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 with Zero, 無資源的人類如何自處?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你為何會“出生在零”?

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資本主義體系下,資本的獲得和積累成為了階層流動的主要驅動力。無論我們如何追求理想,改變命運,終究會發現,一個重要的現實事實是:你出生在哪個家庭,直接決定了你生活的起點。

這不僅僅是關於擁有多少資金,更是一個關於「機會」的問題。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能接觸到更好的教育資源、更多的社交機會,甚至是更有可能接觸到高回報的投資機會。而出生在貧困家庭的孩子,則可能需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來追趕上那些資本與機會的差距。

資本,不僅是金錢,更是一個讓你能夠觸及更多機會的通行證。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他們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資本起步。對於那些從零開始的人來說,這個起點的差距是巨大的,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都會感受到這個差異。

資本的力量:從0到1,還是1到10?

當我們談論財富積累時,我們不僅是在談論數字上的增長,而是在談論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機會的多寡,甚至是命運的轉折。假設有兩個年輕人,他們的出發點完全不同。第一個年輕人出身於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家庭,他需要從無到有,依靠每月固定的薪水來儲蓄資本,並依賴不斷的努力來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回報。

第二個年輕人則出身於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父母能夠在他25歲時,幫助他支付一筆400萬的首期,讓他能夠以五倍的槓桿購入一套價值2000萬的房產。對於第二個年輕人來說,他的人生已經站在了一個不同的起跑線上,他能夠依靠資本的力量,迅速累積財富,並能夠在未來選擇更多高回報的投資機會。

這樣的差距,無論在物質層面還是心理層面,都是不可忽視的。第一個年輕人可能需要花費10到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有可能擁有類似的資本。而第二個年輕人,卻可以在數年內完成同樣的資本積累,甚至進一步擴大他的財富。這種差距的存在,讓資本主義社會的階層流動變得更加緩慢,也讓很多人感到無力與沮喪。

「三代計劃」:如何打破資本壁壘?

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財富的傳承往往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積累,更是一個關於機會、教育與價值觀的傳遞。這也是為什麼「翻身要三代」這一觀點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的原因。翻身的過程,並不是單純依賴一代人的努力,而是需要幾代人共同的努力,並且必須在資本、教育和機會三方面進行有效的積累。

  • 第一代:這一代人通常是那個為未來鋪路的基礎,努力工作,為家庭創造穩定的收入和生活條件。雖然他們的物質條件可能有限,但他們會為第二代提供一個穩定的基礎,並且在價值觀上傳遞努力、奮鬥的精神。他們的努力雖然不會立即改變社會階層,但卻能夠為後代創造機會,打下基礎。
  • 第二代:這一代人通常會在教育和職業上取得較高的成就,他們或許能夠進入高收入的行業,成為醫生、律師、工程師等高收入職業,並通過這些職業的收入積累資本。這一代人的工作方式不再是單純的靠勞力換取時間,而是通過智慧與專業技能換取資本,並將這些資本進一步積累,為第三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 第三代:這一代人,通常會在全球化的職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能夠在國際化的環境中工作,並且有能力跨越國界,選擇更好的職業發展路徑。這一代人,已經不再受到國籍、身份、地域等限制,他們的眼界更廣,機會更多,並且可以依靠先前兩代的積累,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財富和事業。

這樣的代際積累,無疑是一個跨越階層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推進的社會變遷。然而,這也反映出資本主義社會的階層固化現象。許多出生在中下層的人,可能永遠無法跳脫這一框架,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本去打破這一結構,只有依賴逐漸積累的資本來實現向上的流動。

資本主義的兩難:給子女還是“die with zero”?

這是大多數父母面對的兩難抉擇。對於那些擁有資本的父母來說,如何將資本運用到最有效的地方,並讓子女能夠擁有更好的起點,成為他們最大的考量。在「Die with Zero」的理念中,作者強調的是活在當下,並將所有的資本花費在自己身上,享受人生。但對於那些有家庭和孩子的人來說,這種做法或許並不現實。

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的首要任務是將資本為子女創造機會,而不是讓自己過得更好。這並不是說「Die with Zero」的理念沒有道理,而是說它更適用於那些沒有後代的人。對於有家庭的人來說,資本的傳承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因為這不僅關係到子女的未來,更關係到整個家族的命運。

如何在資本主義中走得更遠?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財富的積累往往是階層流動的核心。這種現實的殘酷性,使得許多人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通過正確的投資規劃、資本的合理運用,以及對下一代的教育與價值觀的培養,財富與機會是可以傳遞的。

當我們把財富的傳承視為一個長期的生命週期投資計劃,並且了解資本主義體系中所存在的社會結構和障礙,那麼我們就能夠在這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為未來的幾代人創造更多的機會。對於每一代人來說,所要做的,就是把資本與機會在自己的範圍內發揮到極致,並為後代鋪平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aozilla, Let's go!
72會員
534內容數
我不急著定義自己是誰,也不急著證明什麼。 但我知道,只要內心不設限,生活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是新的開始。 世界不一定溫柔,但我願意以溫柔回應它。 像水一樣,柔軟卻有力量; 像雲一樣,自由卻不迷失方向。 這是我的路,也可能是某些人的共鳴。
Baozilla, Let's go! 的其他內容
2025/07/15
人生有時像一場暴風雨,無數待辦事項如狂風巨浪般撲來,讓你感到無所適從。你是否曾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腦中充斥著要做的事,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寶寶吉拉將帶你深入探索內心的混亂,找到屬於你的行動方針,一點一點的,點燃前進的勇氣。 一、停下來,傾聽內心的聲音 當生活像一團亂麻,停下來是第一步,但這並不意味
Thumbnail
2025/07/15
人生有時像一場暴風雨,無數待辦事項如狂風巨浪般撲來,讓你感到無所適從。你是否曾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腦中充斥著要做的事,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寶寶吉拉將帶你深入探索內心的混亂,找到屬於你的行動方針,一點一點的,點燃前進的勇氣。 一、停下來,傾聽內心的聲音 當生活像一團亂麻,停下來是第一步,但這並不意味
Thumbnail
2025/07/11
我做的事情,都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某種理想狀態的宣言:一種自由的體現,一種自我主張的勝利。但仔細想想,這句話真的是對的嗎?或者說,它背後蘊藏的是選擇的力量,還是某種無聲的妥協? 當我們說「想要」,我們在說什麼? 「我做的事情,都是我想要做的事情」,這句話表面上簡單,實際上牽涉了
Thumbnail
2025/07/11
我做的事情,都是我想要做的事情?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某種理想狀態的宣言:一種自由的體現,一種自我主張的勝利。但仔細想想,這句話真的是對的嗎?或者說,它背後蘊藏的是選擇的力量,還是某種無聲的妥協? 當我們說「想要」,我們在說什麼? 「我做的事情,都是我想要做的事情」,這句話表面上簡單,實際上牽涉了
Thumbnail
2025/07/11
AI 並不只是奪走了你的工作,它更給了你一樣更珍貴的東西:時間。 能夠感受的時間,思考的時間,去問自己一個真正關鍵的問題: 「當不再需要我去生產時,我要如何生活?」 這不是一場災難,而是一場轉化 — 從一個以產出為中心的世界,邁向一個終於允許我們成為「人」的未來。 從生產者到探索者:角色
Thumbnail
2025/07/11
AI 並不只是奪走了你的工作,它更給了你一樣更珍貴的東西:時間。 能夠感受的時間,思考的時間,去問自己一個真正關鍵的問題: 「當不再需要我去生產時,我要如何生活?」 這不是一場災難,而是一場轉化 — 從一個以產出為中心的世界,邁向一個終於允許我們成為「人」的未來。 從生產者到探索者:角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瞭解社會的慣習與不同的生長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運用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身體、語言溝通、心理七種資本逆轉階層。
Thumbnail
瞭解社會的慣習與不同的生長環境對個人發展的影響,並且如何運用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身體、語言溝通、心理七種資本逆轉階層。
Thumbnail
##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不同 ### 第一部份:出身環境 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異,首先體現在他們的出身環境。窮人通常出生在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這些家庭可能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教育資源有限,生活環境惡劣。這些因素使得窮人從小便面臨各種挑戰,例如營養不良、健康問題,以及缺乏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
Thumbnail
##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不同 ### 第一部份:出身環境 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異,首先體現在他們的出身環境。窮人通常出生在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這些家庭可能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教育資源有限,生活環境惡劣。這些因素使得窮人從小便面臨各種挑戰,例如營養不良、健康問題,以及缺乏接受高質量教育的機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在貧窮盛行的地方,窮人沒有錢 如果人們都把他們餓肚子的原因全都用一個「窮」字、或是無可避免的天災來敷衍過去,這種單一故事的思考是非常恐怖的。這會讓人們忽略掉這些難民為何而窮的原因,而擅自把他們當作天生可憐的、沒有未來的,比我們低階好讓我們來發揮愛心去同情的一群人。 不生活在貧窮中應該是全人類的
Thumbnail
在貧窮盛行的地方,窮人沒有錢 如果人們都把他們餓肚子的原因全都用一個「窮」字、或是無可避免的天災來敷衍過去,這種單一故事的思考是非常恐怖的。這會讓人們忽略掉這些難民為何而窮的原因,而擅自把他們當作天生可憐的、沒有未來的,比我們低階好讓我們來發揮愛心去同情的一群人。 不生活在貧窮中應該是全人類的
Thumbnail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福祉而存在。《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 第一句話是: 人類生而自由,權利平等,接下來得第二句補充了不平等確實存在。 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成長率,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每個人
Thumbnail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福祉而存在。《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 第一句話是: 人類生而自由,權利平等,接下來得第二句補充了不平等確實存在。 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成長率,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每個人
Thumbnail
生存究竟為了什麼? 大多數人都只為求生存而天天追趕金錢, 難道生存就只能為錢嗎? 新一代認為努力沒回報, 那不如活在當下? 總是被負評的高慾望和低慾望生活有錯嗎? 現時各國物價高企,大事小事都需要錢的世界下,很多人的收入僅僅只能應付生活所需,扣除基本的生存成本,如住屋,交通,水電煤等支
Thumbnail
生存究竟為了什麼? 大多數人都只為求生存而天天追趕金錢, 難道生存就只能為錢嗎? 新一代認為努力沒回報, 那不如活在當下? 總是被負評的高慾望和低慾望生活有錯嗎? 現時各國物價高企,大事小事都需要錢的世界下,很多人的收入僅僅只能應付生活所需,扣除基本的生存成本,如住屋,交通,水電煤等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