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位朋友的思想深受老莊影響,這解釋了為何他對許多世俗事務淡然處之,但當他連投票權都放棄時,我開始思考:這與現代社會對『公民』的定義是否有所衝突?
老莊思想與「不投票」的關聯
是不是很符合老莊哲學中「無為而治」和「不爭」的精神 ?
- 對人為制度的質疑:老莊哲學對人為的、帶有偏見和強制性的制度持懷疑態度。投票作為一種現代政治制度,它所產生的結果,無論是誰當選,都可能被老莊思想者視為一種「有為」的干預,與自然的、無為的運作方式相悖。他們可能認為,無論是誰上台,權力的本質都沒變,而國家最終還是會按照其內在的規律運行。
- 不爭的態度:老莊主張「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投票本質上是一種「爭」,是不同政治理念和團體之間的競爭。一個老莊思想者可能會認為,參與這種競爭會讓自己捲入是非紛爭,消耗心神,與追求內心平靜與逍遙的目標相違背。
- 個體的超脫:在老莊思想中,個人的自由和心靈的超脫是最高追求。他們的核心關注點不是如何改變外部世界,而是如何讓自己的內心不受外部世界的影響。對他們而言,投票只是外部世界的一個事件,參與或不參與都不會改變他們對道的體悟。
「是公民嗎?」的詰問
這個問題非常關鍵。從現代公民社會的角度來看,投票被視為公民權利與義務的核心體現。如果一個公民不行使投票權,我們可能會質疑他是否盡到了公民責任。
然而,從老莊的角度來看,「公民」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建構。他們會問:「什麼是公民?為什麼要符合這個社會所定義的『公民』標準?」他們不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社會的框架上,而是建立在對「道」的體悟上。所以從老莊思想的角度來看,他很可能認為自己是一個「道」的追隨者,而非一個被社會規範所定義的「公民」。他或許認為,真正的「濟世」不是透過一張選票,而是透過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體現道的智慧,去影響身邊的人,讓他們活得更自然、更和諧。
他不投票,並非因為他對社會漠不關心? 而是因為他看待世界的方式與主流社會不同。他的行為是基於一種深刻的哲學信念,他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實踐老莊思想。這也提醒我們,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和貢獻,不應只用社會既定的標準,而應該看到他們內在的思想與選擇。
是不是應該坦然接受各式各樣的觀念? 其實這樣也不錯!!!
道法自然, 清靜無為, 舒服自在, 自有天收
老莊的小我讓我很自在, 老莊的大我觀? 我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