,笑容映在玻璃牆上,如一道折射微光的河流——對未來,也是對自己,最堅定的提問與回答。

​<ChatGPT生成內容完>

讀完之後,

我第一個想法是,

「有可能2035年這麼快嗎?」

第二個想法是,

「Formosa GPT 4.5是主權AI嗎?

我知道台灣有群人在努力,

原來這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拼圖」

而且我認真地期待且希望,

有一天這樣的社會可以到來。

台灣的升學考試,

荼毒了上千萬人的必要之惡,

或許可以因為AI而有改變的契機。

最後說明文章生成的步驟,

▋步驟一:純聊天

使用O3模型,

初始提示詞為:

「和我對話,像聊天一樣,一次最多講三句話。

生成式AI出現以後我們習以為常的教育制度還有意義嗎?」

接著就開始聊,滿意了就接下一個步驟。

raw-image
raw-image

▋步驟二:小說改寫

使用4.5模型,

提示詞為:

「參考以上我們對話的內容,

以「台灣未來的教育與選拔」為題,創作一篇科幻散文。

文長約2000字。

創作目的是凸顯現狀台灣的教育選拔制度的不合理性及不可持續性。

以及生成式AI普及後的新制度的真實感。」

理論上會寫在Canvas裡面,

如果沒有的話編輯一下提示詞,

加上「創作內容要放Canvas」。

▋步驟三:吐槽與修改

4.5模型的文筆雖好,

但畢竟不是推論模型。

智商不太夠,會有些很怪的設定。

這就仰賴人類校正(吐槽),

在Canvas模式之下,他能進行局部修改。

直到滿意就收工。


以上本篇全部的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幻詠 Gen Ai Studio
19會員
118內容數
探索ChatGPT等生成式AI 的各領域應用 1.分享 AI 工具的實測結果&提示詞技巧 2.分享 AI 創作內容
幻詠 Gen Ai Studio的其他內容
2025/08/04
用AI生成特定論點的反駁意見 故事是這樣, 台股今天重回2萬2千點, (本文發表於2025/6/10) 我興高采烈跟我太太分享好消息: 「股票大漲四百多點,我們的股票資產市值首次超過100萬了!」。 但我太太卻說: 「可是感覺沒有賣掉,還不是真的」。
Thumbnail
2025/08/04
用AI生成特定論點的反駁意見 故事是這樣, 台股今天重回2萬2千點, (本文發表於2025/6/10) 我興高采烈跟我太太分享好消息: 「股票大漲四百多點,我們的股票資產市值首次超過100萬了!」。 但我太太卻說: 「可是感覺沒有賣掉,還不是真的」。
Thumbnail
2025/08/01
這篇文會介紹如何善用提示詞技巧,迫使語言模型展現廣度與深度 ​用了一種提示詞技巧, 我稱之為「不厭其煩」法。 把同一個問題重複問AI十幾次。 最後再讓AI將所有的回答整理起來。 ​ 這麼一來, 最後整理好的文章生動有趣, 非常有可讀性,也比較沒有AI味。
Thumbnail
2025/08/01
這篇文會介紹如何善用提示詞技巧,迫使語言模型展現廣度與深度 ​用了一種提示詞技巧, 我稱之為「不厭其煩」法。 把同一個問題重複問AI十幾次。 最後再讓AI將所有的回答整理起來。 ​ 這麼一來, 最後整理好的文章生動有趣, 非常有可讀性,也比較沒有AI味。
Thumbnail
2025/07/15
簡單回答25個問題 自我審視職涯現狀 ​本來想要寫離職判斷的專欄, 但最後不小心寫成一個應用。 我想這就是AI時代奇妙的地方。 ​ 講解一下主題, 我有時候覺得求職容易,離職難。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求職成功與否, 取決於其他人的判斷。 而離職成功與否, 取決於自己的判斷。
Thumbnail
2025/07/15
簡單回答25個問題 自我審視職涯現狀 ​本來想要寫離職判斷的專欄, 但最後不小心寫成一個應用。 我想這就是AI時代奇妙的地方。 ​ 講解一下主題, 我有時候覺得求職容易,離職難。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求職成功與否, 取決於其他人的判斷。 而離職成功與否, 取決於自己的判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Maker in College 大學新創平台核心成員的 Podcast 專訪節目,到怪獸科技公司分享他們對新創與新創領域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及大學新創平台在解決社區問題和提倡 USR(大學社會責任)的努力。此外也討論了大學生自由規劃與時間管理的難題,以及大學生如何應對 AI 在日常的應用與挑戰。
Thumbnail
Maker in College 大學新創平台核心成員的 Podcast 專訪節目,到怪獸科技公司分享他們對新創與新創領域對年輕一代的影響,及大學新創平台在解決社區問題和提倡 USR(大學社會責任)的努力。此外也討論了大學生自由規劃與時間管理的難題,以及大學生如何應對 AI 在日常的應用與挑戰。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這是篇「產學訓」生活的開端
Thumbnail
這是篇「產學訓」生活的開端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
Thumbnail
AI 在教育上應用的討論日漸活躍,但教育工作者對於其應用方式與影響仍有疑慮,也關注 AI 如何改變學生學習行為與教育系統。鼓勵學生適應 AI,在負責任的情況下使用,以培養批判性思考。此外,教育工作者應從自身開始掌握 AI 相關技能,政府與學校也應提供相關培訓。需注意 AI 應用中的道德層面和相關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資工系學習的狀況,以及對程式和小說的態度。作者表示將更努力投入學習程式,並停止沉迷於小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資工系學習的狀況,以及對程式和小說的態度。作者表示將更努力投入學習程式,並停止沉迷於小說。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關一個人到大學才學會發文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一個有關一個人到大學才學會發文的故事
Thumbnail
因為知道ChatGPT已經變成學生的好學伴, 在認證「學習歷程」的時候, 如果看到那些"實在難以跟學生本人平時風格搭配的措詞及文句" 時…… 我肩上的白色小天使就會說:「原來他還有這麼文青又學術的一面啊~」 但另一邊的黑色小惡魔就會說:「這是ChatGPT寫的啦!」 #如果是小Chat寫的
Thumbnail
因為知道ChatGPT已經變成學生的好學伴, 在認證「學習歷程」的時候, 如果看到那些"實在難以跟學生本人平時風格搭配的措詞及文句" 時…… 我肩上的白色小天使就會說:「原來他還有這麼文青又學術的一面啊~」 但另一邊的黑色小惡魔就會說:「這是ChatGPT寫的啦!」 #如果是小Chat寫的
Thumbnail
台灣推動一〇八課綱,目的希望能適性揚才,要能培養生活中用得出來的素養,這樣的能力最終要讓孩子有辦法在未來社會中,能自我定位,進而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未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得提供他們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裡學習,這正是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最重要的特色。
Thumbnail
台灣推動一〇八課綱,目的希望能適性揚才,要能培養生活中用得出來的素養,這樣的能力最終要讓孩子有辦法在未來社會中,能自我定位,進而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未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得提供他們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裡學習,這正是專題式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最重要的特色。
Thumbnail
先從一個小故事說起,某日,期末報告,各組學生依序上台輪流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 某組的研究主題(假設是)蘋果,組員們按照私下的約定,每人負責講解其中某頁,原本都還蠻順暢的,直到第X頁的時候,內容突然變成在說番茄?! 本文重點  身為常常要製作許多電子報告的高中生,該如何善用ChatGPT呢? ❦
Thumbnail
先從一個小故事說起,某日,期末報告,各組學生依序上台輪流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 某組的研究主題(假設是)蘋果,組員們按照私下的約定,每人負責講解其中某頁,原本都還蠻順暢的,直到第X頁的時候,內容突然變成在說番茄?! 本文重點  身為常常要製作許多電子報告的高中生,該如何善用ChatGPT呢?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