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選題#12|《零內耗溝通術》:處理嘲弄者的六個選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曾經被取笑過嗎?你曾經被人尋開心過嗎?

 有次,當我和女兒有意見上的衝突時,她跑到角落,嚎啕大哭起來。當我在思考如何處理目前的親子衝突時,卻聽到旁邊的長輩不斷反覆說:「白目莃」、「白目莃」、「白目莃」。莃是女兒的小名,而女兒每聽到一次,就會哭得更大聲。

 當下,我知道要我要先解決的不是親子衝突,而是其他大人的反應。於是,我立即上前詢問:「你說的白目莃,是什麼意思?」

 長輩愣了一下,解釋說:「沒有什麼意思。」

 接著,我回應:「如果你沒有什麼意思,那就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後來長輩就閉嘴了。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都能知道,對方的言行對自己所造成的影響,但我們往往會忽略自己的言行對他人所造成的影響。

尤其是在嘲弄他人時,我們可能會出現一時的自我感覺良好,使我們忽略了自己的言行對他人的殺傷力。這樣的行為,對毫無心靈防禦力的幼兒來說,簡直是一種恐怖攻擊。

 然而,對方的取笑或嘲弄,可能是為了緩解某種不舒服的情緒、緩和現場氣氛,其實無意傷害他人。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標記」對方的言行,並詢問對方的用意,來確認對方是故意或無意的。

 如果,對方是無意的,那經過標記的行為,通常可以停止不適當的言行。但若對方是故意的,而且不願意停止攻擊,那你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強壯起來,強壯到可以脫離對方的影響範圍。


處裡嘲弄者的六種選擇

 在《零內耗溝通術》一書中,分享的是「如何不委屈自己,也不得罪別人的」說話軟技能。書中介紹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

 1. 弄清楚嘲弄者想達到的目的。

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去觀察對方是想要和大家打成一片,還是試圖造成傷害。這做法與我上述的故事相似,先搞清楚對方的目的,再來決定我們要如何回應。

 2.  移除動機。

作者認為嘲弄者不會去煩那些不上鉤的人,他們的目標是那些出現結巴、臉紅或防禦性反應的人,這些反應會變項獎勵他們繼續嘲弄。因此,弄清楚他們的動機,並且讓他們無法獲得這些獎勵,他們自然對你不感興趣。

 3.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在嘲弄者開啟的遊戲中打敗他們,他們就會失去興趣,透過他們取笑的邏輯來回敬他們。我想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他在演講時,收到台下的一張紙條,上面只寫著「笨蛋」。那張紙條的主人正等著看他笑話時,邱吉爾開玩笑地說:「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寫信人只記得署名,但忘了寫內容。」反將了對方一軍!

 4. 與群眾合作。

作者認為如果現場有觀眾,嘲弄者可能會透過弄倒你來自抬身價,在這種情況下,關鍵則是在觀眾,讓觀眾和你一起對抗嘲弄者。就像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他的幽默回應成功拉攏了觀眾,一起來對抗嘲弄者。

 5.不耐煩地打呵欠、翻白眼。

展現出一種「我覺得很無聊的態度」來挫挫嘲弄者的銳氣。我想,嘲弄者的動機就是希望你有所反應,當他想要透過取笑讓你尷尬,但你卻沒有感到尷尬時,尷尬的就是對方。

 6.  同意和誇大。

作者提到可以試著同意對方的嘲諷,並加上你自己的幽默哽,是一種借力使力的概念。舉例來說,就像是嘲諷者在批評他人或取笑他人時,你可以誇大地說:「嗯!你說的對,你是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缺點都在其他人的身上。」 

raw-image



用零內耗的溝通術,保護所愛之人

我很喜歡這本書上寫道的:「溝通不是只能比拚快狠準的武器,我們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和守護重要的人事物,讓每一次的情緒能量耗損,降到最低。」

 以前,我是屬於迴避攻擊的人,因為我以為只要我不感到難過,就無法傷害到我。但自從我成為母親之後,這些攻擊是會傷害到孩子的幼小心靈的,所以我必須站出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以及身旁所愛的人,降低互動所帶來的情緒內耗。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想要保護自己重視的人事物,推薦這本書給你,一起來學習《零內耗溝通術》!

這本書收錄了28種日常情境,展示面對不同場合的衝突,哪些話是提油救火的地雷,哪些話是緩和矛盾的關鍵。這本書能幫助我們,採取不被動但也不傷人的方式,來與生活周遭的人平靜自在的交談。

 我們一起努力在這世界好好生活!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內容總結
零內耗溝通術
5
/5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