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信仰與教養的融合:以聖經箴言22:6為基礎,分享如何傳遞價值觀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如前兩篇所述,父母的陪伴與早期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石,而當我們將信仰融入教養時,這份陪伴便昇華為永恆的指引。箴言22:6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這句經文不僅是父母的責任,更是傳遞價值觀的藍圖。我的兩個孩子,從幼兒時期開始,便在信仰的氛圍中學習分辨是非與珍惜生命。這不僅塑造了他們的品格,也讓他們在國小階段展現出穩定的自信與責任感。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以信仰為核心,融合教養,傳遞超越物質的價值觀,為孩子的未來鋪路。


一、信仰作為教養的核心

信仰不是抽象的教條,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原則。這教導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自我中心,而是順服上帝的旨意。從孩子三歲起,我們夫婦倆便以箴言22:6為圭臬,每天我們夫妻都會透過聖經故事與孩子們互動。例如:但以理在獅子坑中的忠誠,然後問孩子:「如果你遇到類似挑戰,會怎麼做?」我們不給標準答案,而是讓孩子們思考,什麼作法才是最恰當?且符合神心意的作為!

這種融合讓孩子明白,價值觀不是強加的規則,而是內心的指引。蒙特梭利教育強調孩子的內在動機,我們則以信仰強化這點,讓他們在自由中選擇正道。如此,教養不再是嚴格管束,而是引導孩子走「當行的道」。

二、傳遞價值觀的具體方法

生活中也總避免不了摩擦與挑戰。我會引導孩子引用聖經,如腓立比書4:6「應當一無掛慮」,鼓勵他們禱告面對困難。女兒曾分享國小考試失利的沮喪,我們一起禱告後,她學會以「下次努力」取代自責,品格逐漸堅韌。兒子則分享與同學們的爭執,我們討論馬太福音5: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讓他主動道歉,修復關係。

其次,融入生活實踐:當孩子要求新玩具時,我們不直接購買,而是問:「這是否必要?我們有其他方法可以獲得?」這教導他們分辨想要與需要。除此之外,也讓孩子們理解:獲得報酬,不一定要勞力付出!當時國小三年級的兒子,在園遊會透過商品交換的過程取得想要的布偶之外,也獲得額外金錢報酬。這讓兒子欣喜不已!這些方法呼應蒙特梭利的實踐教育,讓孩子在行動中體驗價值觀。

三、祝福不單單只是金錢

傳統觀念常將祝福等同於物質豐裕,但耶穌在路加福音12:15明確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這句話提醒我們,真祝福在於心靈的富足與品格的成長。孩子們從小便學習這點,我們避免以金錢作為獎勵,而是強調內心的滿足。例如,當女兒國小完成閱讀目標時,我們不買禮物,而是全家一起禱告感恩,分享閱讀帶來的喜悅。這讓她明白,真正的豐盛是從上帝而來,不是物質。

在教會長大的我,又因為自己有經商與任教的關係,也就能看到許多家庭的變化,我看到許多人追求財富卻忽略陪伴家人,也就缺乏了正確價直觀的傳遞!不僅落入「富不過三代」的傳統窠臼,也讓許多身為開創者第一代的長輩,感嘆與體驗到「守成不易」!對此,我謹記在心。

四、父母的實踐策略

以箴言22:6為基礎的信仰教養,讓我的孩子在國小階段開始,就有優異的學業表現,亦擁有堅定的價值觀。透過互動分享與實踐挑戰,他們明白祝福超越金錢,內心充滿喜樂與力量。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親力親為,耐心陪伴孩子走這條道。教育是長期耕耘,成果或許緩慢,但信仰的種子必將結出豐碩果實。箴言3:5-6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讓我們堅定地以信仰融合教養,為孩子點亮永恆的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教養的光:從家庭到未來的教育智慧
0會員
11內容數
高中退休教師與父親身份、蒙氏與信仰特色,以及對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的實用價值
2025/08/04
閱讀是一把打開孩子未來之門的鑰匙。從女兒與兒子幼年時起,我們便以互動的方式,讓書本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他們的國小學業成功,正是閱讀與親子共讀的累積成果。閱讀不僅提升學業能力,還培養品格與自信,為108課綱的自主學習鋪路。箴言4:7說:「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閱讀
Thumbnail
2025/08/04
閱讀是一把打開孩子未來之門的鑰匙。從女兒與兒子幼年時起,我們便以互動的方式,讓書本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他們的國小學業成功,正是閱讀與親子共讀的累積成果。閱讀不僅提升學業能力,還培養品格與自信,為108課綱的自主學習鋪路。箴言4:7說:「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透過閱讀
Thumbnail
2025/07/24
如前篇所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教育的起點遠在孩子出生前。我與妻子從胎教開始的教養實驗,結合蒙特梭利理念與信仰指引,為孩子從零歲到國小的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透過精心設計的蒙氏教案、教材與教具,以及音樂與律動教育,我們培養了孩子的好奇心、企圖心與專注力。
2025/07/24
如前篇所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而教育的起點遠在孩子出生前。我與妻子從胎教開始的教養實驗,結合蒙特梭利理念與信仰指引,為孩子從零歲到國小的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透過精心設計的蒙氏教案、教材與教具,以及音樂與律動教育,我們培養了孩子的好奇心、企圖心與專注力。
2025/07/20
每個父母都夢想孩子擁有光明未來,但教育的起點並非學校,而是家庭。筆者作為一名退休高中資訊與生活科技教師,以及兩個孩子的父親,我見證了家庭教育如何塑造孩子的學業與人生。我的大女兒現已大學畢業,即將成為高中生物實習教師,半年實習後準備進入臺北師範大學研究所;兒子則於去年(2024)透過繁星計畫進入成功大
2025/07/20
每個父母都夢想孩子擁有光明未來,但教育的起點並非學校,而是家庭。筆者作為一名退休高中資訊與生活科技教師,以及兩個孩子的父親,我見證了家庭教育如何塑造孩子的學業與人生。我的大女兒現已大學畢業,即將成為高中生物實習教師,半年實習後準備進入臺北師範大學研究所;兒子則於去年(2024)透過繁星計畫進入成功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父母尊重孩子並與他們建立穩固的情感連結是非常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4個法則,分別是尊重、信賴、傾聽、互助。這些法則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強大的連結,並提供孩子支持和安全感。
Thumbnail
父母尊重孩子並與他們建立穩固的情感連結是非常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與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4個法則,分別是尊重、信賴、傾聽、互助。這些法則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強大的連結,並提供孩子支持和安全感。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家,是孩子成長的溫床,給孩子不變的愛和承諾,有規律的生活對幼兒的情緒和智力成長至關重要。
Thumbnail
也許因為即使獨立兩個體,在心靈的最深處,仍有一串綿密、頑固的連結,牽動彼此五臟六腑,就是愛。 用來緩和這份愛,不成為吞噬彼此的猛獸,不是別的,是另一份愛,對自己的愛。用力用心愛自己價值的我們,也能明白如何守護想要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也許因為即使獨立兩個體,在心靈的最深處,仍有一串綿密、頑固的連結,牽動彼此五臟六腑,就是愛。 用來緩和這份愛,不成為吞噬彼此的猛獸,不是別的,是另一份愛,對自己的愛。用力用心愛自己價值的我們,也能明白如何守護想要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領導與育兒的角色融合,顯示新時代的角色理解與必備特質,用以建立基於信任和尊重的互動模式。 探討領導者和父母的角色如何相互影響和學習,且需對被領導者以身作則,行為模範勝過言語教導。
Thumbnail
領導與育兒的角色融合,顯示新時代的角色理解與必備特質,用以建立基於信任和尊重的互動模式。 探討領導者和父母的角色如何相互影響和學習,且需對被領導者以身作則,行為模範勝過言語教導。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