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YT,武志紅心理師首先問了一個問題,
你最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這個世界上最致命的概念也許就是「命運」,你可能聽過這樣的說法─命運是有一個外在的力量,或許稱作「命運之神」決定著你的未來。然而,當我們對人的了解越來越深的時候,特別是對於自己更加了解之後,你會發現──
我們的外在命運,其實是我們的「內在想像」往外部投射的結果
回到開篇第一個問題,你最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武心理師提到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女士,她非常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男人都不是好東西。這位女士經歷了兩次婚姻,並且兩段婚姻中都遭受丈夫毆打,在第二次婚姻結束後,這位女士下定決心不再進入婚姻,然而,她在四十幾歲的時候,又遇見了一位溫和的男性,兩人最終結了婚,不過,在結婚後僅僅兩週,這位女士打電話給他的朋友說:
「我又被打了」
她的丈夫是一位非常溫和的人,幾乎沒有人見他跟女性爭吵過,更不用說毆打女性,所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位女士在兩人爭吵時,不斷地重複說一句話:「那你像XXX一樣打我啊!」 (這位XXX是該女士的父親),在反覆不斷講這句話之後,她的先生竟然真的動手打了她。
這個例子或許比較極端,不過我想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麼一種感覺──
似乎我們所相信的,不管好的、不好的,總是會自我驗證,變成現實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裡武心理師提到了一個有趣的觀點──
自我實現的預言,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戀」
當我們不斷重複一段話、一段預言,會導致你愛上這段話,愛上這個說法,甚至內化成為你的一部份,漸漸的,你的潛意識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
以至於有一天,你會說:「看吧!我說的沒錯吧!事情就一定會是這樣」
只是,在我們的意識層面都知道,其實我們並不希望某些不好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
那麼,要如何改變內在消極的預言呢?
自我實現的預言,也就是我們內在對自己說的話,常常來自於過去的體驗,所以單從認知上去做改變是無效的,必須要有新的「體驗」加上新的詮釋作為支撐,才能夠改寫比較深層的「信念」
武心理師又舉了個例子,他說自己在高三時,班上排名在29名,成績算是很不好的,其中又以化學成績特別差,但因為化學老師是美女XD又常常點他起來問話,於是他發憤圖強念化學,某一次,他收到考卷寫著「63分」,他感到非常沮喪,哪知道後來傳出一個消息,他是全年級唯一一個及格的人,自此之後,他的內在預言便被改寫了,他開始覺得,只要他認真念書,就會有機會考上第一志願,最終,他也確實如願以償。
這樣的經歷構成了武心理師某部分的人生哲學,後來他遇到一位朋友的弟弟,本來想考南京大學,而以他平常的考試實力也確實能夠考上,但是,在第一次大考時,他發揮失常,沒能考上他的志願,於是他又重讀了一年,結果這一年當中的考試成績越來越差。
武心理師在與他聊天時,問他:「你覺得自己的實力真的有下降嗎?」
他說:「真的下降了」
心理師又換了個問法問他:「那你覺得,你對這些科目知識的掌握度下降了嗎?」
他想了一下後說:「沒有」
所以首先,他內心「覺得自己能力下降」的感覺先被動搖了
接著這位學生又問:「那我這幾次的考試成績這麼爛,要怎麼解釋呢?」
這時,心理師說了一個很關鍵的話:
「你曾經達到的高度,就是你能夠達到的高度」
後來,這位學生真的考上了南京大學。
小結──如何改變自我實現的預言
第一步:覺察自己內心的預言
第二步:透過新的體驗、新的詮釋角度,把內在消極的預言轉為積極的預言