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對我而言,不只是一種繪畫技巧,更像是一種自我調適與心靈放鬆的方法。就像有些人喜歡用數讀解題或是纏繞畫來讓思緒安靜下來,而我則在速寫的過程裡,找到了一種單純而深刻的愉悅。這種感覺很微妙:當筆尖在紙上游走時,腦中有節奏的思緒會逐漸沉澱,彷彿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

回想最初開始速寫的時候,我並沒有特別宏大的計畫,只是隨手在明信片大小的紙張上勾勒一些線條。那時候的畫面粗糙、凌亂,甚至常常比例失衡。但這些小小的速寫,卻替我留下了當下的片刻心情與場景。後來我慢慢改用A4、甚至16開、18開的紙張作畫,這樣的尺寸讓我能在有限時間裡更完整地交代場景,也能更清楚地表達我當時所感受到的氛圍。
街頭速寫最大的特點,正是它的即興與隨性。當我坐在街頭,眼前的景物總是充滿各種挑戰:線條可能需要精準的角度,但手卻一不小心畫偏,15度成了30度,透視也因此走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往往會告訴自己——絕對不要停下來重畫。因為不論作品「好」或「壞」,都是一種真實的結果,都是當下生命的印記。
有趣的是,許多錯誤其實並不一定是缺陷。當一條線畫偏了,我可以透過後續的調整慢慢修正,或乾脆留下來,讓那塊地方呈現一種不合常理的「反透視」效果。這樣的痕跡,不正正好提醒我:人和電腦不同,我們不可能每一次都將所有事物放在最準確的位置。而這份「不完美」,也成了速寫作品最動人的部分。
速寫的節奏因人而異,有時候我下筆飛快,讓整幅畫充滿凌亂的律動感;有時候我則細細描繪,讓線條顯得安靜而謹慎。這種變化,取決於我的心情,也直接影響到作品的風格。觀看的人,也能從中感受到快與慢、繁與簡之間的差異。或許這正是速寫最迷人的地方——它沒有絕對的規範,而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過程。

我常常覺得,街頭速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它能帶來快樂,而不是壓力。有人用音樂療癒自己,有人透過運動釋放能量,而我則選擇了速寫。這項看似簡單的技能,讓我在城市裡找到安靜的角落,也讓我能在旅行途中留下獨一無二的記憶。與其說我是在「畫畫」,不如說是在記錄一段段與自己相處的時光。
對想學速寫的人,我有幾點簡單的建議:
第一,不要拘泥於工具。你完全不必一開始就購買昂貴的鋼筆或高級水彩紙,一支普通的原子筆、一張再普通不過的紙張,就能開啟你的速寫之路。
第二,放下對「完美」的執著。速寫並不是要畫得多麼逼真,而是要誠實地記錄下當下的觀察與感受。即便是歪斜的線條、不準確的比例,也可能成為最有趣的痕跡。
第三,讓速寫成為習慣。不要害怕一張作品畫得不好,只要不斷完成「一張又一張」,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眼力與手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而更重要的是,你會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風格。

街頭速寫不是比賽,也不是檢定,它沒有標準答案。它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紀錄。每一次坐下來速寫,都是與當下環境的交流,是與自己心靈的對話。當你完成一幅畫,即使它簡單粗糙,你依然完成了一件作品,這種「完成」本身就是一種成就。
二十年來,我時斷時續地在畫紙上留下線條,雖然從未系統地學習,但每一張速寫都成為我生命裡的小小見證。或許我的畫不算精緻,但它們卻承載著我的心情、我的觀察與我的世界。對我而言,這才是速寫最珍貴的地方。
速寫,是技巧,更是態度。它提醒我們接受不完美,珍惜每一次即興的創作,也從中獲得快樂與自由。當你願意拿起筆,不論環境、不論工具,你就已經踏上了屬於自己的速寫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