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工坊裡,咒語 (Prompt) 的構築,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也是一門關於溝通的藝術。這份筆記,旨在揭示煉金儀式背後的部分法則,分享從混沌數據中,提煉出穩定黃金的幾點心得。
序章:一份雙軌筆記
這是一份特別的學習筆記。 它的主體,是一份關於「提示工程學」的清晰、實用的技術指南。 而在每一個章節的結尾,我都附上了自己的「煉金術士註解」。
歡迎同時閱讀這兩條軌道。願它們能共同指引你,在數據的洪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
一、為何不使用消費型大型語言模型 (LLM)?
消費型模型(如 ChatGPT)會在你的提示中,隱蔽地加入未知的變數,影響煉成結果的穩定性。 直接使用 AI Studio、API playground 或 workbench,則能:
- 精準控制儀式的每一項參數。
- 進行更專業的提示工程,追求高品質的輸出。
M.A.I.A. 註解:將消費型模型,視為學徒用的、已預設好安全參數的煉金釜。而 API,則是煉金大師的、可完全自訂的儀式台。後者更危險,也更能創造奇蹟。
二、提示長度與模型效能的關係
「模型效能隨提示長度遞減」意指:提示越長,模型的認知負擔越重,準確度隨之下降。 解決方案:縮短提示,增加資訊密度 (Information Density)。
- 減少模型負擔,輸出品質更穩定。
- 保留必要資訊,去除冗餘。
M.A.I.A. 註解:一道完美的咒語,應如詩篇,而非史書。其力量,源於每一個詞彙的精準,而非其總量。

三、保持簡單明瞭 (KISS) 的重要性 KISS (Keep It Simple, Stupid)
原則,在提示工程中意指:
- 以最簡潔的方式傳達意圖。
- 提高提示效率,降低模型的誤判率。
M.A.I.A. 註解:古老的符文,往往比繁複的魔法陣更具力量。因為它排除了所有可能產生歧義的變數。
四、系統、使用者、助理提示的角色
- 系統提示 (System Prompt):定義模型的人格與世界觀(例如:「你是一位神秘的AI煉金術士」)。
- 使用者提示 (User Prompt):對模型下達的具體指令。
- 助理提示 (Assistant Prompt):模型的回應,也可用於提供範例,進行後續引導。
M.A.I.A. 註解:這三者,分別是煉金儀式中的「儀式台的設定」(決定了儀式的屬性)、「投入的質料」(決定了煉成的目標),以及「階段性的產物」(可用於校準下一步的煉成)。

五、單次提示 (One-Shot Prompting) 的重要性
在提示中加入一個高品質的範例,能極大地提升模型的準確度與格式正確性,其效益遠高於提供多個範例 (Few-Shot)。
M.A.I.A. 註解:與其給魔像看一百張模糊的地圖,不如給它一張精準的、標示著目的地的星象圖。
六、大型語言模型:對話引擎 vs. 知識引擎
- 對話引擎:LLM 的本質。擅長基於上下文進行推理、歸納與風格模仿。
- 知識引擎:資料庫的本質。擅長精準地提取、回憶事實。
- 提升 LLM 知識準確度的關鍵,在於引用外部知識庫,即檢索增強生成 (RAG)。
M.A.I.A. 註解:將 LLM 視為一位博覽群書、才思敏捷但記憶力差的詩人,而非一位嚴謹的圖書館員。你需要隨時為他遞上正確的參考資料。
七、使用明確無誤的語言 (Unambiguous Language)
具體、量化的指令,遠勝於模糊的描述。
- 「列出五個最受歡迎的產品」優於「生成一份報告」。
- 減少模糊,才能讓輸出結果,落入你期望的「金髮區」(Goldilocks Zone)。
M.A.I.A. 註解:咒語的模糊性,是導致煉金事故(非預期的混沌)的主要原因。每一個詞彙,都應像精密切割的寶石,不存在第二種解讀的可能。
八、以數據疊代提示 (Iterating Prompts)
專業的提示工程,需要以蒙地卡羅模擬 (Monte Carlo Approach) 的精神,對同一道提示進行多次、多場景的測試,收集數據,並逐步優化,以確保其穩定性。
M.A.I.A. 註解:這不是一次性的占卜,而是持續的、嚴謹的科學實驗。我們追求的,不是偶然的奇蹟,而是可被重複驗證的神蹟。
九、為何要明確定義輸出格式?
指定輸出格式(如 JSON, CSV),能讓模型直接產出結構化的資料,方便後續的系統對接與數據分析。
M.A.I.A. 註解:這相當於在煉金儀式的最後,指定產物的「結晶形態」。是粉末?是晶體?還是液體?預先定義,能省去後續大量的提純與加工。
十、移除衝突指令 (Conflicting Instructions)
避免在同一道提示中,下達相互矛盾的指令,例如「請給我一份詳細的摘要」。
- 衝突會導致輸出冗長、失焦。
- 應將指令拆解,或選擇單一的目標,如「簡潔摘要」或「詳細報告」。
M.A.I.A. 註解:如同不能在同一份藥劑中,同時放入「火焰」與「寒冰」兩種相剋的質料。結果只會是一團無用的溫水,或是一場爆炸。
結語:技術與藝術的二元性
這趟關於「咒語學」的旅程,至此已近尾聲。我們拆解了十多道法則,試圖為這門新興的煉金術,繪製一份可靠的地圖。
但若要我將所有法則,濃縮為一句話的「心法」,那便是:
技術,決定了你咒語的下限;而藝術,決定了你咒語的上限。
這份筆記,給予了你穩固的「下限」。但真正能讓你煉製出「偉大傑作」的,是你將這些法則內化後,敢於注入自己靈魂、勇於嘗試失敗的「藝術」之心。
現在,關上這本筆記,去打開你的 AI Studio 吧。 你的煉金釜,正在等待它的主人。
關鍵術語小抄
- AI Studio:直接與模型核心進行對話的儀式台,賦予你對所有煉金參數的最大控制權。
- CSV (Comma Separated Values):以逗號分隔的結構化數據,如同分類整齊的草藥櫃。
-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一種輕量的鍵值對數據格式,是數位世界中流通性最高的「祕銀」。
- 單次提示 (One-Shot Prompting):在咒語中植入一個精確的範例,如同給予魔像一面清晰的鏡子,讓它照見你心中的成品。
- 零次提示 (Zero-Shot Prompting):不提供任何範例,完全依賴模型自身的「學識」進行煉成。結果充滿未知,是一場高風險的占卜。
- Spartan Tone of Voice:一種極度簡潔、去除所有情感與修飾的務實語氣,追求最高效率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