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不會把愛說出口?那當然是因為父母親也不把愛說出口的緣故,人類的頭腦與人工智慧一樣,沒有輸入「溫柔的話語」,就沒辦法應用出來,男生若能養成女性腦特有的同理心對話形式,不僅可以當個溫柔體貼的兒子,將來與女性溝通也不會辛苦,接下來探討哪些方法可以培育成懂得愛的男子漢。
本次內容為《兒子使用說明書》第三章,培養「愛」的方法,觀後心得,作者運用許多日常對話作為舉例,說明媽媽在教養兒子時會有哪些狀況,又該運用那些技巧去面對,讓孩子能夠在溫馨有愛的環境下長大。
愛,是一種儲蓄
金錢和愛非常相似,無論哪一個,都是必須握在手裡才能用到,如同為孩子儲存教育基金,愛也必須向存錢一樣持續累積。
從孩子誕生那一天開始,就持續不斷地表達:「我喜歡你、我愛你」,孩子也會很自然的對你說:「我喜歡你喔!媽媽!愛你唷!」,青春期之後,不會主動說「喜歡你」、「愛你」這些話,但是沒有關係,因為這兩句話已經演變成各種型態來代替溫柔的話語,例如:撞到手,會來問「有沒有受傷?要不要冰敷一下」。
新生兒時期,哭鬧是表達「不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抱抱安撫他,即使今日社會還存在著「一哭不能馬上抱,會養成總是要人抱的習慣」,放著不管,嬰兒就愈來愈不要人抱抱,這是基於沒有信賴最後只好放棄的結果,每個人對於育兒的有不同的見解,但我選擇豪不吝嗇地表達愛,因為愛就像貨幣一樣,儲蓄後會「加倍奉還」,持續地循環,永不遞減。
使用對同居戀人說話的口氣
教養過程總會有一些命令對話,像是:快點去洗澡!,長期的命令語氣,孩子如果最後不認同父母,就會無止盡的反抗,最後跟父母疏離,孩子長大以後也會用命令句去教訓自己的孩子,把「快點去洗澡」改成「浴缸的水放好了,你先去洗好嗎?」,換個說法就有不同效果的互動,當中的秘訣就是「使用對同居戀人說話的口氣」,不過,如果對自己的同居戀人說話口氣也是命令句的話,那就不適用了。
建立人際關係靠的是話語,若使用命令句,就會演變成支配關係
用「拜託」培養孩子體貼
頭腦是互動的機器,不停地測量與他人的關係,而語言是將這種關係扭轉、改變的工具,受到拜託那一方的頭腦,自然會變成現場情況的領袖,而領袖必須自制,並且不得不為全體著想,男孩子愈是收到依賴就愈莊重、有智慧且堅定,男性腦會因為受到依賴而活化。
順序對男性腦很重要
男性腦對於「距離」或「位置」非常敏銳,對於人類同伴的位置關係也有同樣敏感度,因此男人會在乎頭銜,商場上對於不在意這種排序關係的女性,需多男性會感到有壓力,把兄弟之間排進長幼順序裡,會使男性腦感到安心,在兄弟齊聚一堂情況下,按照老大、老二、老三的順序交代拜託事項,吃飯時也是按照這樣順序遞出飯菜。
父親與母親對兒子的影響
在男孩的世界裡,排序最高位者就是父親,兒子會自然的把爸爸當作榜樣學習,如果這個榜樣受到妻子的輕視,會造成兒子學習動機大幅地下降,反過來,如果人生最初女神(母親)尊重父親當任榜樣一角,兒子會有「加油,我想到那邊去」的動機。
身為母親,比起當個完美的母親,更好的方式是誠實表現自己的不安與為難,愈是能力強的母親,愈會教不出用溫柔口氣說話的兒子,即使自己辦事能力高超,也可以製造尋求意見的機會。例如:
「可以幫我試試看這道菜的味道嗎?你認為這件洋裝如何呢?」
吸引兒子參與談話,與兒子商量自己的事情,將來就容易變成留意到戀人或妻子的服裝髮型變化的男人,如果可以讓兒子一起為家裡的事情出主意,能進一步引領他成為心的家長,多詢問他的意見:「你覺得怎麼做才好呢?」或是某天夫妻倆無法有共識的事情,兒子會提出更好的提案,引導大家有共識。
瞭解男性腦的說話方式,讓溝通更順暢
男性腦適合目標導向、解決問題型的對話模式,可以迅速指出問題癥結點,共同朝向目標前進的那種對話方式,因此容易演變成「突然擊中弱點」的那種說話方式,例如:
妻:下次要不要去這家店。
夫:不曉得能不能預約得到耶。
女性期待的對話會是:不錯耶。聽說很難預約,但還是試試看吧。
男性的對話是抱持著「正確」的本意,容易粗心的埋下傷人的話,成年女性該學會的就是:「突然被擊中弱點也不需要在意」,這是最該學會、最重要的溝通態度,此時被「擊中弱點」時,就使用「反轉拜託」的技巧。
夫:不曉得能不能預約得到耶。
妻:果然還是爸爸厲害,但這就是問題所在,你能想想辦法好嗎?
夫:什麼嘛!又不是我的工作
這時候妻子只要微笑點點頭交給他就好,男性腦會因為受到依賴而活化,對率真的笑臉會更有好感,女性要懂得藉機製造大腦感性傾向,在男女溝通的隔閡裡計較實在浪費時間。
對男性談話先從結論講起
和男性說話要從結論說起,對兒子也是一樣情況,如果像個流水帳一樣報告今天做了什麼才切入主題,男性腦只會放空,心不在焉,最後就會變成:「你有在聽嗎?」,如果孩子每次都把學校發的單子睡前才拿出來,你只要說:「我希望你回家後,就馬上把學校發的單子拿出來。」而不是「怎麼沒看到單子呢?是不是壓在書包底下?為了你的校外教學媽媽急忙去幫你買了什麼,所以是幾號?單子在哪裡?」,兒子只會覺得說話跳來跳去,完全聽不懂,先從結論或是目的開始進對話行,掌握這技巧,談話就會容易許多。
培養愛的四大技巧
- 像甘霖一樣,給予愛的話語。
- 不使用命令句。
- 依賴孩子做些事情。
- 從結論開始展開對話。
善用四項技巧,就可以在充滿愛與溫馨之中,跟兒子達成良好的對話。
結語
這本書的作者真的對男性腦及女性腦的行為模式研究非常透徹,每次看書中寫的生活例子,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同時我也會想用他所說的方式去測試看看適用程度,以先生來說,使用拜託語句真的蠻有用的,雖然偶而會唸個幾句,但他還是會默默地完成任務,以4歲的兒子來說,他真的非常說:「媽媽我愛你!」,玩具不收的時候,我也會說:「媽媽踩到玩具好痛!你能幫忙收一下嗎?」,通常他會先過來我這邊:「媽媽不痛!秀秀!我馬上幫你收玩具!」,期望兒子能在愛的環境下長大,再把愛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