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體貼兒子的關鍵:從同理心對話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嗨!大家好!我是雪莉,不知道大家跟自己的丈夫或兒子對話是以下範例嗎?

妻子:今天發生難過的事情,店長他對我很兇...(訴說狀況+抱怨)

丈夫:聽起來是你在最後關頭做了讓他討厭的事情(直搗問題癥結點)

丈夫:如果討厭,可以考慮辭職(解決問題)

這種對話模式肯定會讓女性傷心難過,事實上這是男性腦的基本運作模式,他們擅長解決問題能力卻容易讓對話變成「擊中弱點」,顯得不夠體貼,而體貼的基礎來自同理心,為何有些男性能具備這種能力呢?這關係到媽媽是如何養成兒子的同理心。

本篇內容為《兒子使用說明書》第五章:培養「體貼能力」的方法的讀後心得。

同理共鳴養成的關鍵就是十三歲以前

十二歲半男孩會進入青春期,大腦開始分泌睪固酮時,就會開始轉變成男性腦,如果要讓男孩養成具有同理心對話的能力,必須在十三歲以前,與母親練習有同理心的對話

如果,媽媽也是目標導向呢?

前面提到的對話,如果把角色換成母親與兒子呢?

兒子:今天發生難過的事情

媽媽:阿!因為你都慢吞吞阿!(直搗問題癥結點)

媽媽:如果討厭,就不要做吧(解決問題)

這樣的對話很常見,都是不經意的跟兒子這樣說話,這樣的對話就會養成不體貼的男性,男孩基本上是從母親身上學會「話語的體貼能力」,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機會了,畢竟一群男人聚在一起都是目標導向的對話。

看到這裡肯定有許多媽媽們覺得委屈,我自己有顧過孩子也明白,並不是我們喜歡這樣說話,女性本來應該是以同理心為優先,媽媽的對話會變成目標導向,理由就是親子教養充滿的「目標設定」,讓孩子趕快吃飯、做功課、洗澡,這種屬於短期目標,讓孩子順利通過考試,這種為中期目標,日子久了就只會有「今天功課做了嗎?」這種解決問題的對話。

不要使用5W1H進行對話

5W1H是用來確認細節的對話,一般是追求目標、催促結論的情形使用,這種對話不僅使頭腦緊張,也無法觸碰到心,即是對話本身不具威嚇意味,聽起來總是有一種威嚇感。

5W1H:

  • Who(誰):這是誰放的?
  • When(何時):這是何時買的?
  • Where(哪裡):去哪裡?
  • What(什麼):怎麼OO也不會做?
  • Why(為什麼):為什麼不洗?
  • How(如何):今天學校如何?

這樣的對話會導致對方心情變尖銳,把兩人關係弄僵,夾帶厭惡的結果,建議作法是把「為什麼?」改成「怎麼了?」

為什麼沒做功課?→沒事吧?怎麼了?

「怎麼了?」的回應方式,不會感受到責備怠惰,而是懷疑是否有外在因素,屬於溫柔的關懷

啟動「心的對話」的方法

首先,家裡禁止使用突兀的5W1H提問,但這不包含「番茄醬在哪」類似這種與提問者本人行動有關聯的問題,以下有六種方法:

  1. 稱讚:要像戀人一樣去稱讚「你穿起來好帥喔!」之類的話語。
  2. 苦勞:對盡了全力的兒子要認同他的辛苦「你很努力喔!」。
  3. 感謝:感謝孩子的幫忙「謝謝你陪我買東西」。
  4. 說出自己看到的、感受的事務:如果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微小事物分享出來,會產生對話誘因,使對方述說自己的心情,芝麻綠豆小事都可以分享,例如:「今天雨下得好大」
  5. 依賴:三不五十拜託兒子也是好的嘗試,另外可以詢問孩子對社會事件的看法。
  6. 傾吐抱怨:跟孩子討一個抱抱,或是讓孩子讀繪本給自己聽都好

頭腦的構造是藉由互動作用進行活化的,這個角度來看,施比受更有福,會讓頭腦或的最大的愉悅感。

柔和的表情是最強的體貼養成

表情可以支持最重視的人的「心」,頭腦有一個功能,可以將「眼前的人表情或動作,像鏡子一樣照應,擷取自神經系統」,被稱為鏡像神經元,嬰兒擁有大量的鏡像神經元,運用這個功能,嬰兒會開始模仿父母的表情、動作以及聲音。

思考一下,兒子下課回家時,是用什麼樣的表情迎接兒子?

不過,做母親的也會有難熬的時候,感覺煩躁或是大發脾氣,這是家常便飯,雖說柔和是最強的體貼,但母親有喜怒哀樂這件事本身很重要,只有透過憤怒或悲傷,才能引導孩子長大,試圖用「媽媽不能生氣、一定要溫柔」這樣想法,會導致不好的結果,讓孩子缺乏感性

男性腦習慣把「點」連起來變成「線」或「面」,媽媽一天只要固定有兩次「溫柔表情」,其他時間就算有變數,兒子還是會在心底深處認同你是個溫柔的媽媽,出門時的「路上平安」以及回家時「歡迎回家」,帶著安定且柔和的表情講,對孩子來說就足夠了

結語

當媽媽真的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模式,真的很容易對話變成目標導向,我目前正在努力嘗試把「目標」留給學校,孩子回家就應該是如同戀人般的相處,就像大人也不想要下班還工作(工作就會充滿目標),我希望孩子也一樣,讓下課以及下班後的相處時間變成良好的親子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雪莉Sherry的生活雜談小天地
2會員
34內容數
不論多小的生活經驗,一點一滴記錄下來,就會組成你的精采人生。
2025/08/25
熱愛動畫的媽媽分享自身經驗與4歲兒子觀看動畫的反應,探討動畫的正反兩面影響,以及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觀看動畫。
Thumbnail
2025/08/25
熱愛動畫的媽媽分享自身經驗與4歲兒子觀看動畫的反應,探討動畫的正反兩面影響,以及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觀看動畫。
Thumbnail
2025/08/08
培養孩子行動力,需從營養、睡眠、大腦實驗等面向著手。充足營養(尤其血糖控制)是行動力基礎,充足睡眠促進成長激素分泌,而大腦實驗(包含叛逆期、提問期)則有助孩子認識世界並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應支持、引導孩子,讓孩子勇於嘗試,不害怕失敗。
Thumbnail
2025/08/08
培養孩子行動力,需從營養、睡眠、大腦實驗等面向著手。充足營養(尤其血糖控制)是行動力基礎,充足睡眠促進成長激素分泌,而大腦實驗(包含叛逆期、提問期)則有助孩子認識世界並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應支持、引導孩子,讓孩子勇於嘗試,不害怕失敗。
Thumbnail
2025/07/24
從小培養孩子表達愛的能力,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言語、同理心的溝通和目標導向的對話,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懂得愛與付出的人。並強調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2025/07/24
從小培養孩子表達愛的能力,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文章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言語、同理心的溝通和目標導向的對話,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懂得愛與付出的人。並強調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父母尊重孩子並與他們建立穩固的情感連結是非常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4個法則,分別是尊重、信賴、傾聽、互助。這些法則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強大的連結,並提供孩子支持和安全感。
Thumbnail
父母尊重孩子並與他們建立穩固的情感連結是非常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4個法則,分別是尊重、信賴、傾聽、互助。這些法則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強大的連結,並提供孩子支持和安全感。
Thumbnail
當他人的言行引起嘲弄,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所愛之人?這是一篇分享了《零內耗溝通術》書籍中的內容,提供了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以及如何保護所愛之人的方法。藉助溝通技巧來降低情緒能量耗的方法。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零內耗溝通術》。
Thumbnail
當他人的言行引起嘲弄,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所愛之人?這是一篇分享了《零內耗溝通術》書籍中的內容,提供了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以及如何保護所愛之人的方法。藉助溝通技巧來降低情緒能量耗的方法。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零內耗溝通術》。
Thumbnail
親子在溝通時,若是大人與孩子不在同一個水平上,沒有在同一個頻道,恐怕就會演變成雞同鴨講! 呼應我的上一篇文章【先連結情感,不急著處理議題】,今天想接著延續來分享~ 由於最近也在陪伴與協助親子團的家庭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練習如何與孩子正言溝通。 所以當我在閱讀曾端真老師的「克服自卑的勇氣」裡
Thumbnail
親子在溝通時,若是大人與孩子不在同一個水平上,沒有在同一個頻道,恐怕就會演變成雞同鴨講! 呼應我的上一篇文章【先連結情感,不急著處理議題】,今天想接著延續來分享~ 由於最近也在陪伴與協助親子團的家庭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練習如何與孩子正言溝通。 所以當我在閱讀曾端真老師的「克服自卑的勇氣」裡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Thumbnail
單純又直接的想為孩子好,沒有用,直接又暴力的作法,只會得到更直接又暴力的反彈效果,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呢?每一個孩子的反應都不一樣,做為家長在教導自己孩子的時候,該怎麼調整,該怎麼做呢? 要培養孩子,我們需要用心溝通,用愛和理解去引導。溫柔的話語和體貼的舉止,能夠深深觸動他們純淨
Thumbnail
在與兩個女兒的互動中,一位父親體認到溝通中聆聽的重要性。透過聆聽,他重新建立了與女兒的關係,讓溝通變得更加豐富。本文分享了他如何透過停止說話,而開始聆聽,並最終實現了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在與兩個女兒的互動中,一位父親體認到溝通中聆聽的重要性。透過聆聽,他重新建立了與女兒的關係,讓溝通變得更加豐富。本文分享了他如何透過停止說話,而開始聆聽,並最終實現了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同理心是良善的往來,是一種提升社會生存的能力。沒有同理心,日子可以過得為所欲為,但有同理心,可以看見更多美好...
Thumbnail
同理心是良善的往來,是一種提升社會生存的能力。沒有同理心,日子可以過得為所欲為,但有同理心,可以看見更多美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