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人常用的安慰和鼓勵,通常讓孩子懷疑自己。

茶米老師-avatar-img
發佈於親子教養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般大人常用的安慰和鼓勵,
你可以的、你行的、我相信你,
......這些語言通常會讓孩子覺得懷疑自己。


那種感覺是什麼呢?
感覺被慫恿,感覺被大人慫恿著要去證明自己可以。
感覺被否定,感覺被大人不斷提醒,自己的感覺原來是錯的呀!

你不要難過,
你不需要擔心,
相信我,你根本搞錯了,你只是不夠努力而已。
這是我們大人會經常做的行為,誤以為這是對孩子好,
但其實讓孩子變得懷疑自己......。

當然,
每個人都喜歡被鼓勵,喜歡被誇獎,
但是需要你先有真誠的接納與愛的看見。

孩子的內在力量的產生很簡單,
就只是真誠的接納這個狀態下的他。
如父母能在孩子遇到挫折時,
願意花時間去多接納孩子,
然後耐心的等待。

不是輕易的否定,
不是急忙的灌迷湯、拍馬屁,
反倒真正的給自己省時省力。

#不急著解決問題才是解決問題
#重要的是想著怎麼跟孩子連結與看見他
#我少安慰鼓勵孩子多得是陪伴當下的情緒感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茶米老師的沙龍
12會員
127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茶米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1
週末的早晨, 我和湯米坐在吧台前吃早餐, 湯米突然來個一問:「媽媽,當老師有什麼好?你們老師的工作不就只是挑學生缺點嗎?」 「蛤?!」我剛嚥下口的咖啡差點嗆出來。 「哪是呀?!你怎麼會這樣說呢?」 「別人我是不知道啦!但是媽媽正好相反!而且我覺得當老師很好,我喜歡當老師。」
Thumbnail
2025/06/01
週末的早晨, 我和湯米坐在吧台前吃早餐, 湯米突然來個一問:「媽媽,當老師有什麼好?你們老師的工作不就只是挑學生缺點嗎?」 「蛤?!」我剛嚥下口的咖啡差點嗆出來。 「哪是呀?!你怎麼會這樣說呢?」 「別人我是不知道啦!但是媽媽正好相反!而且我覺得當老師很好,我喜歡當老師。」
Thumbnail
2025/05/06
有發現嗎? 我們已經很習慣用憤怒去掩蓋所有的情緒, 習慣用憤怒來保護自己 。 現在的人, 似乎已經失去和內在情緒感受在一起的能力, 我們變得不能悲傷、不能害怕、不會示弱... ◾️ 上課鐘聲響起, 我拿起課本準備趕去上課。 箭步在走廊時發現鞋帶掉了, 趕緊蹲下
Thumbnail
2025/05/06
有發現嗎? 我們已經很習慣用憤怒去掩蓋所有的情緒, 習慣用憤怒來保護自己 。 現在的人, 似乎已經失去和內在情緒感受在一起的能力, 我們變得不能悲傷、不能害怕、不會示弱... ◾️ 上課鐘聲響起, 我拿起課本準備趕去上課。 箭步在走廊時發現鞋帶掉了, 趕緊蹲下
Thumbnail
2025/04/11
老師們講得氣憤,大家都為那位倒霉的同事抱不平。 某學生在段考夥同同學一同舞弊,依照校規,該生及配合的同學,均予以記過並且段考分數打折計算。 經過冗長的處理確認,接下來就是要通知家長了。該生家長接到電話通知的當下,直說他簡直無法相信, 定是老師搞錯了。 「老師,我管教孩子一
Thumbnail
2025/04/11
老師們講得氣憤,大家都為那位倒霉的同事抱不平。 某學生在段考夥同同學一同舞弊,依照校規,該生及配合的同學,均予以記過並且段考分數打折計算。 經過冗長的處理確認,接下來就是要通知家長了。該生家長接到電話通知的當下,直說他簡直無法相信, 定是老師搞錯了。 「老師,我管教孩子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小孩子嘴上最常掛著「我可以!」帶著濃濃奶音,咬字還不太標準的他們,可能正吃力地拖行某樣東西。比大人還更相信自己的他們,不顧現實、使盡全力面對挑戰的天真可愛,某些時候有點令我羨慕。我曾經也有如此相信自己過嗎?
Thumbnail
小孩子嘴上最常掛著「我可以!」帶著濃濃奶音,咬字還不太標準的他們,可能正吃力地拖行某樣東西。比大人還更相信自己的他們,不顧現實、使盡全力面對挑戰的天真可愛,某些時候有點令我羨慕。我曾經也有如此相信自己過嗎?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