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三藏-相應部 11.1 💠 Suvīra-suttaṃ(蘇維拉經/俊英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帝釋説偈 | 涅槃為樂

帝釋説偈 | 涅槃為樂

Suvīra-suttaṃ經篇常見譯名另有 ➡️蘇毘羅經/莊春江居士•譯 ➡️善毗羅經/蕭氏球居士•譯 ➡️勇猛天子經/妙真居士•譯

---- 以下是我(=阿難尊者)從世尊那裡聽見到的。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的衹樹林給孤獨園,那時,佛陀召喚比丘們。 比丘們回應後,在佛陀面前聚集,佛堂開始說法: 「比丘們,在過去,阿修羅們曾對天神們發動攻擊。當時統領天神的帝釋,召喚一位名叫俊英(Suvīra,讀音:蘇維拉)的天子前來,對他說: 『親愛的俊英,阿修羅們正在攻擊諸天,請前去迎戰吧。』 俊英天子回答:『是,尊敬的天帝。』 但,俊英天子隨後陷入怠惰,並沒有前往迎戰。 帝釋天王第二次、第三次召喚俊英天子,重複同樣的要求,但俊英天子都是在應允後懈怠。 於是,帝釋就以偈言對俊英天子說: Anuṭṭhahaṁ avāyāmaṁ 不用努力和奮鬥 sukhaṁ yatrādhigacchati 該處也能享安樂 Suvīra tattha gacchāhi 俊英天子應前去 mañca tattheva pāpayā 並且帶上我同行 俊英天子也以偈言回應: Alasvassa anuṭṭhātā 懶惰之人不努力 na ca kiccāni kāraye 也不完成其任務 Sabbakāmasamiddhassa 若此人還能滿願 taṁ me sakka varaṁ disā 帝釋請說應何往 帝釋說: Yatthālaso anuṭṭhātā 閑散之人所在處 accantaṁ sukhamedhati 無盡舒適又繁盛 Suvīra tattha gacchāhi 俊英天子應前去 mañca tattheva pāpayā 並且帶上我同行 俊英天子又繼續問: Akammunā devaseṭṭha 諸天之首您是說 sakka vindemu yaṁ sukhaṁ 不工作也能享樂 Asokaṁ anupāyāsaṁ 悲傷煩惱不存在 taṁ me sakka varaṁ disā 帝釋請說應何往 帝釋則回答: Sace atthi akammena 若是存在不需要 koci kvaci na jīvati 以工作維生之處 Nibbānassa hi so maggo 那肯定就是涅槃 suvīra tattha gacchāhi 俊英天子應前去 Mañca tattheva pāpayā 並且帶上我同行 比庫們,帝釋能成為諸天之王,是因為他擁有很大的福報,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許多享受。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讚許精進和努力。 而你們現在已經在光輝、良善的正法中出家,更應該要為了『得到未得到的、達到未達到的、證悟未證悟的』而勤懇努力、奮力不懈地修行!」 ---- 此篇的偈言是帝釋天對一位名為俊英的天子所說的鼓勵的話,非佛陀所說,但佛陀會以此偈言來鼓勵當時在場的比庫,肯定有其特殊的用意。 雖然無法明確得知用意,但可以推論為: 即使是享用福報、過著好日子的天神之王,都還是嚮往涅槃,已經走在佛陀的正法、正道上的比庫們,有更好的修行條件,那麼便應該更加努力才是。 當時的衹樹林給孤獨園的環境肯定非常好,那裡的修行條件推論可比喻為僧團的天界,更不用說佛陀本人當時也住在那裡。 或許也可能是當時有些比庫出現了懈怠心,所以佛陀才召集比庫,並且說了這個故事,作為提醒與鼓勵。 而身為在家居士的人們,也不需要自怨自艾,只要有心,努力不懈,我們也是可以累積很多的波羅蜜,有機會精進集中修行時。珍惜生命時間、把握機會,通往涅槃之路,也可能水到渠成。 ---- [關於帝釋天] 帝釋天是三十三天(Tāvatiṃsa,譯成:忉利天)的天神首領,巴利語為Sakka,全名為Sakko devānaṃ indo(傳統譯名:釋提桓因達羅,簡稱釋提桓因。) 他又有許多別名,且無始以來,也有許多不同的眾生,轉生成為帝釋天,故讀經時,或許可將帝釋天視為『天神之王』,因其善行而有很大的福報者即可,不需糾結其生生世世的身份,或與某個眾生畫上輪迴等號。 帝釋天經常和佛陀問法,最有名的是收錄於長部第21經『Sakkapabha Sutta(帝釋所問經)』 三十三天屬於欲界,能投生於此界的眾生,皆有其相對應的福德、所以可以享用快樂無憂的果報。 以粗略的比喻來說,對於除了投生『人界』之外的其他生存界的眾生,果報就類似於一次的旅遊盤纏。無論是善或不善的果報,除非有其他業成熟,提早中斷該次的生命,否則一般只會在用光支持該次所準備的盤纏,才又再因業投生。 換句話說,即使是帝釋、甚至是色界的大梵天,其福報用盡後,將會再次輪迴,就不見得可以再轉生為王。 與一般凡夫所想像:『一旦成為神之後,就永遠是個神。』完全不同。 雖然都是帝釋天。但不同的識與其業力投生成為此天神之王,就會有不同的性格和態度。 本篇中的這位帝釋天,推論應該就是帝釋所問經中的那位帝釋天,根據經文描述來推論,他至少是預流果,並且在某個時候證得初果,確定不會再墮入惡趣。 [關於俊英天子] 因為欲界的眾生屬於『化生』,所以不需要母親流血分娩才能出生,也不需要從無助的嬰兒開始成長,而是因其業力,直接轉生為某個成熟形態。 此時,生為男性者,一般稱為天子,女性則成為天女。 本篇中的這位Suvīra,傳統上音譯為蘇毘羅、善毗羅,意譯上,有妙真居士所譯的「勇猛」 此次,採用中文常見的二字命名法,將Su + vīra譯為「俊」「英」 根據說文解字:「俊,材千人也。」取其『極為優秀』的含義。 根據說文解字:「英,艸榮而不實者」意思是草長得很茂盛。 「草」是佛陀很常用以形容煩惱的比喻,且引用三國時代,曹魏劉邵所著的『人物志-英雄篇』中,對「英」、「雄」二字的細分: 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 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 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 膽力過人,謂之雄。 此其大體之別名也。 Suvīra天子,明顯地是不願出征戰鬥者,且三次答應帝釋天的要求並食言。 帝釋天便知道此天子並非懇切勤勞者,所以才以偈言鼓勵天子努力去抵達『一個不須努力就能活得很快樂的地方』,他說是『涅槃』。 佛堂說了這個故事,並沒有說到,最後俊英天子是非證得阿拉漢果位,得享涅槃之樂。而根據讀經經驗,以及經文中的人物性格描述,推論俊英天子努力修行以達到不再需要苦了的機率並不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陀的智慧寶庫
1會員
38內容數
透過學習巴利三藏的經藏、律藏、論藏,累積波羅蜜、藉佛法僧三寶之力,願早日解脫輪迴之苦。
佛陀的智慧寶庫的其他內容
2025/08/11
以下是我(=阿難尊者)從世尊那裡聽見到的。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釋迦族的領地內,那裡有個村莊名叫「寇瑪杜薩」。 某日清晨,佛陀穿好法衣、帶著缽,來到寇瑪杜薩村乞食。
Thumbnail
2025/08/11
以下是我(=阿難尊者)從世尊那裡聽見到的。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釋迦族的領地內,那裡有個村莊名叫「寇瑪杜薩」。 某日清晨,佛陀穿好法衣、帶著缽,來到寇瑪杜薩村乞食。
Thumbnail
2025/08/10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 在舍衛城中,住著一位名叫「Saṅgārava(桑格拉瓦)」的婆羅門,他相信水可以淨化他的心靈...
Thumbnail
2025/08/10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 在舍衛城中,住著一位名叫「Saṅgārava(桑格拉瓦)」的婆羅門,他相信水可以淨化他的心靈...
Thumbnail
2025/08/09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 有一位也是以行乞維生的婆羅門,前往佛陀所在的修行處,他們互相寒暄問候之後,這位婆羅門坐在一旁,向佛陀問道: 「偉大的喬達摩導師,我以行乞過活,你也是拿著缽和人乞討食物在維持生命,到底我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2025/08/09
有段時間,佛陀住在舍衛城。 有一位也是以行乞維生的婆羅門,前往佛陀所在的修行處,他們互相寒暄問候之後,這位婆羅門坐在一旁,向佛陀問道: 「偉大的喬達摩導師,我以行乞過活,你也是拿著缽和人乞討食物在維持生命,到底我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一) 經文概要:          須菩提、迦旃延、大迦葉、大目犍連聽聞今日妙法之後,且聽到世尊授記舍利弗未來有天也會成佛,心生歡喜,向佛表示領解世尊今日所說重點,原以為過往已有所得,故已無所求,沒想到今日聽聞稀有之法之後,才知道以前世尊是隨宜說三,循序漸進引導眾生,今日才知原來無量珍寶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在一個靜謐的森林中,佛陀正坐在一棵大樹下,周圍聚集著一群虔誠的菩薩和弟子們。這天,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佛陀和菩薩們身上,仿佛給整個會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其中一位菩薩,名叫文殊菩薩,他滿懷疑惑,向佛陀請教:「大悲的世尊,請您為我們這些菩薩和未來世代修行大乘法門的眾生,講解如何修行。您說如果眾
Thumbnail
在一個靜謐的森林中,佛陀正坐在一棵大樹下,周圍聚集著一群虔誠的菩薩和弟子們。這天,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佛陀和菩薩們身上,仿佛給整個會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其中一位菩薩,名叫文殊菩薩,他滿懷疑惑,向佛陀請教:「大悲的世尊,請您為我們這些菩薩和未來世代修行大乘法門的眾生,講解如何修行。您說如果眾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此經是阿難尊者聽世尊所說而來,當時佛陀在靈山講經,許多人、天、菩薩等大眾都聚集在此聽聞佛法,佛陀在說完無量義經之後,進入不動三昧狀態,世界立刻出現各種瑞相與震動,並於佛陀的眉間放出大光明,照遍東方十方世界,上至各界諸佛世界,下至各層地獄,都因為世尊的佛光而照現。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今天上午祇園舉辦「弘法佈教」比賽,分成初、中、高級,評審老師有舍利弗、目建連、富樓那等尊者。比賽開始前,舍利弗提醒大家要平常心的分享所學所悟,這是一場以法相會的佈教比賽。
Thumbnail
今天上午祇園舉辦「弘法佈教」比賽,分成初、中、高級,評審老師有舍利弗、目建連、富樓那等尊者。比賽開始前,舍利弗提醒大家要平常心的分享所學所悟,這是一場以法相會的佈教比賽。
Thumbnail
最近聽說阿難的工作「好像」有些異動,今早上完舍利弗尊者的「佛法概論」,我連忙趕緊到法堂,走到了門口,我往內探了探,生怕一走進去,剛好遇到佛陀──還好,只有阿難在。
Thumbnail
最近聽說阿難的工作「好像」有些異動,今早上完舍利弗尊者的「佛法概論」,我連忙趕緊到法堂,走到了門口,我往內探了探,生怕一走進去,剛好遇到佛陀──還好,只有阿難在。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Thumbnail
20240124 三摩地王經 - 祖師的提點 上週六,在迴向前行的禪境中,見到了:阿底峽尊者。 我不認識祂,也不明白祂為何要顯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rqeanCziRY1fJJjv4Ev33m4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