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上下班,連續工作超過4小時,休息時間怎麼算?也可能合法!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有些機關或公司會實施「彈性上下班制度」,例如早上 8 點到 9 點之間彈性上班,下午 5 點到 6 點之間彈性下班,中午 12 點到 1 點為固定休息。那在這種情況下,休息時間到底要怎麼算才合法呢?

《勞動基準法》第 35 條規定,勞工連續工作不得超過 4 小時,必須安排至少 30 分鐘的休息時間。這項規定的目的,就是避免勞工長時間連續工作,讓身體有機會恢復體力。依勞動部解釋,如果工作型態是「連續服務」的性質,例如需要在工作中安排中午休息,這樣就已經符合法定休息的要求。

不過,如果勞工因為工作有連續性或緊急性而必須撐到工作完成,且完成時已經到了下班時間甚至超過了,那就不用再額外補休息時間,因為已經沒有繼續提供勞務的必要。

參考資料來源:勞動部108年12月19日勞動條3字第1080131223號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勞動小小百科
16會員
189內容數
這裡是專屬勞工與HR的法律知識補給站! 由曾任勞動檢查員、人資、法官助理、勞動法講師、勞動調解委員的作者撰寫,結合第一線實務經驗,把看似複雜的勞動法,變成人人都能懂的「勞動小小百科」。 讓你不再當職場小白,勞動法律一看就懂、權益不再吃虧!laborpediaosha@gmail.com
勞動小小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08/06
很多人以為:「試用期一過,我就正式上岸了,老闆不能再拿我開刀吧?」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根據實務上的看法,試用期的目的是讓公司評估你是否適合這份工作、能力是否符合期待。所以,即使試用期到了,公司還是可以有「一段合理的時間」來完成考核,並決定是否繼續聘用你。 那這段「合理的時間」有多長呢? 👉
2025/08/06
很多人以為:「試用期一過,我就正式上岸了,老闆不能再拿我開刀吧?」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根據實務上的看法,試用期的目的是讓公司評估你是否適合這份工作、能力是否符合期待。所以,即使試用期到了,公司還是可以有「一段合理的時間」來完成考核,並決定是否繼續聘用你。 那這段「合理的時間」有多長呢? 👉
2025/07/21
很多上班族在請假時,公司會額外給一筆「休假補助費」,例如鼓勵休年假、休假就有補助,這筆錢看起來像是薪水的一部分,那它到底算不算工資?公司在幫你申報勞保時,要不要把這筆錢一起算進去呢? 這問題其實早在2001年(民國90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就有明確的解釋,我們來一起看看: 🏛️ 法規依據與主管機
2025/07/21
很多上班族在請假時,公司會額外給一筆「休假補助費」,例如鼓勵休年假、休假就有補助,這筆錢看起來像是薪水的一部分,那它到底算不算工資?公司在幫你申報勞保時,要不要把這筆錢一起算進去呢? 這問題其實早在2001年(民國90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就有明確的解釋,我們來一起看看: 🏛️ 法規依據與主管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部分工時人員未必就是屬於定期契約! 按《勞基法第 9 條》 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 並未將部分工時排除在外喔。 勞動部 111 年 3 月 14 日勞動條 1 字第 1110140177 號函修正
Thumbnail
部分工時人員未必就是屬於定期契約! 按《勞基法第 9 條》 勞動契約,分為定期契約及不定期契約。臨時性、短期性、季節性及特定性工作得為定期契約;有繼續性工作應為不定期契約。 並未將部分工時排除在外喔。 勞動部 111 年 3 月 14 日勞動條 1 字第 1110140177 號函修正
Thumbnail
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 「勞工因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者,工資照給,其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勞工因勞資爭議,告雇主了要給公假? 不是的。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01月13日(85)台勞動二字第100419號函: 「有關勞工與雇主因勞資爭議事件出席主管機關加開之協調或調解會議或經法院之傳喚
Thumbnail
勞工請假規則第10條: 「勞工因法令規定應給予公假者,工資照給,其假期視實際需要定之。」 勞工因勞資爭議,告雇主了要給公假? 不是的。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01月13日(85)台勞動二字第100419號函: 「有關勞工與雇主因勞資爭議事件出席主管機關加開之協調或調解會議或經法院之傳喚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 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 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核係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規定「工資」定義之意旨。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年2月
Thumbnail
統包加班費可以,原則如下: 雇主與勞工因確定延長工作時數有困難,或為便利計算薪酬,就應給付勞工含加班費在內之工資,雖非不得採取一定額度給付。 但仍須可區分何者為平日工資,何者為加班費,以判斷延長工時工資之給與,是否合於法律規定之標準。 如其給付優於勞基法第24條、第39條規定,固得拘束勞雇雙方
Thumbnail
統包加班費可以,原則如下: 雇主與勞工因確定延長工作時數有困難,或為便利計算薪酬,就應給付勞工含加班費在內之工資,雖非不得採取一定額度給付。 但仍須可區分何者為平日工資,何者為加班費,以判斷延長工時工資之給與,是否合於法律規定之標準。 如其給付優於勞基法第24條、第39條規定,固得拘束勞雇雙方
Thumbnail
時至今日,依然時常聽聞「負時數」的問題,真的是深感荒謬。所謂「負時數」是指勞工未達每月固定的工作時間,就需要無償加班、扣假...等方式補足時數的制度,不過這些制度很明顯屬於違法;其實民法第487條已對「受領勞務遲延」作出明確規範:「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者,受僱人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仍得請求報酬。」
Thumbnail
時至今日,依然時常聽聞「負時數」的問題,真的是深感荒謬。所謂「負時數」是指勞工未達每月固定的工作時間,就需要無償加班、扣假...等方式補足時數的制度,不過這些制度很明顯屬於違法;其實民法第487條已對「受領勞務遲延」作出明確規範:「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者,受僱人無補服勞務之義務,仍得請求報酬。」
Thumbnail
勞資雙方未避免計算假日工作及平日延長工時工資之繁雜,與所屬員工議定假日工作及平日延時工資加給之計算方式,且未低於基本工資,於法是否可行? 相關法令規定 《勞基法第21條第1項》 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1項》 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
Thumbnail
勞資雙方未避免計算假日工作及平日延長工時工資之繁雜,與所屬員工議定假日工作及平日延時工資加給之計算方式,且未低於基本工資,於法是否可行? 相關法令規定 《勞基法第21條第1項》 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1項》 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
Thumbnail
一例一休限制了企業的排班彈性嗎? 不是的!有彈性喔,是不是不會運用呢? 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第4項: 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 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且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例假得於每7日之週期內調整。 《彈性 1》 一例一休這樣解 連續性的以7天
Thumbnail
一例一休限制了企業的排班彈性嗎? 不是的!有彈性喔,是不是不會運用呢? 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第4項: 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 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且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行業,例假得於每7日之週期內調整。 《彈性 1》 一例一休這樣解 連續性的以7天
Thumbnail
[分析要點] 一、以8小時的工作來看,若上午4小時,下午4小時的工作時間,因法令有規範休息時間,則加班起算時間應以下午4小時工作時間且休息30分鐘後,方起算加班時間。 二、事業單位可以規範加班需事先申請,但員工若有加班事實或加班需求,則需以每一個案的狀況判斷。 ......
Thumbnail
[分析要點] 一、以8小時的工作來看,若上午4小時,下午4小時的工作時間,因法令有規範休息時間,則加班起算時間應以下午4小時工作時間且休息30分鐘後,方起算加班時間。 二、事業單位可以規範加班需事先申請,但員工若有加班事實或加班需求,則需以每一個案的狀況判斷。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