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茂讀文獻🐻〈權力不對等,是研究不倫理還是社會不正義?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教育外展之社會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以研究為名,好像很多事情就能變得理所當然。如前陣子師大的女足事件,現在看來如此不合理之事,研究當下卻能輕易執行。最近讀到一篇文獻,說明了到中小學進行研究的權力不對等情形,作者曾在成功大學人類研究倫理治理架構行政辦公室任職,她用相關工作經驗與文獻介紹了權力不對等的可能緣由,成大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以下簡稱:倫審會)辦理有關進到校園研究的研討活動,並倡議研究過程應納入受試者觀點等。以下簡單介紹這篇文獻。

一、學術專業知識生產不正義主要為「結構」問題

Iris Marion Young認為中小學師生是長期在不正義的知識生產過程中受到支配與壓迫的群體(Young, 2018)。會形成支配與壓迫主要來自知識生產過程的結構,並不僅是特定群體的人員。

二、研究與權力不對等

(一)倫理審查機制

臺灣的研究倫理法制化的訂定,主要的規範和醫學研究較為相關。因為受試者在醫學研究中常有易受傷害性與脆弱性,例如醫病關係這類二元對立與不對等的關係,此時,倫審會就能扮演在蒐集資料過程中的第三方,代替受試者發聲。

(二)臺灣國中小教師經歷的教育制度

臺灣國中小教師的培育制度以及後續會經歷的學校評鑑等,基本上和學術體系綑綁,因此研究者往往容易靠人脈進入研究場域。即使臺灣從2010年開始在大學推動倫理審查,以人作為受試者的科技部或教育部研究計畫常常被要求送倫理審查,不過其作法經常是繳交受試者或機構的同意書,或者合作備忘錄等。除了簽署同意書亦淪為形式主義外,作者認為這樣的作法與「權力」的概念在倫理審查中長期被誤解有關。

(三)以系統與結構來看權力

當研究上有權力不對等的情形時,經常會被歸咎於研究者本身的問題,如師大女足案,大家最常把矛頭指向教練,以及計畫主持人。研究上的權力不對等常常只涉及研究雙方,是由於權力經常被以個人的方式理解,如被視為個人有能力指使別人為他做事的支配關係(power-over relations),或被視為研究者能支配手上資源的能力(a power-to do something)。

在文章中,作者將權力視為系統性的,而非個人式。作者詢問:「是誰允許研究資料可以透過研究者的社會身分關係網絡來蒐集?」在和中小學師生相關的研究中,除了研究者與受試者二元的關係外,還包括了師資培育制度、評鑑制度、歷史、慣習文化等,各種制度與行動,以及人際網絡構建出的權力關係結構。在這樣的關係網絡中,若有人拒絕參與研究或有異議,可能還會被覺得是愛計較、一點小忙也不幫等。

三、成大倫審會的研究倫理外展與倫理指引

有關中小學的研究中權力不對等和知識生產不正義之問題,文中介紹成大倫審會在2015至2016年間舉辦了三場研究倫理教育外展(educational outreach),邀請包國中小學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特殊需求協會代表等人分享曾參與研究的經驗與感受,並請曾以中小學進行研究案的研究者與會,一同分享與精進執行研究時的過程。如圖一。

註:權力不對等,是研究不倫理還是社會不正義?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教育外展之社會實踐,甘偵蓉,2022,新實踐集刊,頁95。

註:權力不對等,是研究不倫理還是社會不正義?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教育外展之社會實踐,甘偵蓉,2022,新實踐集刊,頁95。

(一)以「校園人權」連結「受試者權益」

研究活動的進行非中小學師生的日常,研究者不論親自或妥托校內人員協助蒐集研究資料,都應該首要避免干擾師生在校內的作息與活動,若無則違反校園人權。

(二)用外展活動結合研究中的社會問題

研究回饋是許多參與者重視的,在外展活動中,有家長提到參與一些研究到最後都等不到結果回饋,感到研究者是為了自身利益,而非為了參與研究的孩子。而研究期間或最後對參與者有所回饋,也是一種尊重與重視。

而也有家長提及特殊學生的行為特質,以及研究能對孩子帶來的幫助等,讓倫審會與研究者能夠更新與受試者相關的權益保護知識。

(三)讓學校教師、首長、受試者家長當守門人

作者提到,強調守門人是過往偏向醫學的研究倫理較未提到的。因為如以中小學師生作為受試者,面對的是一個在機構框架下的成員,而非如醫學研究上面對的經常只是個體。因此建議在進到中小學校研究時,應有公文發函到學校,讓校方知悉,或者要能用其他方法讓校方了解,避免當家長或老師有疑義時,學校不會狀況外。亦有語彙者提到,研究者可以親自說明研究相關訊息,帶領家長或老師了解研究同意書與目的等,並說明研究有選擇不參加的權利。

(四)外展活動延伸的倫理指引

成大倫審會在外展座談活動後,擬定了給研究者進入中小學蒐集資料可以參考的步驟,並也能給受試者或家長參考。其於2017年公布,如圖二。文中提到倫審會當時有函文台南市政府教育局,希望教育局能轉知轄下的學校參考此研究須知,不過當時教育局似乎沒有轉知。

註:權力不對等,是研究不倫理還是社會不正義?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教育外展之社會實踐,甘偵蓉,2022,新實踐集刊,頁112。

註:權力不對等,是研究不倫理還是社會不正義?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教育外展之社會實踐,甘偵蓉,2022,新實踐集刊,頁112。

四、小結

作者在此文獻中以結構的角度來看權力不對等,我認為是對研究者,也對受試者較為安心有保障的切角。畢竟一位研究者,經常分身乏術,也有多重在學術圈的壓力,常常可能會習慣研究模式或疏忽研究倫理問題。而參與其中的受試者或機構也需要有應得的尊重,學術自由再重要也不應含括可能傷害受試者的過程或內容。研究中的權力不對等,應有把關的機制,也應該是整個系統要一起努力的。因為篇幅的關係,僅簡單介紹部分內容,有許多無法好好介紹的部分,若大家有興趣可以下載閱讀看看喔!希望有越來越多人重視研究中的權力不對等~下週將由薩奇帶來怎麼選指導教授分享,我們下週見,非常感謝收看!

導讀文獻

甘偵蓉(2022)。權力不對等,是研究不倫理還是社會不正義?大學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教育外展之社會實踐。新實踐集刊,2,77-12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丟搞學術郎的沙龍
43會員
59內容數
選錯指導教授如同進入研究所的煉獄,生殺大權掌握於教授手中,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畢業談何容易?基於此,本沙龍旨在揭露研究生的悲苦日常,奇怪的學術生態,以及各種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生可能會需要的知識與懶人包。我們期許這些資訊能對目前在學的學術郎有所幫助。也歡迎分享你的學術故事(dghslkcla@gmail.com),多蝦
2025/06/05
此文獻探討臺灣「學生音樂比賽暨鄉土歌謠比賽」的爭議因素,得到五點結論,並根據McDonnell (2009)的政治反饋概念化模式作為結論架構,提到音樂比賽本身會受到的影響;音樂比賽制度結構的影響因素;不同角色看待音樂比賽的詮釋;參與團體對比賽產生排斥或面對的現象;比賽趨於形式化的狀況。
Thumbnail
2025/06/05
此文獻探討臺灣「學生音樂比賽暨鄉土歌謠比賽」的爭議因素,得到五點結論,並根據McDonnell (2009)的政治反饋概念化模式作為結論架構,提到音樂比賽本身會受到的影響;音樂比賽制度結構的影響因素;不同角色看待音樂比賽的詮釋;參與團體對比賽產生排斥或面對的現象;比賽趨於形式化的狀況。
Thumbnail
2025/04/09
過去在讀研究所時,總想著學習,增進能力,不太曾想過和指導教授之間的權力關係與保障等。今天導讀一篇期刊文章,為丁學勤與楊忠傑的〈指導教授與研究生間關係結合的形態及其效果〉,作者主要用管理學中的消費服務過程來看研究所的指導關係,說明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之間有哪些關係結合,這些關係結合會對研究生帶來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5/04/09
過去在讀研究所時,總想著學習,增進能力,不太曾想過和指導教授之間的權力關係與保障等。今天導讀一篇期刊文章,為丁學勤與楊忠傑的〈指導教授與研究生間關係結合的形態及其效果〉,作者主要用管理學中的消費服務過程來看研究所的指導關係,說明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之間有哪些關係結合,這些關係結合會對研究生帶來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5/03/26
本文探討研究生與指導教授間的學術倫理問題,透過導讀2007年周善行與曾牧雲的期刊文章,介紹研究結果不實、報導方式不當、指導教授抄襲、論文排名等議題,並探討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也說明關於指導關係互動的規範。文章亦佐以自身被指導教授不當對待的經驗分享,期望研究生與指導教授應更瞭解自身權益與責任。
Thumbnail
2025/03/26
本文探討研究生與指導教授間的學術倫理問題,透過導讀2007年周善行與曾牧雲的期刊文章,介紹研究結果不實、報導方式不當、指導教授抄襲、論文排名等議題,並探討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也說明關於指導關係互動的規範。文章亦佐以自身被指導教授不當對待的經驗分享,期望研究生與指導教授應更瞭解自身權益與責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1.針對「倫理」描述何者為非: 視為個人行為的準則規範或行為標竿 強調社會關係和群體規範 (X)強調權利與義務 違反倫理者,將會受到良心或社會上輿論的譴責,並無具體處罰。 2.接受私人文書檔案捐贈時,雙方不須訂定協議限制。(正確) 3.檔案管理人員整理檔案時「應」: (X)直接翻拍檔案
Thumbnail
1.針對「倫理」描述何者為非: 視為個人行為的準則規範或行為標竿 強調社會關係和群體規範 (X)強調權利與義務 違反倫理者,將會受到良心或社會上輿論的譴責,並無具體處罰。 2.接受私人文書檔案捐贈時,雙方不須訂定協議限制。(正確) 3.檔案管理人員整理檔案時「應」: (X)直接翻拍檔案
Thumbnail
這是在閱讀完《失控的懲罰》,於108年間寫出的簡短又未能全面討論及詳述司法保護制度的研究小短文。 但我想時至現今113年,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也可以比照對應現行刑事司法保護的制度是否卓有改善,抑或是傾向重刑重典之刑事司法政策。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我國近日在施政面上,與我國
Thumbnail
這是在閱讀完《失控的懲罰》,於108年間寫出的簡短又未能全面討論及詳述司法保護制度的研究小短文。 但我想時至現今113年,應該還有點參考價值,也可以比照對應現行刑事司法保護的制度是否卓有改善,抑或是傾向重刑重典之刑事司法政策。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我國近日在施政面上,與我國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1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庫 2性別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3霸凌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Thumbnail
1性別平等教育人才庫 2性別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3霸凌事件專業調查人才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校園性平調查制度是否應該優先於司法處理,並透過具體案例和相關法律條文分析,提出了相關問題和討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校園性平調查制度是否應該優先於司法處理,並透過具體案例和相關法律條文分析,提出了相關問題和討論。
Thumbnail
「權威原理」是影響力的第五大武器,人們傾向於相信和服從權威的意見或指示。益處包括從權威人士那裡獲得實際好處和訊息,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如盲從導致的誤判。史丹福監獄實驗展示了權勢對人行為的影響,強調了社會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善用「借權威」的能力尤為重要,尤其在健康議題等關鍵決策時,請多方求證以避免誤判。
Thumbnail
「權威原理」是影響力的第五大武器,人們傾向於相信和服從權威的意見或指示。益處包括從權威人士那裡獲得實際好處和訊息,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如盲從導致的誤判。史丹福監獄實驗展示了權勢對人行為的影響,強調了社會制度的重要性。因此,善用「借權威」的能力尤為重要,尤其在健康議題等關鍵決策時,請多方求證以避免誤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