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的旅程 01|🤔 連出國玩都需要專案管理?|從旅行看懂商業環境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專案管理是專案經理的專屬技能嗎?

當然不是!無論你是什麼職位,「專案管理」的思維都能讓工作更有效率,它的核心觀念能體現在工作、生活等萬事萬物。

相信大家都有規劃出國旅遊的經驗,接下來這 6 篇系列文章,讓我們透過「規劃出國旅遊」來輕鬆學會「專案管理」的核心知識:

  1. PM 的旅程 01|🤔 連出國玩都需要專案管理?|從旅行看懂商業環境
  2. PM 的旅程 02|✈️ 欸!我們一起出國玩吧!|專案啟動怎麼規劃
  3. PM 的旅程 03|🗺️ 行程規劃大作戰|專案規劃的全方位指南
  4. PM 的旅程 04|🧑‍✈️ 當個稱職的旅行團長|專案執行的領導藝術
  5. PM 的旅程 05|🚨 旅行中的 Plan B|專案監控與應變實戰
  6. PM 的旅程 06|📸 完美收尾的善後工作|專案結束與價值實現




raw-image

規劃出國旅遊也算是專案?

LINE 群組突然跳出一則訊息:「今年中秋、雙十連假請 3 休 9 欸!要不要出國玩?」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瞬間冒出很多問題:

  • 好啊!去哪?
  • 預算多少?
  • 我的護照好像過期了...
  • 我可能要加班QQ
這就是一個「專案」的開始!而從這一刻起,就需要具備「專案管理」的思維了。
看似簡單的聊天,卻已經觸發一連串專案管理的觀念了:目標、預算、限制、風險。

什麼是專案?

專案就像是一趟旅程,有起點也有終點。它不是每天的例行公事,而是為了達成一個明確的目標,臨時展開的冒險。無論是規劃一場婚禮、開發一款新產品,還是和朋友出國旅行,只要需要規劃路線、分配資源、帶著大家抵達目的地,都可以被視為一個專案。

raw-image

商業環境指的是什麼?

以前要出國很單純,不論是旅行社、機票和住宿的選擇都不多。但現在要出國,卻有很多資訊要過濾:

  • 旅行社選擇多元,哪個適合呢?
  • 想要自由行,但網路、社群的資訊好多啊...
  • 住宿除了飯店,還有青年旅館、Airbnb 可以選...

外在環境的因素大大影響了「出國旅遊」的選擇,這代表著「商業環境」會影響專案,就像 2020 年的 Covid-19 影響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消費模式,不僅從國外旅遊轉為國內旅遊,旅行的行程也改變不少,再舉其他例子:

  • 以前要賣東西是找一個地點來開店,現在則是透過各種電商平台進行買賣
  • 以前付錢用現金、信用卡,現在幾乎以電子支付為主
  • 以前行銷靠傳單、Email 和廣告,現在仰賴各種社群媒體

反之,專案也會為商業環境帶來影響,甚至帶來周邊的發展,例如:現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大家還會再買螢幕保護貼、手機殼、手機架、手機背帶等附屬商品。另外最經典的「一家烤肉萬家香」廣告標語,讓我們在中秋節開始烤肉了!連帶烤肉相關的商品也跟著蓬勃發展,現在只要接近中秋節,各大賣場、超商都有烤肉專區呢!

商業環境(市場趨勢、消費模式、產業型態、生活習慣)會影響專案,而成功的專案也能反過來塑造新的商業環境。就像一趟旅行,可能因疫情而被迫改變,但同時也催生了「微旅行」、「深度旅遊」的新潮流,久而久之,甚至變成一種新的文化。


A|策略調整

當外在環境改變時,旅行策略也要調整來符合我們出國的目的:

  • Covid-19 前:出國說走就走
    → Covid-19 中:國內旅行較安全
    → Covid-19 後:報復性旅遊
  • 以前:找旅行社套裝行程
    → 現在:自己上網比價更便宜

除此之外,出國旅遊要考量一些「務必遵守」的限制,才不會讓旅遊變成災難,例如:在 Covid-19 期間出國是否要留意什麼?目的地有沒有特殊的文化風情?

還有一些根據過往旅遊經驗,所累積的「知識庫」,像是常備藥準備、旅外國人急難救助卡、外交部出國登錄流程、各種旅遊文件的影本等,讓整趟旅遊更有保障!

影響專案分兩種:
1. 務必遵守的限制稱為「企業環境因素(EEFs)」,例如法規、文化、產業標準
2. 因專案產生的實務作法與知識庫稱為「組織過程資產(OPAs)」,例如文件


B|專案效益與價值

決定要不要出國旅行,往往不是一拍腦袋就出發,而是會想:這趟旅程能帶來什麼?是放鬆身心、增廣見聞,還是和朋友留下美好回憶?專案也是一樣,開始前必須評估它能帶來的效益與價值,確定值得投入,才會展開這段冒險。

  • Plan A:放鬆身心 — 去海島曬太陽、泡飯店泳池,回來能充電再出發。
  • Plan B:增廣見聞 — 深度文化之旅,參觀博物館、古蹟,收穫新的視野。
  • Plan C:人際連結 — 和朋友一起出遊,增進感情,留下共同回憶。

這是專案做 or 不做的關鍵


C|組織文化與變革管理

大家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
原本爸媽最喜歡的是「跟團旅遊」— 行程有人安排好,什麼都不用擔心。
但當孩子開始分享自由行的樂趣(想去哪就去哪、隨時能調整計畫),爸媽也慢慢被影響,從抗拒到嘗試,最後甚至愛上了這種旅行方式。

其實,這個過程就很像「改變管理」的五個步驟(ADKAR)。

  1. Awareness(覺察)
    爸媽開始注意到,跟團雖然方便,但常常行程緊湊、走馬看花,和孩子想要的「深度體驗」有落差。
  2. Desire(意願)
    在孩子分享自由行的樂趣後(彈性安排行程、隨心探索小店),爸媽逐漸產生了嘗試的興趣與動力。
  3. Knowledge(知識)
    孩子教爸媽怎麼訂機票、找民宿、查交通,爸媽學會了規劃自由行的基本方法。
  4. Ability(能力)
    爸媽第一次嘗試自己安排行程,雖然一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但也能順利帶著家人完成旅行。
  5. Reinforcement(強化)
    成功的自由行經驗讓爸媽更有信心,感受到樂趣與自主性,也逐漸從「跟團派」轉變成「自由行派」。

組織文化是大家共有的價值觀、原則、傳統及做法,影響著成員的行為。而上述例子就是變革的五個步驟,「需要個人改變」來達到:

  1. Awareness 覺察何處需要改變
  2. Desire 有意願支持改變
  3. Knowledge 擁有如何改變的知識
  4. Ability 具有展示新技能與新行為的能力
  5. Reinforcement 強化並堅持此改變


D|專案治理

出國旅遊總是有個人是負責拍板定案的,如果是

  • 情侶旅遊:那行程要一起討論,不然會吵架
  • 家族旅遊:行程要以長輩的體力為主
  • 公司員工旅遊:員工只能選去 or 不去,並要遵守規範

誰有權力決定方向?誰掌握資源?專案遵循什麼規範?(指導專案管理活動的框架) 不同的治理框架就會有不同的決策方向喔!


E|專案合規性

旅行前不只要準備行李,更重要的是檢查「能不能順利入境」。
護照有沒有過期?目的地需不需要簽證?
是不是要先打疫苗、準備健康證明?
還有哪些東西是禁止攜帶的?

這些看似瑣碎的規定,其實就是旅遊中的「合規性」。一旦忽略,輕則東西被沒收,重則根本進不了國境。專案管理也是一樣,成果要真正落地,必須遵守合規要求,否則再完美的計畫都可能卡關。

專案活動通常由品質、稽核、法律、技術等專家組成,來審查與確保專案需求及成果是否有符合合規性。


連出國玩都要專案管理?Yes.

規劃一趟旅行,看似只是選擇目的地,其實背後牽動了環境、價值、文化、治理與合規性。這就是「專案」的縮影,它不只是做一件事,而是放在一個大環境下被影響、被規範,最後創造出價值。

下回預告

我們就來看看,當一個專案真的要啟動時,第一步要怎麼開始?

👉PM 的旅程 02|✈️ 欸!我們一起出國玩吧!|專案啟動怎麼規劃




類型:PMP 專案管理師
講師:徐光明
時間:2025/4/26、2025/6/8
機構:長宏專案管理顧問公司
小編:517、Yuch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ot Design Lab
25會員
19內容數
「Root Design Lab」結合了「Root」(根源、基礎)、「Design」(設計)與「Lab」(實驗室),象徵這是一個充滿探索精神的創新平台! 我們是UXD(User Experience Design,使用者體驗設計) ,專注於設計與前端技術的發展與實踐,透過實驗與不斷精進,推動創意與技術的無限可能!
Root Design Lab的其他內容
2025/08/25
#前言 本次外部訓練課程「專案需求分析與引導技巧」,主要探討如何運用引導技術(Facilitation)來提升需求分析、溝通效率與專案成果。 課程共分為四大模組: 模組一 Facilitation and Business Analysis (引導技術與商業分析) 模組二 Facilita
Thumbnail
2025/08/25
#前言 本次外部訓練課程「專案需求分析與引導技巧」,主要探討如何運用引導技術(Facilitation)來提升需求分析、溝通效率與專案成果。 課程共分為四大模組: 模組一 Facilitation and Business Analysis (引導技術與商業分析) 模組二 Facilita
Thumbnail
2025/08/12
在工作中,我們每天都在解決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解的那個「問題」,真的是問題嗎?還是只是「現象」?
Thumbnail
2025/08/12
在工作中,我們每天都在解決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解的那個「問題」,真的是問題嗎?還是只是「現象」?
Thumbnail
2025/04/28
AI 時代來了,工作方式正在快速變化。與其害怕被取代,不如練好基本功,成為能和 AI 共舞的人。 本文整理了 4/14 台北敏捷社群的分享,從思維轉型、技能練功,到新型團隊合作模式的實戰分享。一起來看看,如何在 AI 浪潮下,穩穩地跑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8
AI 時代來了,工作方式正在快速變化。與其害怕被取代,不如練好基本功,成為能和 AI 共舞的人。 本文整理了 4/14 台北敏捷社群的分享,從思維轉型、技能練功,到新型團隊合作模式的實戰分享。一起來看看,如何在 AI 浪潮下,穩穩地跑得更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Thumbnail
企業面對大專案時,將其分解成可執行的小任務,有助於實現目標。以提升銷售額為例,拆解為四個要素,並提供增加流量、轉換率、客單價和回購率的策略。另外,還必須設計可量化的指標及追蹤回饋。這些建議對於創作型工作和知識型工作者來說,同樣可以利用該策略來提高工作效率。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Thumbnail
介紹敏捷式管理的專案管理概念,以及對團隊成員潛力發揮的啟發。內容包括敏捷式領導的三個重要事項、自我管理與同仁間的信任建立,以及敏捷式管理對自己的幫助。分享在專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與員工管理上運用敏捷式管理的個人見解和體悟。
Thumbnail
介紹敏捷式管理的專案管理概念,以及對團隊成員潛力發揮的啟發。內容包括敏捷式領導的三個重要事項、自我管理與同仁間的信任建立,以及敏捷式管理對自己的幫助。分享在專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與員工管理上運用敏捷式管理的個人見解和體悟。
Thumbnail
專案管理師是專案團隊中的靈魂人物,負責規劃、執行和控制專案,以達成專案目標。一名優秀的專案管理師需要具備多項硬實力,才能帶領團隊克服挑戰,完成專案。那麼,專案管理師究竟需要哪些硬實力呢?一起來認識五項專案管理師必備的硬實力,並分享如何培養這些硬實力 專案管理師需要與不同的
Thumbnail
專案管理師是專案團隊中的靈魂人物,負責規劃、執行和控制專案,以達成專案目標。一名優秀的專案管理師需要具備多項硬實力,才能帶領團隊克服挑戰,完成專案。那麼,專案管理師究竟需要哪些硬實力呢?一起來認識五項專案管理師必備的硬實力,並分享如何培養這些硬實力 專案管理師需要與不同的
Thumbnail
成為一個好的專案經理需要具備彈性、利他思維和不懂就問的特質。彈性意味著擁抱不確定性,並保持信念解決問題;利他思維代表為了整個團隊而行動,並表揚團隊成員的優點;不懂就問鼓勵持續學習和好奇心,以便更好地瞭解專案。這三個特質將助你成為優秀的專案經理。
Thumbnail
成為一個好的專案經理需要具備彈性、利他思維和不懂就問的特質。彈性意味著擁抱不確定性,並保持信念解決問題;利他思維代表為了整個團隊而行動,並表揚團隊成員的優點;不懂就問鼓勵持續學習和好奇心,以便更好地瞭解專案。這三個特質將助你成為優秀的專案經理。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和愈來愈複雜的世代,瞭解管理的重要性能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管理不僅適用於企業管理者,對每個有抱負的人來說都是必要的技能。透過管理技能,你可以更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和金錢管理,並實現個人生活和職場目標。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和愈來愈複雜的世代,瞭解管理的重要性能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務。管理不僅適用於企業管理者,對每個有抱負的人來說都是必要的技能。透過管理技能,你可以更有效地進行時間管理和金錢管理,並實現個人生活和職場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