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程式設計師會被取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先說結論:會,漸漸被取代。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身處於數位浪潮中的我們,必須面對的真實趨勢。AI,不僅僅是輔助工具,更是正在學習、進化、重塑我們對「程式設計」這個職業的理解。

raw-image

程式設計的門檻正在降低

過去,會寫程式代表你能與機器對話,將人類需求轉化為語法結構、邏輯推理、運算流程。那是一門結合語言、邏輯、工程的綜合技術。然而,隨著ChatGPT、GitHub Copilot、Claude等生成式AI的出現,只要輸入一段清楚的指令,AI便能快速生成整段程式碼,甚至根據語境與過去對話,自動推敲使用者的需求。

這代表什麼?代表「寫程式」這件事,越來越像是「下指令」。不是程式設計能力在消失,而是人與機器之間的溝通界面正在改變。從文字編輯器變成對話框,從層層堆疊的 if/else 變成一段自然語言的 prompt。

會用AI寫程式,不再是加分項,而是新一代程式設計師的基本能力。反之,若仍堅守過往的寫法與流程,不願嘗試使用AI協作,將會在下一輪的職場競爭中被快速淘汰。

AI 的本質:一個高效率的問題解決者

AI 不是魔法,它的本質仍然是邏輯推演與數據累積。它擅長解決問題,而不是創造問題。也就是說,AI 的效能是由使用者的提問質量所決定。

舉例來說,一位資深開發者可能會問 AI:「幫我設計一個可擴充的模組化API架構,支援多租戶登入機制,並考慮未來接入OAuth2。」而一位初學者可能只能問:「如何做一個登入畫面?」兩者問出來的結果,差距甚大。

這就說明了一個關鍵點:AI 的極限,是由使用者的認知決定的。你不問,它就不會主動幫你規劃架構;你問得模糊,它給的答案也就有限。也因此,我們不該把 AI 看作「代替」程式設計師的存在,而是視為一個「加速器」,幫助優秀的開發者更快地實現創意,也幫助初學者跨過學習門檻。

新的技能組合:Prompt Engineering + System Thinking

AI 的出現,重新定義了什麼是「程式設計師」。過去我們強調語法能力、演算法思維、版本控制,未來則會更重視兩項技能:

一是 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設計)。能不能讓 AI 生成符合需求的程式碼,關鍵在於你能否清楚、具體、邏輯分明地描述問題。這是一門新的語言能力,不再是用 Python、C++ 寫程式,而是用英文或中文向 AI 下達有效指令。

二是系統性思維(System Thinking)。AI 擅長的是局部任務解決,真正懂得把多個模組整合成一個可運作、可維護、可擴充的系統,仍然需要人的思考。懂得如何規劃架構、設計流程、預想風險,是未來程式設計師無可取代的核心能力。

這也意味著,未來的工程師將更像一位導演,而非單純的鍵盤工匠。他們不再從零敲出每行程式碼,而是設計問題、分析需求、指導 AI 完成初稿,並針對生成結果進行優化與調整。

為什麼還是需要「人」?

AI 確實能寫出驚人的程式碼,甚至在某些比賽中打敗人類選手。但它還是缺少幾樣東西:意圖、上下文、創造力、責任感。

在一個團隊開發中,需求總是動態變化的,商業邏輯與客戶需求常常超出技術層面。AI 沒有上下文記憶、也不會解釋老闆的心思。最終還是需要一個「人」來理解複雜的情境、做出判斷、承擔風險,並為錯誤結果負責。

此外,程式碼不只是功能,還包含風格、可讀性、可維護性。AI 可以寫出動作正確的碼,但它無法保證長期協作中的一致性。它不懂同事的喜好、不懂團隊的流程、不懂下一位接手者的思維模式。

這些,就是人存在的價值。

程式設計師,不會一夕被取代,而是被「淘汰」

總結來說,程式設計師並不會一夕之間被AI取代。但會有一群人——那些不願意學新工具、不理解AI邏輯、不適應變化的工程師——會被市場自然淘汰。

未來的程式設計,是人與AI的協作,而非對抗。能夠駕馭AI、引導AI、整合AI能力的人,將成為新時代的領航者。而那些不願與時俱進的人,只能在浪潮中漸行漸遠。

是時候問問自己:你還只是「寫程式」的人,還是已經成為「設計解決方案」的人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7會員
4.2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在程式設計與系統開發的領域中,試導(Pilot Run / Parallel Run)是一個極為關鍵的階段。它不是開發流程中最顯眼的一環,但卻是最能左右系統成敗的重要步驟。尤其在商業系統的建置與轉換中,「試導」不只是技術驗證,更是信任建構的過程,是舊系統與新系統之間接軌的橋樑。 一、新舊系統並存的
Thumbnail
2025/08/08
在程式設計與系統開發的領域中,試導(Pilot Run / Parallel Run)是一個極為關鍵的階段。它不是開發流程中最顯眼的一環,但卻是最能左右系統成敗的重要步驟。尤其在商業系統的建置與轉換中,「試導」不只是技術驗證,更是信任建構的過程,是舊系統與新系統之間接軌的橋樑。 一、新舊系統並存的
Thumbnail
2025/05/16
最近惡意流言很多,我自己不想試,請大家也不要去試,後面是AI的分析,gimini拒答,下文是Grok給的,分析和判斷提供的四個連結(surl.li/mdufmf、surl.li/oaezxf、surl.li/tppddn、surl.li/xvxlka),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檢查: 連結來源與性質:確
Thumbnail
2025/05/16
最近惡意流言很多,我自己不想試,請大家也不要去試,後面是AI的分析,gimini拒答,下文是Grok給的,分析和判斷提供的四個連結(surl.li/mdufmf、surl.li/oaezxf、surl.li/tppddn、surl.li/xvxlka),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檢查: 連結來源與性質:確
Thumbnail
2025/05/15
對程式設計師來說,處理惡意留言幾乎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時候這些留言不但數量驚人,處理起來也十分困擾。事實上,處理這類留言有幾種相對常見且有效的方法,其中有些溫和、實用,有些則比較激進,甚至爭議性較大。 驗證機制(CAPTCHA) 這是最常見、也最實際的一種做法。當使用者進行留言操作時,系統會出
Thumbnail
2025/05/15
對程式設計師來說,處理惡意留言幾乎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時候這些留言不但數量驚人,處理起來也十分困擾。事實上,處理這類留言有幾種相對常見且有效的方法,其中有些溫和、實用,有些則比較激進,甚至爭議性較大。 驗證機制(CAPTCHA) 這是最常見、也最實際的一種做法。當使用者進行留言操作時,系統會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AI的快速發展震驚全球,每個人都焦急的希望找到未來的趨勢 — 「到底哪類職業不會被取代?」,為求自保。我認為AI最終能在所有領域輕易的透過一個指令的輸入,就能輸出一個「平均值水準的成果」。那麼如何才能超越平均值?則必須選擇自己所熱愛的領域。點擊閱讀了解為什麼。
Thumbnail
AI的快速發展震驚全球,每個人都焦急的希望找到未來的趨勢 — 「到底哪類職業不會被取代?」,為求自保。我認為AI最終能在所有領域輕易的透過一個指令的輸入,就能輸出一個「平均值水準的成果」。那麼如何才能超越平均值?則必須選擇自己所熱愛的領域。點擊閱讀了解為什麼。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坦白說,我不是那種看衰AI發展的悲觀論者。 對我來說,AI要是發展得順利,可以取代人類工作,或許人類才真的可以從名為工作的輪迴當中解放出來也說不定。 但是,但是但是但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些用AI製圖或寫文就自稱自己是繪師或圖文作家的AI仔。 如果你也是那種AI仔,聽好囉? 畫圖這回事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2020年代AI產業迅速發展,與設計相關的領域可大規模節省人力,但也存在產業泡沫。技術進步可能影響白領工作。AI來源於全球網路積累的數據庫,因此創意可能缺乏獨創性。大公司利用AI降低人事成本,可能對大成本創作體系造成傷害。新的體系將影響未來至少二十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Thumbnail
如果要說2023的熱門話題,AI人工智慧一定是榜上有名的吧!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工具出現,你內心一定會有個疑問... 人類到底會被AI取代? 我認為,AI能取代的是「重複性高」的工作,而不是所有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