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只是腸腦軸,「口腸腦軸」的關係愈來愈清晰

A.H.-avatar-img
發佈於科學不科學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過去我們關心長新冠和情緒健康的問題,不論是兒童成年均和炎症、腦損傷等因素有關。另一方面,感染新冠三年後,這種病毒仍可能造成嚴重破壞,並在腸道、肺部或大腦中引起疾病。由於「腸腦軸」(gut–brain axis)和長新冠的關係,坊間已有很多討論,且科學已進展到利用「腸腦軸」關係來治療長新冠[1],因此小a比較少討論個議題。 

不過紐約大學的最新研究,透過大型橫斷面研究,將口腔微生物群通過涉及腸道神經系統、神經免疫反應和神經遞質調節的途徑,參與憂鬱症的發展關係聯繫起來,提供了口腔微生物組多樣性與憂鬱症間關聯的第一個證據,此研究整合了原先「口腸軸」(oral-gut axis)與「腸腦軸」理論,強調了「口腸腦軸」(oral–gut–brain axis)口腔微生物組多樣性的重要性,這次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科學的重新發現[2]

「口腸腦軸」里程碑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85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精選集、科學不科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6/13
我今晚才去看了牙醫!感謝小a分享!口-腸-腦軸!原來如此!
avatar-img
A.H.科普(pScience)
124會員
306內容數
用知識點燃你的神經通路! A.H. 科普的每篇文章,刺激您大腦突觸的新舊連接,讓您對理解、思維、靈感和好奇,貪得無厭~
A.H.科普(pScience)的其他內容
2025/06/12
上回在海馬迴的科學之夢I:嬰兒的記憶中聊到統計學習記憶和情景記憶,這次我們來細看史丹佛大學針對海馬迴中編碼時空和獎勵的最新發現。史丹佛的新聞稿(2025/06/11)使用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標題「零食的位置存儲在專門的神經圖譜中」。。。 
Thumbnail
2025/06/12
上回在海馬迴的科學之夢I:嬰兒的記憶中聊到統計學習記憶和情景記憶,這次我們來細看史丹佛大學針對海馬迴中編碼時空和獎勵的最新發現。史丹佛的新聞稿(2025/06/11)使用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標題「零食的位置存儲在專門的神經圖譜中」。。。 
Thumbnail
2025/04/19
從前從前科學說,大腦中的視覺系統只是「看」或「記錄」視覺資訊的輸入,這與脈絡的處理是分開的。大腦這部分只是被動地獲取基本輸入的資訊特徵,就像過去我們喜歡以人類的視覺系統來解釋相機的原理一樣,它們只是簡單地記錄面前的事物。然後,大腦其他部位會弄清楚這些東西的含義或對資訊進行分類...但是...
Thumbnail
2025/04/19
從前從前科學說,大腦中的視覺系統只是「看」或「記錄」視覺資訊的輸入,這與脈絡的處理是分開的。大腦這部分只是被動地獲取基本輸入的資訊特徵,就像過去我們喜歡以人類的視覺系統來解釋相機的原理一樣,它們只是簡單地記錄面前的事物。然後,大腦其他部位會弄清楚這些東西的含義或對資訊進行分類...但是...
Thumbnail
2025/03/21
從前從前科學說,嬰兒擁有編碼記憶的能力,儲存在海馬迴中,但是人類通常不記得3歲前發生的事情。。。2025年3月耶魯大學一項新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表明。。。
Thumbnail
2025/03/21
從前從前科學說,嬰兒擁有編碼記憶的能力,儲存在海馬迴中,但是人類通常不記得3歲前發生的事情。。。2025年3月耶魯大學一項新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表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其健康對情緒、免疫系統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壓力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消化不良和微生物群失衡。通過自我覺察、壓力管理和適當飲食,可以維持腸道健康,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Thumbnail
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會對情緒和整體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複雜的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它在調節情緒和影響大腦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的平衡被破壞時,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炎症,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例如,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會產生毒素,進入血液並到達大腦,可能導致焦
Thumbnail
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會對情緒和整體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腸道和大腦之間有一個複雜的通訊網絡,稱為腸-腦軸,它在調節情緒和影響大腦功能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當腸道細菌的平衡被破壞時,會導致有害物質的產生和炎症,進而影響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例如,有害細菌的過度生長會產生毒素,進入血液並到達大腦,可能導致焦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Thumbnail
還記得國內剛開始有長新冠災情,最常提到的莫過於腦霧和糖尿病? 在一系列介紹長新冠腦霧後,國內近期糖尿病年輕化趨勢與「新生糖尿病」以及國人健檢常出現的紅字: 高膽固醇,這些問題和長新冠是否有關? 2024年的新科學證據提供了一絲線索: 好膽固醇和鐵蛋白是長新冠嚴重程度的關鍵標誌物。
Thumbnail
還記得國內剛開始有長新冠災情,最常提到的莫過於腦霧和糖尿病? 在一系列介紹長新冠腦霧後,國內近期糖尿病年輕化趨勢與「新生糖尿病」以及國人健檢常出現的紅字: 高膽固醇,這些問題和長新冠是否有關? 2024年的新科學證據提供了一絲線索: 好膽固醇和鐵蛋白是長新冠嚴重程度的關鍵標誌物。
Thumbnail
最新研究: 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於3月20日再次針對冠狀病毒對大腦的傷害線索 ,歸納2024年最新研究後整理了四大線索,分別為免疫風暴 (Immunological storm)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症狀、屏障滲漏 (Leaky barrier)/BBB壞了、腦部侵犯(Brain invasion)。。。
Thumbnail
最新研究: 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於3月20日再次針對冠狀病毒對大腦的傷害線索 ,歸納2024年最新研究後整理了四大線索,分別為免疫風暴 (Immunological storm)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症狀、屏障滲漏 (Leaky barrier)/BBB壞了、腦部侵犯(Brain invasion)。。。
Thumbnail
今日清晨,英國時間週四(2024年2月22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以斗大標題: 研究發現,長新冠 的「腦霧」可能是由於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滲漏所致...
Thumbnail
今日清晨,英國時間週四(2024年2月22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以斗大標題: 研究發現,長新冠 的「腦霧」可能是由於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滲漏所致...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 揭開長新冠腦霧之迷霧 II: 小膠的背叛 一文, 補充新圖冊。近期科學認定的長新冠腦霧罪魁禍首是突觸被破壞、被過度修剪。而這柄剪刀...
Thumbnail
這裡策展的是 揭開長新冠腦霧之迷霧 II: 小膠的背叛 一文, 補充新圖冊。近期科學認定的長新冠腦霧罪魁禍首是突觸被破壞、被過度修剪。而這柄剪刀...
Thumbnail
新冠病毒如何影響我們的細胞? 2024年結合美國、荷蘭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 這個項目開始研究不同器官中各種類型的細胞如何對新冠感染做出反應。我們測試了肺細胞、心臟細胞、胰腺β細胞,但衰老途徑僅在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中被啟動 …這是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新冠病毒如何影響我們的細胞? 2024年結合美國、荷蘭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 這個項目開始研究不同器官中各種類型的細胞如何對新冠感染做出反應。我們測試了肺細胞、心臟細胞、胰腺β細胞,但衰老途徑僅在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中被啟動 …這是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結果。。。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Thumbnail
“新冠病毒本身並沒有直接修剪突觸連接,而是啟動了小膠質細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