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業模式打造自己個人品牌——敏捷式管理特性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若是懶得看文字,也可以看影片唷)

哈囉大家好我是May,歡迎來到我的沙龍用「商業模式打造自己個人品牌」第1講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什麼是「敏捷式管理」

為什麼想了解這個?這能在職場跟人生有什麼幫助嗎?

為什麼我想了解這種專案管理模式?

raw-image


最近公司有一場老屋翻修的專案,與以往不一樣是由主管帶領幾位部門同仁一起合作,我想來運用實際案例跟理論來驗證,如何用這樣的模式帶領同仁完成專案,我了解專案管理的一些概念,專案管理工具提到了敏捷式管理,這個知識缺口讓我產生好奇心,深入的理解和啟發後,認識底層邏輯,對面對問題更具建設性的思考

用一句話說明這種管理模式在談什麼?

如何用新創的方式讓團隊中的每個成員發揮最大的個人價值

raw-image


「敏捷式領導」最重要的三件事?

  1. 第一:專案負責人好比船長:具有通訊、運輸、氣象等專業知識,隨時站在船上的制高點,觀察天象、潮汐、海浪,引導船員完成任務,並在預定的時間內抵達目的地。
  2. 第二:如何彼此信任?照顧成員心情:有一種 心法通常成員會有自己的隱藏意圖(例如升遷機會、培養新技能、增加自己技術經驗等等)
  3. 第三:要看得懂同仁是哪種類型:比較適合做例行公事的員工,對於被賦予自主決策權,許多人會感到壓力或是找不到利基點,有的甚至會認為這是主管要讓他們擔負更大的責任,最後這些員工反而工作狀態更不好。
raw-image


了解「敏捷式管理」對自己有何幫助?

問大家一個問題「團隊的成功應該是,全部的人能力都很好,還是應該有優秀和普通成員的混合呢?」國外很多研究發現,即使由頂尖運動員組成的球隊,也不一定能夠百分之百的贏得球賽,這就是所謂的「刺蝟法則」,就是一種你強我也要比你更強的概念!實際上在執行各種專案的時候,專案管理中經常是瀑布式和敏捷式兩種模式交叉應用,我還發現也可以運用在客戶關係管理與員工管理上。

raw-image


「敏捷式管理」不是所有人都適用?每個人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模式都不太一樣,這是很正常的。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用敏捷式的管理方式,這會讓我比較能夠自主的完成任務。就像是,需要我從高雄到臺北,我可能會先詢問目標時間和預算,然後自己安排交通路線和方式。我會希望能夠自己決定使用哪種交通工具,什麼時候轉車,以及如何購票等細節,其實這樣不只能夠更有效的達成目標,這也會讓我能夠對整個過程有更深入的了解跟掌控。不過,在職場上或是學校中,其實你會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方式,有些人更喜歡得到更多的指引和細節,像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說明該怎麼做,這樣的人多半會覺得自主性太高會讓他們感到壓力。

raw-image


其實換個思考的方式,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正是這些差異,給予了團隊獨特的活力。反而會學會欣賞別人與自己不同的地方,從裡面去找尋可以發揮自己優勢的機會。

raw-image


總結

不同的管理方式其實有優點也有缺點,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靈活運用,該給空間就給予自由,該明確就提供指引,只要用同理心傾聽團隊成員的意見,相信我們就能找到最佳的工作模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發揮最大的潛力。用一句話做總結敏捷管理不是懂工具應用而已,管理的心態、團隊文化才是最後能否成功的要件!這集的用商業模式的思維翻轉人生第1講到這邊,那我們下次見~掰掰

反饋

感謝各位的閱讀!我很重視您的反饋,希望能不斷進步,為您提供更實質性的內容。請告訴我做得好的地方是什麼?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是什麼?或是內容有讓您聯想到什麼記憶點?歡迎請不吝賜教


9會員
4內容數
生活與事業的突破口 - 用商業思維打造個人品牌,創造人生價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