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第十四章是耶穌臨別講論的開端,祂在即將受難前安慰門徒,應許聖靈同在,並強調祂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本章的重點在於:信徒因與基督連結而得安慰,因聖靈同住而得力量。以下分三段探討屬靈意義。 一、安慰的應許與確據(約14:1–14) 耶穌勸勉門徒:「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v.1)祂應許要去為門徒預備地方,並要再來接他們到祂那裡(v.2–3)。多馬問祂要往哪裡去,耶穌回答:「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v.6) 腓力求看父,耶穌指出,看見祂就是看見父(v.9)。祂又應許,信祂的人要做比祂更大的事,因為祂要回到父那裡(v.12)。 屬靈反思:在憂愁不安中,信心的根基是耶穌自己;基督不只是指出道路,而是祂本身就是唯一的道路;禱告奉主名求,與祂的旨意契合,就必蒙應允(v.13–14)。 二、聖靈的應許與內住(約14:15–26) 耶穌說:「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v.15)祂應許差「保惠師,就是那真理的聖靈」(v.16–17),祂要永遠與門徒同在,內住在他們心裡。 耶穌又應許:「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v.18)到那日,門徒必知道祂在父裡面,門徒在祂裡面,祂也在門徒裡面(v.20)。凡遵守祂話的人,父要愛他,並要與祂一同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v.23)。 屬靈反思:愛與遵守命令是門徒身份的印證;聖靈的內住保證我們不孤單,並引導我們進入真理;神與人同住,是最親密的信仰關係。 三、平安的應許與順服(約14:27–31) 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v.27)祂勸門徒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因祂將要去見父,這是祂順服父旨意的必然道路(v.28–31)。 屬靈反思:真平安不是外在環境的安穩,而是因與基督同在而得的心靈安息; 信徒的信心應超越眼前的動盪,因神的計畫早已掌管;基督順服父的旨意到底,成為門徒跟隨的榜樣。
安慰、應許與平安的主 《約翰福音》第十四章顯明:在門徒面對動盪與不安時,耶穌以祂自己、以聖靈的內住、以及祂所賜的平安作為保障。信徒因著祂的話,得以確信自己的盼望、能力與平安都根源於祂。 今日信徒應自省:我是否真相信耶穌是唯一的道路、真理與生命?我是否愛主並以遵守祂的話為生活的實踐?我是否在動盪中持守基督所賜的平安,而不被環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