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職涯偶然:運用偶發事件理論,打造精彩人生第二曲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快速變動的時代,傳統的職涯規劃思維正面臨挑戰。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 John D. Krumboltz 提出的「偶發事件理論」(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展現了另一種職涯發展的可能——人生職涯並非完全依靠事前計劃,而是充滿意外與偶然事件的影響。

這些看似偶然的「機緣」,其實是我們可以主動創造並且善用的寶貴資源。

理論三大核心

  1. 計劃性(Planned)
    主動學習與行動,遠比單純制定計劃更重要。透過不斷累積經驗與調整,你才能在變動中成長。
  2. 機緣偶遇(Happen)
    生活中無法預期的事件隨時發生,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正面迎接,將意外視為轉機。
  3. 開放心態(Stance)
    保持好奇與探索,願意嘗試新事物,讓自己隨時準備迎接未知的可能。

五大關鍵技能,助你抓住偶然機會

  1. 好奇心:積極探索新事物,參與多元活動,開拓視野。
  2. 堅持力:遇到困難不放棄,從挫折中發現成長。
  3. 靈活性:願意調整計劃、適應環境變化,接受挑戰。
  4. 樂觀態度:相信未來有更多機會,專注於「我該怎麼做到」。
  5. 冒險精神:勇於嘗試、不畏風險,敢於跳出舒適圈。
為什麼偶發事件理論如此重要?

在職場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這個理論教我們將不確定性視為機會,而非威脅。它提醒我們擴展社交與專業能,同時具備跨領域能力,提高遇到有利偶然事件的機率。也鼓勵我們汲取多元經驗,不固守單一路徑。

怎麼做?行動指南

  • 對個人:多參與跨領域活動,持續學習新技能,將挫折視為機會,拓展多元人脈。
  • 對組織:鼓勵跨部門合作、支持創新實驗,提供多元學習機會,推動導師制度協助員工。

試試以「中年轉職 × 偶發事件理論」行動策略清單:

行動策略清單(依照 5 大核心能力設計)

  1. 好奇心 Curiosity:保持探索

1.每季參加至少一次跨領域講座或課程(不限於現職領域)。

2.主動與跨行業朋友交流,蒐集新資訊。

3.每週閱讀一篇非本行業的趨勢文章(如 AI、綠能、健康照護)。

  1. 堅持心 Persistence:持續嘗試

1.設定「小實驗」,如兼職專案、志工或短期顧問。

2.建立「復原 SOP」,紀錄教訓,與教練或朋友討論,並迅速行動。

3.每月檢視努力清單,強調「累積進步」。

  1. 靈活性 Flexibility:擁抱變動

1.規劃不只一條目標路徑,建立至少三條可行方案

2.遇阻立即思考如何將偶然情況轉為資源。

3.在 LinkedIn 等平台重新定位專長,善用過去經驗跨產業轉譯。

  1. 樂觀性 Optimism:相信轉機

1.將面試和人脈建立視為練習,把握每一次的實戰機會。

2.寫「機會日記」,記錄遇到的意外與可能價值。

3.與支持者定期分享進展,保持信心。

  1. 冒險精神 Risk-taking:敢跨舒適圈

1. 主動挑戰「跨界」職缺,讓能力更加多元。

2.以新方式展現專長,如寫部落格、開 Podcast 或社群分享。

3. 每年至少參與一個「陌生專案」,如跨界合作、副業或短期海外(外派)工作。

中年轉職者若能用偶發事件理論的思維,將焦慮化為好奇,失敗當成累積,意外變為轉折。這不只是重找工作,而是打造職涯第二曲線的過程。

結論

成功的職涯發展不只靠細密計劃,更關鍵在於善用生命中那些意外的偶然。學會與不確定性共舞,抓住每次偶遇,才能走出精彩不凡的職涯路。

《開啟生涯第二曲線實戰工作坊》|高雄市|104高年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職涯諮詢師-Jerry哥
6會員
13內容數
我是職涯諮詢師 Jerry哥,陪伴您找到職涯方向、設計專屬成長路徑。擁有授課及諮詢實務經驗,擅長職涯探索、轉職策略、履歷面試健檢與目標設定,幫助你看見自己的價值與潛力。在這裡,我會分享職涯發展觀點、實務諮詢案例、常見問題解析,讓您在閱讀中獲得啟發與工具,找到屬於自己的下一步。
2025/08/13
艾德‧夏恩的生涯錨理論指出,職涯成功關鍵在於內在動力而非外在誘因。文章探討內在動力的重要性、其對職場表現及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提供培養內在動力的實務策略,強調職涯發展是場馬拉鬆,內在動力才能支撐長期發展。
Thumbnail
2025/08/13
艾德‧夏恩的生涯錨理論指出,職涯成功關鍵在於內在動力而非外在誘因。文章探討內在動力的重要性、其對職場表現及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提供培養內在動力的實務策略,強調職涯發展是場馬拉鬆,內在動力才能支撐長期發展。
Thumbnail
2025/07/28
在職涯諮詢服務現場,常會聽到來訪者提問: 「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也常聽到:「我的職涯上半場認真工作與賺錢,下半場想為自己而活!!」 走到人生某個階段,也常會問自己: 「接下來,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嗎?」 我覺得有這些想法很正常,但…我們 準備好展開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了嗎? 迎向人
Thumbnail
2025/07/28
在職涯諮詢服務現場,常會聽到來訪者提問: 「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做什麼?」 也常聽到:「我的職涯上半場認真工作與賺錢,下半場想為自己而活!!」 走到人生某個階段,也常會問自己: 「接下來,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嗎?」 我覺得有這些想法很正常,但…我們 準備好展開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了嗎? 迎向人
Thumbnail
2022/07/04
習慣的建立,是將一個「行動」變成「常態」的習慣,一種刻意練習的過程。 這項行動的設定,本質上,應該不能太容易達成,需要一點刻意,需要花一點時間與力氣。如果太輕而易舉,代表這個行動已經是自己的習慣,不須再花費時間練習了。 0500-0600:1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完成晨間運動(跳繩),同時進行健走。
Thumbnail
2022/07/04
習慣的建立,是將一個「行動」變成「常態」的習慣,一種刻意練習的過程。 這項行動的設定,本質上,應該不能太容易達成,需要一點刻意,需要花一點時間與力氣。如果太輕而易舉,代表這個行動已經是自己的習慣,不須再花費時間練習了。 0500-0600:1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完成晨間運動(跳繩),同時進行健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許多人夢想成為藝術家、作家或音樂家,但實現夢想後,卻發現生活單調重複,難以滿足。這種困境源於規劃思維,認為人生可以像工程一樣精確計劃,但這種思維忽視了變化和成長。隨著經驗和視野的擴展,我們的目標也會改變,堅持錯誤的道路只會讓我們越走越遠。這本書提出了設計思維,鼓勵我們像設計師一樣動態解決問題,找到多
Thumbnail
許多人夢想成為藝術家、作家或音樂家,但實現夢想後,卻發現生活單調重複,難以滿足。這種困境源於規劃思維,認為人生可以像工程一樣精確計劃,但這種思維忽視了變化和成長。隨著經驗和視野的擴展,我們的目標也會改變,堅持錯誤的道路只會讓我們越走越遠。這本書提出了設計思維,鼓勵我們像設計師一樣動態解決問題,找到多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引導讀者運用科學思維來應對人生中遇到的交叉路口和難題,以便他們做出屬於自己的最佳選擇! 人生中的交叉路口 【特別喜歡的段落?】 1.實驗007 學習 作者這裡以學英文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引導讀者運用科學思維來應對人生中遇到的交叉路口和難題,以便他們做出屬於自己的最佳選擇! 人生中的交叉路口 【特別喜歡的段落?】 1.實驗007 學習 作者這裡以學英文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命運是人生中不斷選擇的軌跡,好運和厄運就在人的一念之間。通過故事中的例子,探討了對於挫折的態度和選擇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了股市失敗後的正面態度,以及如何通過努力和學習改變命運。歡迎加入粉絲社群,參加討論互動,以及報名下期菁英訓練。
Thumbnail
命運是人生中不斷選擇的軌跡,好運和厄運就在人的一念之間。通過故事中的例子,探討了對於挫折的態度和選擇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了股市失敗後的正面態度,以及如何通過努力和學習改變命運。歡迎加入粉絲社群,參加討論互動,以及報名下期菁英訓練。
Thumbnail
工作創業這麼些年,起起伏伏,雖不能說是一帆風順,倒也一路有驚無險。每次遭遇逆境,總能很快逢凶化吉。這一大段路,時而逆水行舟,時而柳暗花明。其中,[變化]是最大的劇情元素, 而且,經常周而復始的出現。 我所面臨的第一次工作上的變化,結局是我職業生涯的[歸零]。用現代的電腦術語描述,就是有人在我的職涯
Thumbnail
工作創業這麼些年,起起伏伏,雖不能說是一帆風順,倒也一路有驚無險。每次遭遇逆境,總能很快逢凶化吉。這一大段路,時而逆水行舟,時而柳暗花明。其中,[變化]是最大的劇情元素, 而且,經常周而復始的出現。 我所面臨的第一次工作上的變化,結局是我職業生涯的[歸零]。用現代的電腦術語描述,就是有人在我的職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