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の食物博物館:傳說中的食物實體化,世界上的食物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了 ▲不建議用餐時觀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終於看到期待已久的噁心食物展了!

這個展在當初看到宣傳時立刻就上UDN售票系統買了早鳥票,意外地獲得了最後的五項噁食試吃卡。雖然更意外的…是五種要拿來吃的噁食我都已經在不同場合吃過了…

如果很久之前就看過我的文章的人,應該知道有一陣子我不斷地在尋找各種罕見的食材跟食物文化,例如牛陰瑞典鯡魚罐頭羊駝小豬睪丸鱷魚頭羊頭孔雀兔肉肉餡羊肚、螞蟻(這個找過也生吃過,但最終沒能買回來煮)。有機會能去不同的國家,也會想試試看當地特色飲食文化的食物。

2019年去泰國找朋友,跟他一起吃他家鄉東北菜(isan)的螞蟻蛋湯

2019年去泰國找朋友,跟他一起吃他家鄉東北菜(isan)的螞蟻蛋湯

2017年跟家人去莫斯科吃的野味肉拼盤,右下是野豬肉餅,右上是熊肉餅、左下是鹿肉排、左上有黃色醬的是氂牛肉排

2017年跟家人去莫斯科吃的野味肉拼盤,右下是野豬肉餅,右上是熊肉餅、左下是鹿肉排、左上有黃色醬的是氂牛肉排

所以這次的噁食博物館展覽,完全正中我的興趣,許多只有在網路中看過的東西,也許能一比一地呈現在我眼前,想想就覺得興奮。



噁食博物館在松菸文創園區展出到9月底,展場的全部空間並不大,但恰好運用大空間裡原本建築的小房間,區分出不同類型的展品,逛起來也是滿有意思的,小巧但有趣。

入口即地獄,沒那麼誇張啦

入口即地獄,沒那麼誇張啦


有點可惜但也可以預見的,是大多數的噁食是以食物模型展出,也是啦,要是真的食物,在台灣的氣候展三個月恐怕早就超過噁食的極限,成為腐敗的食物了。另外有一部份是比較難用模型來呈現的,就會用圖片展出。

這瓶河狸香烈酒就是食物模型,用河狸腺體分泌物混入威士忌中,網路上也有找到杜松子酒的版本

這瓶河狸香烈酒就是食物模型,用河狸腺體分泌物混入威士忌中,網路上也有找到杜松子酒的版本


而最有意思的是有些食物還特別附上了食物氣味罐,讓你直接去聞這個食物的味道,除了榴槤外,就是好幾種味道極為特殊的起司。你可以想像曾經聞過味道最重的藍紋起司,然後乘以五倍到十倍,再加上一些朽木味、霉味等。即使這麼臭,如果真的有那種起司擺在我眼前,我應該還是會試試看,畢竟來都來了嘛。


大部份的食物都是曾經耳聞,但仍有一些相對少被討論到的例如智利腕海鞘、七鰓鰻派、宰殺完的小山羊胃裡沒消化完的羊奶做成的羊起司、河狸香烈酒、臭腳趾果等,算是因為各國不同的飲食文化大開眼界了。

不是我以為的那種羊起司,是說薩丁尼亞島上的義大利人對起司究竟有多瘋狂…?

不是我以為的那種羊起司,是說薩丁尼亞島上的義大利人對起司究竟有多瘋狂…?


當然也有些經典的噁食展出例如發酵鯊魚肉(這個可以試聞,真的很臭而且後勁很強)、醃海雀、青蛙汁、阿拉斯加冰淇淋(雪白的部份是純純的動物脂肪打發加水果),算是少見能在台灣看得到食物模型,更進一步可以去想像這個食物的味道。

聽過、看過影片,但第一次看到模型的阿拉斯加冰淇淋

聽過、看過影片,但第一次看到模型的阿拉斯加冰淇淋



另外也有些現在仍在販售中,對當地人習以為常,但對外國人可能敬謝不敏的食物例如皮蛋、臭豆腐、鱉湯、鯡魚罐頭、維吉麥醬,甚至是kitkat等。

我想會去看的人除了有點M之外,應該也都對不同的飲食文化抱有極開放的心態,能同理當地人為什麼會吃這些東西。如果不是的話,當知道或看見真的有人吃這些食物,以「存在即合理」的角度來看,應該也可以打開視野,進一步感受到世界上並非只有一種邏輯,而是存在各種光譜。我們以為的「怎麼可能」,是別人認為的「少見多怪」罷了。

在展場的最後,還可以付費買試吃卷($50),會有五種不同的噁食試吃,看文字感覺會隨著不同時間調整不同的食物,但應該都是一些相對溫和的噁食啦,至少我想台灣應該生不出七鰓鰻派這種東西,就算可以做青蛙汁,對做的人、看的人、吃的人可能都會有一輩子的陰影吧,畢竟那是…把整隻青蛙加料打成汁喝掉的一種食物,比生蛋汁更不可思議…

除了試吃卡外,還很貼心(?)地附了嘔吐袋給參觀的人

除了試吃卡外,還很貼心(?)地附了嘔吐袋給參觀的人


這是我很推薦的展覽,是透過飲食文化看見世界不同的機會,展到9/28!很多我沒寫進文章裡的噁食,正在展場裡等著你。

還附上了台北的臭豆腐推薦店家,我很喜歡的戴記有被列入,但好像沒有另一間愛店獨臭之家。

還附上了台北的臭豆腐推薦店家,我很喜歡的戴記有被列入,但好像沒有另一間愛店獨臭之家。


在連續試吃完五種東西後,有個禮物轉盤,我剛好轉到再吃一次的試吃卡,我也不可能再吃一次,為了感謝看到最後的你,就提供給在這篇文章留言的人吧,我過一週後挑一個人來送。(這篇文章底下留言包含方格子、野和尚的燒菜筆記粉專/IG、我的脆)

還真的有人吐了。不過麥根沙士跟皮蛋在台灣很常見,榴槤也是,維吉麥醬是澳洲常見的東西,炸蠶蛹我在北京吃過更噁裡面還有爆汁的,鯡魚罐頭我也曾經找過一群朋友來試吃,魔鬼椒宜蘭有賣。因此這五項我有自信無壓力完賽

還真的有人吐了。不過麥根沙士跟皮蛋在台灣很常見,榴槤也是,維吉麥醬是澳洲常見的東西,炸蠶蛹我在北京吃過更噁裡面還有爆汁的,鯡魚罐頭我也曾經找過一群朋友來試吃,魔鬼椒宜蘭有賣。因此這五項我有自信無壓力完賽


你吃過什麼印象深刻的噁食嗎?是什麼味道呢?還是有哪種噁食我今天沒提到,但你非常有興趣呢?歡迎留言討論,或是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喲,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料理、劇場與生活 野和尚migo的人生記事本
1.2K會員
216內容數
舞台劇製作人、編導,剛好喜歡做菜跟寫字,跟你分享我工作上、料理時、人生中覺得可能會有趣的一些小事。(合作洽談:immigo@gmail.com)
2025/08/05
臺灣人愛吃內臟,尤其熱炒內臟料理更是下飯下酒的好選擇。本文介紹常見的臺灣內臟食材(雞心、雞肝、雞胗、豬心、豬肝、豬腸、豬肚、豬腰子等),並分享雞心肝爆炒食譜及烹飪技巧,包括食材處理、醬汁調配、火力控制等,讓你在家也能輕鬆做出媲美熱炒店美味的內臟料理。
Thumbnail
2025/08/05
臺灣人愛吃內臟,尤其熱炒內臟料理更是下飯下酒的好選擇。本文介紹常見的臺灣內臟食材(雞心、雞肝、雞胗、豬心、豬肝、豬腸、豬肚、豬腰子等),並分享雞心肝爆炒食譜及烹飪技巧,包括食材處理、醬汁調配、火力控制等,讓你在家也能輕鬆做出媲美熱炒店美味的內臟料理。
Thumbnail
2025/07/29
本文分享使用新鮮當歸根莖熬煮雞湯的食譜,並詳細介紹當歸的種類、功效以及適合熬湯的雞肉和豬肉部位選擇,以及熬煮清湯的技巧,讓讀者輕鬆在家就能做出清爽美味的當歸雞湯。
Thumbnail
2025/07/29
本文分享使用新鮮當歸根莖熬煮雞湯的食譜,並詳細介紹當歸的種類、功效以及適合熬湯的雞肉和豬肉部位選擇,以及熬煮清湯的技巧,讓讀者輕鬆在家就能做出清爽美味的當歸雞湯。
Thumbnail
2025/07/24
這篇文章分享了韓國海帶湯的食譜和文化意義,並介紹了韓國紫蘇油的特性與用法。作者詳細描述了料理步驟、食材選用和風味比較,並提及韓國海帶湯在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與臺灣料理的異同。
Thumbnail
2025/07/24
這篇文章分享了韓國海帶湯的食譜和文化意義,並介紹了韓國紫蘇油的特性與用法。作者詳細描述了料理步驟、食材選用和風味比較,並提及韓國海帶湯在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與臺灣料理的異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餐桌上的博物館」是里仁和UOVO 食物設計工作室,為了推廣永續飲食而進行的聯名策展。我們透過食物設計轉譯在日常生活中,能多觀察、關注在氣候變遷下的食物議題,進而產生永續行動。同時,放大鏡也讓大家觀察每一道餐點透露的資訊,品味每一道來自大地的隱藏訊息,探討永續飲食的重要性。
Thumbnail
「餐桌上的博物館」是里仁和UOVO 食物設計工作室,為了推廣永續飲食而進行的聯名策展。我們透過食物設計轉譯在日常生活中,能多觀察、關注在氣候變遷下的食物議題,進而產生永續行動。同時,放大鏡也讓大家觀察每一道餐點透露的資訊,品味每一道來自大地的隱藏訊息,探討永續飲食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作者對飲食的愉悅與回憶。作者在旅行中樂在其中品嘗美食,同時回憶起自己對於美食的很多美好時光。作者分享了對於飲食的態度與自己的成長歷程。這篇文章無疑表達了作者對於飲食獨特的見解與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作者對飲食的愉悅與回憶。作者在旅行中樂在其中品嘗美食,同時回憶起自己對於美食的很多美好時光。作者分享了對於飲食的態度與自己的成長歷程。這篇文章無疑表達了作者對於飲食獨特的見解與體驗。
Thumbnail
【食品安全問題延燒】 食品安全問題延燒,繼合點壽司、錢都日式涮涮鍋之後,新北火鍋店也被投訴餐點出現「蛞蝓」,製作清洗過程明顯有疏漏。
Thumbnail
【食品安全問題延燒】 食品安全問題延燒,繼合點壽司、錢都日式涮涮鍋之後,新北火鍋店也被投訴餐點出現「蛞蝓」,製作清洗過程明顯有疏漏。
Thumbnail
大家都喜歡吃米其林料理或是高檔的無菜單餐廳 依序前菜開始的食材來源可能是,嘗過百草飼養雞的有機蛋、魚水共生蔬菜、會咬人的干貝、聽民歌長大的豬、看過鯊魚沒死的鮪魚、帝王專用的水晶碗、日本皇室從小養到大的和牛、夏威夷空氣佐布朗尼蛋糕等等 其實90%的人都只會吃根本也聽不懂或不介意食材到底來自哪裡
Thumbnail
大家都喜歡吃米其林料理或是高檔的無菜單餐廳 依序前菜開始的食材來源可能是,嘗過百草飼養雞的有機蛋、魚水共生蔬菜、會咬人的干貝、聽民歌長大的豬、看過鯊魚沒死的鮪魚、帝王專用的水晶碗、日本皇室從小養到大的和牛、夏威夷空氣佐布朗尼蛋糕等等 其實90%的人都只會吃根本也聽不懂或不介意食材到底來自哪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