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的第三本愛爾蘭文學(原文),但是第一本看完的。
開始閱讀英文原文書(或是英譯),閱讀習慣和邏輯跟以前讀華語書是不一樣的。英文閱讀我必須先求『看得懂』,不然都是白搭。
很多有興趣的題目會因為用字太難獲表達方式不易讀而被我放棄,愛爾蘭文學就是我的罩門之一。已經有兩本小說在我努力後還是宣靠不治QQ。不知道是不是愛爾蘭人都喜歡挑很難的題目下手,或是這幾本都是得獎書,布克獎的書同長都是討論一些議題性題目。《牛奶工(Milkman)》討論是北愛問題,《像這樣的小事》講述了天主教會的黑洗衣店。另一本《Close to Home》講述北愛鄉下人還是藍領小孩面對社會的故事。作者似乎為了營造當時緊張的份圍用了不那麼好讀的書寫方式,例如《牛奶工》的段落極長,讀起來有種很難喘息的感覺。再加上愛爾蘭人的用字遣詞或是俚語,第二語言使用者或是不了解當地文化的人真的更難理解了。《像這樣的小事》相比另外兩本是好讀很多,仍然不乏愛爾蘭的用字!
如書名所指,整本書寫的都是一些「小事」。篇幅已經很少,大部分的內容都是生活上的小事,或是主角回想自己過去經歷。而這些小事,堆出主角的人格特質和讀者對其生活的想像。主角大可以假裝沒看見沒聽見,繼續他和妻子與五個女兒的小確幸,好好過上聖誕節,也不必擔心街坊鄰居的耳語,但他的經歷讓他做出了選擇。
不知道中文版是不是能好讀一點,若這本書不是只有一百多頁,很可能也被我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