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男孩子行動力:從營養、睡眠到正面引導的關鍵步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身為父母通常會希望的孩子能夠「主動」做一件事情,但孩子總是要三催四請,百般不願地才去做一件事情,我想要培養兒子有「行動力」,以下內容會依據【兒子使用說明書:第四章培養「行動力」的方法】,來分析重點以及適合的做法。

營養是行動力的能源

行動力、好奇心、專注力、思考力、想像力…這些全部是頭腦內的電子訊號(神經訊號),背後的電能來源是「糖」,在擁有這些能力之前,孩子一定要攝取充足的營養,頭腦才會正常運作。

三大重點營養條件:

  • 血糖不能過低
  • 膽固醇值不能過低
  • 均衡攝取維生素與蛋白質

推薦食物:

  • 肉類、蛋、蔬菜、豆腐、小魚乾、柴魚湯
  • 早餐可選擇水煮蛋,避免空腹吃甜食或精緻碳水

血糖控制注意事項:

  • 血糖低於80會影響專注與情緒,低於60會情緒不穩,低於40大腦將關閉運作
  • 早餐避免高糖食物如果汁、甜麵包,應以蛋白質+蔬菜+飯為主

補充說明:低血糖症,其實是由「空腹吃甜食」所引起的,空腹馬上吃下醣類食物,血糖往上飆高,身體為了降下來就會胰島素分泌過剩,血糖又一口氣急速下降,而早餐通常是一個人最飢餓狀態下攝取的一餐,吃錯早餐會影響情緒上課的專注力等等。

安穩睡眠是成長關鍵

  • 男孩青春期的身高與「男人味」來自深度睡眠
  • 半夜滑手機會影響成長激素與賀爾蒙分泌
  • 養成「早睡早起吃早餐」的生活節奏

行動力來自「大腦的實驗」

叛逆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實驗,頭腦藉著本能認知到某種互動作用的存在,像是靜態的物品形狀會改變或物品會移動,頭腦根據互動作用來認識周圍的環境,不斷的累積經驗,也會逐漸建構一套系統,懂得如何調整以及解析。

叛逆期是腦部實驗的開始:

  • 2~4歲是透過反覆試驗認識世界的時期
  • 父母應以支持代替壓制,是行動力的起點

提問期是行動力的延伸:

  • 孩子喜歡問「為什麼」,父母應樂於回應,即使不知道答案也給共鳴
  • 男孩的提問被拒絕會造成自我打擊

引導孩子的學習與好奇心

  • 尊重孩子的回答,不論內容多幼稚
  • 鼓勵重複觀察與討論,訓練策略思考
  • 不需強迫先修課,依照孩子步調學習即可

遠程目標是男孩的動力來源

所謂的男性腦,發現自己以為的目的地竟然不是目的地的時候,動力會急速下降,反觀女性腦偏向「體驗當下」,天真地享受過程,藉由百分百投入眼前的事務,當媽媽很容易忽略掉給兒子設定遠程目標這件事情,不能忽略男人「因失去大局所受到的震驚」,這會使男性沒有動力

男性腦會把解決問題當作感性最重要的意義

女性的愉悅感,是來自自己與重要人的感覺,我想吃美食,也想讓對方吃到美食,會把同理心放在任何東西都優先的位置,而男性腦不同,解決問題、拿出成果,責任及義務才是大腦所嚮往的,不會為自己的愉悅感而運作。

退休的男人,失去社會責任及義務的男性腦,身旁不可或缺的就是女性腦,一個永無止盡追求愉快的機器,不斷要求「我想吃那個」、「我想去哪裡」,而還沒背負社會責任的年輕男性腦,需要一個對自己有憧憬的女性腦,這時候由媽媽出馬是最適合的,等到兒子的命中注定伴侶出現前,都會圍繞在母親上。

不要害怕孩子失敗,才能成為一流的人才

女性腦潛在天性有「害怕失敗」的特質,因為如果教育孩子失敗就等於斷送未來,相反的,男性出門狩獵,失敗丟失性命,身後還是留著遺傳因子,所以不會害怕失敗,然而對男孩來說,「必須不害怕失敗、果斷地成長的男性腦」第一個阻礙卻是「害怕失敗的母親」。

男性腦要勇於失敗,母親須放手:

  • 頭腦會因失敗而變聰明,關鍵在於經歷痛苦後的學習
  • 容許孩子犯錯,不急於求成,是培養先驅型人才的方式

父母面對孩子失敗時的正確回應:

  • 採取共感式語言,例如:「我也應該OO就好了」
  • 傾聽與共擔,是孩子成長中最珍貴的支持

避免灌輸恐懼,否則動力會喪失:

  • 害怕失敗的情緒會讓腦部分泌去甲腎上腺素,抑制行動力
  • 持續重提過去錯誤,反而讓孩子反覆犯錯

結語

從小就接觸打罵及填鴨式教育的我,閱讀這本書到第四章,發現跟我所認知到的教育完全不同,同時也覺得這才是合理的作法,其中我也感受到當父母的不易,畢竟要正向的引導孩子,父母自己要先成為榜樣,才能做到這件事情,不過,我認為可以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感謝我的兒子跟女兒給了我很多不同回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雪莉Sherry的生活雜談小天地
2會員
36內容數
不論多小的生活經驗,一點一滴記錄下來,就會組成你的精采人生。
2025/08/07
媳婦Sherry分享婆婆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照護經驗,文中描述婆婆因疾病導致的固執、沉默、跌倒等狀況,以及透過長照2.0居服員協助就醫的過程。同時,文章也說明帕金森氏症的成因、症狀與照護挑戰,並分享Sherry對長照服務的看法與未來照護的擔憂。
Thumbnail
2025/08/07
媳婦Sherry分享婆婆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照護經驗,文中描述婆婆因疾病導致的固執、沉默、跌倒等狀況,以及透過長照2.0居服員協助就醫的過程。同時,文章也說明帕金森氏症的成因、症狀與照護挑戰,並分享Sherry對長照服務的看法與未來照護的擔憂。
Thumbnail
2025/08/04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分享有趣生活雜談,我在火鍋店撿人類大ban的故事,本篇為慶祝父親節在外吃飯,4歲兒子憋不住大號,大在褲子上,父母慌亂地收拾殘局的親身經歷故事。
2025/08/04
嗨大家好~今天要來分享有趣生活雜談,我在火鍋店撿人類大ban的故事,本篇為慶祝父親節在外吃飯,4歲兒子憋不住大號,大在褲子上,父母慌亂地收拾殘局的親身經歷故事。
2025/08/01
一位媳婦分享公公在她懷孕期間以及孩子出生後給予的愛與支持,文中提到公公的溫暖話語,以及在媳婦與原生家庭關係疏離時帶來的幫助,表達對公公的感謝。
Thumbnail
2025/08/01
一位媳婦分享公公在她懷孕期間以及孩子出生後給予的愛與支持,文中提到公公的溫暖話語,以及在媳婦與原生家庭關係疏離時帶來的幫助,表達對公公的感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飲食習慣對孩子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了幫助孩子建立健康飲食習慣的建議,包括均衡飲食、充足的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健康的脂肪、控制糖分和鹽分、規律的餐食時間、適量的水分攝取、與孩子一起做飯、減少外食以及健康的零食選擇。
Thumbnail
飲食習慣對孩子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了幫助孩子建立健康飲食習慣的建議,包括均衡飲食、充足的蛋白質、鈣和維生素D、健康的脂肪、控制糖分和鹽分、規律的餐食時間、適量的水分攝取、與孩子一起做飯、減少外食以及健康的零食選擇。
Thumbnail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各種營養素來支持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發育。瞭解孩子所需的主要營養素及每日建議攝取量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各種營養素來支持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發育。瞭解孩子所需的主要營養素及每日建議攝取量對他們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Thumbnail
教養孩子是家長最大的課題之一。文章探討了適當的教養方式,強調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條件下做正確的事。無論是閱讀還是運動,都是很好的方式,主張讓閱讀跟運動習慣成為家庭的核心價值觀,並且讓孩子們擁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和有興趣的體能活動。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男孩的情緒教育在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父母應該教導男孩適當地表達情緒,以遠離恐懼、憤怒和攻擊行為。此外,情緒也可以通過同理、體諒或改變的方式來轉變。對男孩來說,同理心特別重要,同時要避免將他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父母需要引導男孩正確地表達和處理情緒,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Thumbnail
男孩的情緒教育在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父母應該教導男孩適當地表達情緒,以遠離恐懼、憤怒和攻擊行為。此外,情緒也可以通過同理、體諒或改變的方式來轉變。對男孩來說,同理心特別重要,同時要避免將他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父母需要引導男孩正確地表達和處理情緒,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Thumbnail
大人比較有能力直接調整心情再開始工作,然而這樣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需要一些前置作業做準備。幫助孩子自律的方法,包括提前預告和幫助孩子安定下來的技巧。這些方法可幫助孩子掌握時間,培養遵守行為規範和分配時間的能力。此外,也提供幫助孩子放鬆的呼吸練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